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成年女子也紛紛結伴去識字班讀書,這也是形勢所迫,她們不識字,就沒法看報,少了很多人生樂趣,況且是專門的女子識字班,沒有那些無賴登徒子混跡其中,這給女子們學習認字寫字創造了條件。
但《長安快報》銷量猛增的另一個原因是大量士子雲集長安,這次科舉,吸引了八萬士子從天下各地趕來長安參加應試。
禮部和吏部聯合舉辦這次科舉,科舉已舉辦多年,朝廷經驗豐富,再加上還有各州的進奏院參與,士子們的接待、食宿都安排得井井有條。
有錢家庭可以住得好一點,每天去酒樓,而家境貧寒學生可以接受官府的安排,四人住一間,然後每天由客棧提供飯菜,這些都是免費的,條件稍微差一點,但可以吃飽,其實也不錯了。
今年郭錦城和薛清都將參加科舉考試,兩人住在崇仁坊的安平客棧,屬於中檔,需要自費,但費用較低,兩人一間屋,每人每天的住宿費三十文,一個月一貫錢。
郭宋並沒有刻意讓兒子去和貧寒子弟擠在一起,那個確實沒有必要,關鍵是兒子自己能掙錢,吃得好一點,住得好一點也是人之常情。
進入三月份後,郭錦城便沒有去報社了,他和其他太學學生一樣,都在全力備考,不過太學學生考的基本上是明算、明字和明法三個科目,像薛清考的就是明法科,郭錦城在太學學的雖然是律法,但他報考的卻是進士科。
進士科考上後最低便是從九品官,而其他各科,明經、明法、明字、明算,考上後是吏,隻不過級別高一點,在九級吏中,基本上都是二級吏,一級吏是上縣的六曹押司或者州衙的參軍事,或者是朝廷各部門的從事官,二級便是中下縣的六曹押司了。
人人都想當官,所以進士極為難考,名額也少。
而且從去年開始,科舉恢複了會試,由吏部主辦,又叫吏部考,除了殿試前三名外,其餘進士進行麵試和考察後,由吏部根據成績進行官職分配,實際上會試不再考才學,而主要是考察品貌,德行、相貌和談吐,背後無疑還有家世的考量。
而殿試依舊保留,由省試的前二十名參加,由晉王考核後,以決定前三名進士及第,這和會試並沒有衝突。
鄉試是能否有資格進京參加省試,考上省試成為進士,就獲得了做官的資格,然後具體做什麼官就看吏部考察麵試的結果,至於殿試,那是爭取最高榮譽的麵試,隻有最優秀的進士才有資格參與。
貧寒子弟除非特別優秀,一般都不會選擇進士科,就算當縣裏的六曹押司,家中的生活也能大大改觀了,押司的俸祿是每月三貫,加上各種補助,一年基本能拿五十貫錢,這在小縣城已經屬於高收入,能買一座三畝宅子了。
快到中午時,郭錦城的房間來了兩名客人,正是陸楠和蕭臻業,陸楠是左藏令,蕭臻業是禦史台主簿,都是七品官,混得不錯,當然,這也和他們是江南名門子弟有關,他們都是嫡子,所以格外受朝廷看重。
陸楠是薛清的師兄,常常來望薛清也是正常的,而蕭臻業主要找郭錦城,他說自己比較崇拜《長安快報》執筆九郎,用後世的話說,蕭臻業是郭錦城的粉絲。
但這隻是表麵原因,底下實際上還隱藏著一個極大得秘密,蕭臻業已經發現了郭錦城的真實身份,竟然是晉王世子,這讓他欣喜若狂,他便瞞住了其他好友,一心一意來結交郭錦城,為自己將來的仕途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