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總會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找上一個合理的借口,不管是卑劣的,還是高尚的。
聯邦首都昆侖星上的高層們還在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但弗朗西斯卻不會給西南聯邦太多時間。
雖然攝於守衛西南聯邦第一艦隊的威勢,他們並沒有像他們狂妄自大的宣言一樣直突權星係,但卻是揮軍直指璣星係的幾顆行星。
每顆行星上都有軍分區級別的守備艦隊,星艦和軌道圈戍衛部隊全力還擊,來自大鷹帝國的雇傭軍戰艦和聯邦戰艦在軌道圈外的虛空中對轟,爭奪製空權和登陸點,數不清的星空戰機和導彈在軌道圈上空翩躚飛舞,呼嘯絞殺。
但一顆行星上能有多少星艦?有四五艘就已經很了不起了,如何是龐大的主力艦隊級星艦的對手?所有虛空外的抵抗都是徒勞的,聯邦戰艦成為行星外漂浮的巨大金屬殘骸,軌道炮也紛紛被炸毀。
行星外的防禦一旦失去,戰火就燒到了行星內部。
地麵上,黑鷹公司第一艦隊登陸的機甲部隊,和璣星係第二大行星馬星上駐紮的地麵部隊展開交手纏鬥,馬行星的當地駐紮部隊是兩個二線機甲師,裝備的機甲還未換裝,依舊還是秦武士和唐武士為主,而大鷹人雖然是雇傭軍,可列裝的大部分都是性能強於秦武士的最高級8代機甲,同時還有超過百分之二十的9代機甲。
同時雖然馬星駐軍都是正規軍,也有一定戰鬥力,但大鷹饒這些雇傭軍可不知道參與過多少次星際間的殺戮,他們機甲單兵格鬥能力要在這些聯邦二線部隊的機甲師之上,機甲戰上,西南聯邦二個機甲師在第一就遭遇到了極大的傷亡。
往往是兩三架機甲聯手,才能幹掉對方一台機甲,黑鷹公司派出的登陸機甲部隊唯一的劣勢就是數量要比當地機甲少,所以盡管戰鬥力算是強橫,一時倒也遭遇了馬駐軍頑強的抵抗。
盡管如此,黑鷹公司這幫臭名昭著的雇傭軍們的目的還是達到了。他們摧毀了這顆原本是西南聯邦極為重要的後勤基地星之一堆積如山的戰爭工業原料儲存,並且,給當地居民造成了極慘重的傷亡。
當馬星的襲擊完成,黑鷹公司第一艦隊的登陸機甲部隊和星艦退卻之後。從戰壕中站起來的馬駐軍機甲,背後是一片城鎮被肆虐後的狼藉。
“聯邦緊急要聞,大鷹帝國雇傭軍集團,對聯邦不宣而戰。。。。。。這是嚴重的戰爭行為,聯邦馬星,在這場襲擊下,造成了超過三十萬平民的傷亡,由臭名昭著的傭兵頭子弗朗西斯率領的雇傭軍,悍然發動了這場襲擊。。。。。。我們不知道如何陳述傷痛,但我們知道,我們將不惜一切代價對抗入侵者,扞衛我們的尊嚴,我們的軍人,會為保護家園,流盡最後一滴血!”
襲擊發生兩時後,數之不盡的新聞,在網絡上傳播。
各個電視台,媒體,第一時間播報了這場震驚整個聯邦的事件。
波瀾持續性震蕩開去。
人們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盡管聯邦主力正在前線和傑彭人開戰,民眾心理底線也不是那麼脆弱,明白現在是戰爭時期,一切最好的和最壞的都可能發生。但是此前,大家大概除了牽掛前線的戰局,還沒有對戰爭深淵的來臨體會有多麼深刻。
現在,大鷹帝國更是直接加入到這場戰爭中來,對聯邦境內的重要行星展開進攻。
危機感,便開始在普通大眾間蔓延。
好在各個新聞媒體的報道,仍然是正麵向上的。
雖然這是一場發生得迅雷不及掩耳的慘痛襲擊,但是那些從被襲擊所在地傳回的新聞救援畫麵,人們看到的除了襲擊後的慘烈外,更多的是行星上民眾的自救團結,人們彼此幫助,救援物資一批批運送抵達,很多軍官和他麾下的士兵一同戰死,有的機甲和那些殘暴的雇傭軍同歸於盡。
交戰的現場保留著兩架曾經是不同製式不同模樣的機甲殘骸,但現在他們都是一樣,被猛烈的爆炸炸的隻剩下幾根合金骨架,黑乎乎的在露擺放著,就像是後現代主義的雕塑。
。。。。。。。。
PS:月初第一啊!有月票的投月票啊!還有,再為我明月唐弟的新書《抗戰之不滅軍魂》呐喊一聲,喜歡我老書“抗戰之還我河山”的朋友,必須前去看一下。我敢,這本書別看書名稍微有些中二,但再次浴火重生的浪團座絕對比上一本裏的浪團座要更精彩,上一本到淞滬就匆匆完本,而這一次呢,會給你們怎樣一個故事呢?快去支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