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戰爭史充斥著人類所有的時代,但總有那麼幾件武器或者戰爭理論的出現,改變著人類曆史的進程。
在人類古藍星時代,騎兵的出現碾壓了步兵為王的戰術理念。遊牧民族來去如風的騎兵近乎碾壓式的讓農耕民族民不聊生,從輕騎兵到重騎兵再到輕騎兵,農耕民族數千年來一直都處於守勢。一直到蒙古人騎著他們並不高大的蒙古馬在萊茵河畔洗馬,騎兵的強悍抵達巔峰。
但,火藥的發明,熱兵器的出現,兵和弓箭在大炮和火槍之下成片倒下。騎兵逐漸退出曆史舞台。
自工業革命以後,人類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突飛猛進的進入火藥文明時代,坦克接踵而至的出現,一度使得世界大戰成為裝甲集群衝鋒作戰的下。
隨著可懸停半空的旋翼飛機以及導彈技術的大量使用,主宰陸地戰場大半個世紀的坦克也不得不黯然落寞。
導彈的出現,隱形飛機,航空母艦,航程可達數千乃至上萬公裏的大型運輸機包括軍用衛星等遠程武力,讓人類戰爭開啟了海空甚至包括太空立體戰的紀元。
但那,和未來邁入星空的人類相比,從火力到戰術理念,依舊太過兒科。
當人類發現蟲洞走出恒星係,在更遼闊的星空獲得更廣闊的資源之後,各種新型能源支持的戰爭,讓人類戰爭史又進入了一個更龐大的紀元。
這就是在唐浪眼中無比夢幻的星際時代
一秒可跨越30萬公裏距離的光能武器的出現,一度讓射速慢的導彈和金屬彈丸武器變得沒有任何意義。
可是,有矛就會有盾,在曆經一些歲月後,能防禦能量武器的能量罩的出現,直接讓能量炮這些曾經無堅不摧的武器的威力大幅度降低。能量炮在能量罩上濺起的漫煙火,讓人類開始尋找新的更容易摧毀對方的方向。
於是,對機甲近戰格鬥能力的要求,又再度回到軍械設計專家們的視野。
以高速金屬彈丸為主的實彈係武器可以無視能量罩對敵人造成打擊,這也是唐浪手中的突擊搶還在發射古老金屬彈丸存在的主因。這導致機甲不得不擁有高速機動能力的同時還配備防禦能力更強的裝甲,否則,一把突擊步槍就能將機甲幹掉,那無疑是戰爭史上的一個大笑話。
除開更堅固更厚實的機甲裝甲能擋住高速金屬彈外,能量罩更能中和能量槍和能量炮的射線威力,那機甲無敵了?
想多了,人類研究如何搞定同類的熱情甚至超過了他們麵對的浩瀚星空。
鋒利的近戰武器,往往能夠對一台機甲造成巨大破壞。比如唐浪看到的這把能由機甲引擎提供能量發出高頻震蕩波的合金劍,完全可以切割開厚達兩米的星艦外層裝甲。
當然,前提是,你得像伐樹一樣一刀一刀去砍。
當一切遠程武器失效之後,近戰格鬥,就是對武力赤裸裸的展示!
當然了,如果在沒有奪取製空權,沒有幹擾裝置,缺乏能量,沒有能量罩的情況下,機甲就是一塊砧板上的魚肉,哪怕就是有再強的近戰能力,也會在遠程炮火的覆蓋下被炸成一地的零件。
可一旦機甲擁有完善的配套保護,能量罩,反高能武器幹擾裝置,動力和充足的能量火力,那就是行星表麵的陸戰之王,要想解決它們,就隻能靠和它們一樣的對手,拿著刀和劍,幹掉它。
哪怕,拿著石頭砸扁它們呢!
唐浪眼中泛出光芒。
這種作戰方式,他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