在太妃顯榮的時候,張家沒有什麼背景,如何能去選秀呢?真是奇怪了?“農氏,三十多年以前,你們的太夫人,是不是姓張。”然後就讓張恬入宮去選秀。
“是的,當時我們的太夫人是姓張,聽說當時還有一個小姐,小姐上京的時候跟人私奔了,以後的事,小婦人就不太明白了。”她所知道的,就到這裏為止。
姓張,如果猜得沒有錯的話,當時的肖家小姐是被人殺了,而另一個,是從‘母姓’的肖家小姐太妃娘娘,和林知府是表親,林知府一家必也是抓住了太妃的這個把柄,一個冒棄選透的小官宦女兒,以張家和肖家的關係,肖家也沒有吱聲,他們以為女兒是私奔了,卻沒有想到讓人頂替了,還成了宮中長久受寵的皇妃,無論如何,這都是一條死罪,誰也不敢去說什麼?太妃一家急匆匆地搬家,就是不想讓人查到什麼?在宮裏就曾聽人說過,太妃是從母姓的,姓張,還真是從別人的‘母姓。’
那麼知情的林知府家裏,有楓妃風華正茂的時候,可以讓楓妃進宮,可以讓她扶搖直上,也不是沒有道理的,他們手中有著太妃不能說的秘密。
三年前那肖家小姐不知輕重,把事說了出來,留著肖家,終究是太多人的心頭之患了,能留嗎?自是殺了個滅門,這一事,就徹底地安了所有人的事。
聰明的楓妃,還騙了太妃的金牌給他哥哥護身,不然,就查起肖家一事,那裏不會曝光。
太妃能明輕重,她身份未明,進了宮,也隻是一個替身,生下的太子,不就是讓人爭議嗎?想安寧的人,是不想再去弄太多風波的,所以,她自已就成了犧牲口,太妃為了討楓妃好,隻能除掉她。
推敲起來合情合理,但是事實是事實,推測是推測,還是要有實證為準。
這一件事,真的是牽連甚廣啊,想必有些人不是查不到,而是查到一半就放棄了,那麼大的一件事,誰敢去查皇上的親母妃呢?
“你們肖家私載的小姐,可一直有消息。”
農氏搖搖頭:“一直都沒有,這些事在肖家是誰也不敢說的,有一次夫人跟小姐說起,小婦人偶爾就聽到了一些,夫人千叮萬囑,這件事情,要是傳出去了,肖家必然是保不住了。”
對,沒有錯,肖家夫人還算是有遠見,隻是肖家小姐,怎麼去向林知府嗆聲呢?就算換了任何一個人,人家也不想有把柄在別人的手中,當然是一除而後快。太妃還生怕有人會查這事,畢竟肖家在這一帶是有錢有勢的人物,忽然之間滿門抄斬,不是讓人懷疑嗎?
她們將全部的責任,都推在林知府的身上,再給他一麵免死金牌,讓他有持無恐,怪不得他可以扯高氣揚地說,查到又如何,你們敢動嗎?查到又如何,要死也隻能死一個林知府,真正的人,卻不會顯身。
“張家可還有人在?”十四皺著眉問。
農氏點點頭:“應該是有的,聽說也是皇親國戚,和林知府是有親戚關係的,想必十四王爺囚楚了林知府,張家那邊還會來人,那是京城的大官兒。”
“這你倒不用怕,腳下之土,莫非王土,天下不是沒有王法,張家要來,就等著他們來,正好查個水落石出。”晚歌想想,也不用去勞累,倒不如等著他們送上門來。
太妃現在都失勢了,還能怎麼樣,即然楚天將燙手山芋給了她,那他親母妃的事,必是也放與她做。
“十四王爺,你們可要為肖家作主啊,肖家是個大好人,吃什麼虧都放在心裏,定不會為難別人,怎麼會跟人結怨呢?什麼斷首,全是假的,他們分明是中毒而死的。”農氏回想那一件件慘事,無不心痛地流淚。“小婦人今天能來這裏說,也是賤命一條,不怕死的了,要是王爺能還肖家一個公道,小婦人敢願為王爺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