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班頓時臉色慘白,急聲道:“我是為保民,並非效忠朱泚!”
李冰搖搖頭,“你不用解釋了,我不會殺你,你你去給晉王殿下解釋吧!”
李冰一揮手,士兵將趙班帶了下去,李冰又看了一眼幾名戰戰兢兢的官員道:“長史王金華可在?”
王金華連忙上前,“下官在!”
李冰便道:“從現在開始,你就是密州的代刺史,給我穩住密州局勢!”
王金華大喜,連忙躬身道:“下官一定竭心盡力!”
剛亮,鄭延年押著近兩千逃兵回來了,竇強原本想撤軍到高密縣等待兩州援軍,但步兵速度不快,隻走出三十裏便被追兵趕上,一萬晉軍騎兵前後攔截,竇強在突圍中被亂箭射殺,其他士兵皆投降。
鄭延年對李冰道:“還有一個重要情報,竇強在撤退的同時,又派人趕去鹽場通知五千軍隊撤到高密縣,估計鹽場的五千軍隊很快就會撤退!”
李冰和周飛對望一眼,兩人同時想到了全殲這五千軍隊之計。
事實上,怎麼殲滅鹽場的五千軍,李冰事先已經做了部署,楊猛率兩萬軍從萊州即墨縣上船,沿著海岸抵達鹽場,鹽場西麵黃水灣有一座然海港,兩萬軍從那裏下船,然後包圍五千軍,隻是戰場瞬息萬變,薛強竟然派人去通知五千軍撤到高密縣,這必然會使楊密的軍隊撲個空。
李冰隨即做出調整,他先後隔一向沂州和兗州發出了求援信,隨即派人去黃水灣通知楊猛,讓船隊繼續南下海州,在海州登陸,直撲沂州臨沂縣,他自己則精確計算時間,率領一萬騎兵向東麵奔去。
從海邊鹽場到高密縣約兩百裏左右,朱泚軍主將叫做唐希澤,潁州人,年約四十餘歲,和主帥竇強一樣,都曾是唐軍將領,聽報信人,晉軍來襲,他也頗為緊張,高密縣隻是一座縣,能不能守到援軍到來,還真的很難,但唐希澤沒有選擇,他隻能服從命令,先撤到高密縣,再和竇強商議對策。
五千軍隊在唐希澤的率領下一路向東北方向快速行軍,從海邊到高密縣有一條官道,雖然比較破舊,但如果沒有輜重,行軍還是很便利。
軍隊一路北行,這一帶都是丘陵地形,山路較多,盡管如此,唐希澤依舊很謹慎,他知道對方都是騎兵,所以盡量選山道行軍,如果遇到空曠處也不停留,加快速度通過,軍隊一路安然無恙。
兩後,軍隊抵達虎頭山,虎頭山因酷似一隻虎頭而得名,對於行軍的軍隊而言,它是一個路標,看見它就意味著距離高密縣不遠了,最多三十裏,士兵們都鬆了口氣,連唐希澤也覺得自己多慮了。
此時正是上午時分,唐希澤下令加快速度行軍,爭取下午感到高密縣。
軍隊一路疾奔,連午飯顧不得吃,終於在下午早些時候趕到了高密縣。
高密縣隻能算一座縣,當年安史之亂時這裏爆發過一場大戰,整個縣城都荒廢了,周圍的百姓都遷去了萊州或者諸城縣,加上李正已父子對農民的殘酷剝削,使得高密縣過了幾十年依舊很慘淡,人口始終沒有恢複起來,除了縣城周圍外,稍微遠處幾乎都沒有什麼人煙。
但軍隊來到高密縣城下,所有人都心寒了,城頭上密密麻麻站滿了守軍,城頭上插著晉軍的赤底黑龍旗,高高的城牆和緊閉的城門成為朱泚軍不可逾越的阻礙。
五千士兵都茫然了,無所適從,而將領們都恐慌起來,距離他們最近的縣城都要走三以上,但他們的幹糧已經沒有了,難道再掉頭回去嗎?
無數雙眼睛都向主將唐希澤望去,唐希澤的大腦裏也是一片空白,這是他絕對沒有想到的結果,路上沒有遇到晉軍,他還以為高枕無憂了,沒想到晉軍是在這裏等著他呢!
怎麼辦?進攻,他們沒有攻城武器,撤退,他們沒有糧食,唐希澤頓時陷於一種進退兩難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