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的餐具品種多樣,比如說有筷子、碗、湯勺、菜碟、湯盅,還有牙簽、杯子、酒盅之類的。能恰當地運用這些餐具能為自己的餐桌禮儀上加分不少。
和西餐相比較,中餐的一大特色就是就餐餐具有所不同。我們主要介紹一下平時經常出現問題的餐具的使用。
1.筷子
筷子是中餐最主要的餐具。使用筷子,通常必須成雙使用。用筷子取菜、用餐的時候,要注意下麵幾個“小”問題:一是不論筷子上是否殘留著食物,都不要去舔。用舔過的筷子去夾菜,是不是有點倒人胃口?
二是和人交談時,要暫時放下筷子,不能一邊說話,一邊像指揮棒似地舞著筷子。
三是不要把筷子豎插放在食物上麵。因為這種插法,隻在祭奠死者的時候才用。
四是嚴格筷子的職能。筷子隻是用來夾取食物的。用來剔牙、撓癢或是用來夾取食物之外的東西都是失禮的。
五是不要用筷子的尾端布菜。在給別人布菜是不要把筷子調過來用尾端,很不衛生,看起來也缺乏美感。還是應該用專用的新筷子布菜。
使用筷子有一下一些禁忌需要你注意:忌敲筷。即在等待就餐時,不能坐在餐邊,一手拿一根筷子隨意敲打,或用筷子敲打碗盞或茶杯。
忌擲筷。在餐前發放筷子時,要把筷子一雙雙理順,然後輕輕地放在每個人的餐桌前;距離較遠時,可以請人遞過去,不能隨手擲在桌上。
忌叉筷。筷子不能一橫一豎交叉擺放,不能一根是大頭,一根是小頭。筷子要擺放在碗的旁邊,不能擱在碗上。
忌插筷。在用餐中途因故需暫時離開時,要把筷子輕輕擱在桌子上或餐碟邊,不能插在飯碗裏。
忌揮筷。在夾菜時,不能把筷子在菜盤裏揮來揮去,上下亂翻,遇到別人也來夾菜時,要有意避讓,謹防“筷子打架”。
忌舞筷。在說話時,不要把筷子當作刀具,在餐桌上亂舞;也不要在請別人用菜時,把筷子戳到別人麵前,這樣做是失禮的。
忌舔筷。不要“品嚐”筷子,不論筷子上是否殘留有食物,都不要去舔它。
忌迷筷。不要在夾菜時,筷子持在空中,猶豫不定取哪道菜。
忌粘筷。在就餐過程中,即使很喜歡某道菜,也不要似筷子粘住了菜盤,不停地夾取。忌剔筷。不要將筷子當牙簽使用。
2.勺子
就餐中,勺子的主要作用是舀取菜肴、食物。有時,用筷子取食時,也可以用勺子來輔助。盡量不要單用勺子去取菜。用勺子取食物時,不要過滿,免得溢出來弄髒餐桌或自己的衣服。在舀取食物後,可以在原處“暫停”片刻,湯汁不會再往下流時,再移回來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