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風雲(1)(2 / 2)

高駢聲音微冷:“老安王隕落後,安王窘迫之時,王公可曾給予幫助?沒有給人好處,憑什麼讓人成為自己人。僅憑王公此前對給予安王的些許助力,那頂多就是混個熟臉罷了。”

王鐸默然。

高駢又道:“雪中送炭的時機,我等已經錯過了,並且不可挽回,這錦上添花雖然不如雪中送炭得人心,但做與不做,差別仍舊巨大——而且,這是我們最後送大禮的機會了。”

王鐸明白了高駢的意思:“這回出仕考核,安王名列第一,已無懸念,關於出仕的具體官職......”

說到這裏,王鐸止住話頭,沒有明說。

王鐸想給李曄謀個好差事,他和李曄的對頭自然不會答應,這就需要博弈。王鐸沉穩厚重,雖然此刻已經決定不惜代價,也要給李曄謀得實權官職,但事情沒成之前,他仍是不會篤定的說什麼。

高駢忽然笑了笑:“牛首山之事,在我等看來固然費解,但還有人,比我們頭疼一萬倍。”

聞聽此言,王鐸也再度露出笑容。

片刻之後,高駢收斂笑容,正色道:“事不宜遲,安王出仕的安排,我等還需早做謀劃。”

王鐸點點頭:“本公這就召集眾人,預作布置。”

此時,宰相府。

“這麼多年了,本公之前怎麼從未發現,李冠書如此不中用,是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家夥?!”韋保衡很少有發怒的時候,但此時怒氣衝天,在房中來回踱步,平日裏最喜歡把玩的鼻煙壺,此時也被他生生捏碎在手裏,化為齏粉。

“韋公息怒,犯不著為了此人,氣壞了身子。”站在韋保衡麵前的,是個不到四十歲的男子,油光滿麵,大腹便便,他雖然賣相不佳,但卻是朝堂上僅次於韋保衡的第二號人物,同平章事、兵部侍郎路岩。

同平章事,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是也,加封此號者,位同宰相,有禦前參議國家大事的權力。唐中後期,宰相多至數人,便是如此緣由。但宰相再多,執政宰相卻隻有一個,眼下的執政宰相,統領百官處理日常政事的,便是韋保衡。

“朝野皆知,李冠書是本公左膀右臂,如今他犯了事,落得個汙人造反的罪名,本公也受到牽連。這兩日因為此事,本公在陛下麵前,沒少受到詰難,那些個官宦,韓文約劉行深之流,更是陰陽怪氣指桑罵槐,本公真是忍無可忍!”

雖然生氣不是一天兩天了,但韋保衡仍是心緒難平,李冠書是死是活他固然在意,畢竟對方是他的臂膀,李冠書死了,他的羽翼就被消減不少,但比起李冠書汙蔑三清觀造反,帶給他的汙名,韋保衡明顯更在意後者,畢竟他是執政宰相,本就大權在握,乃是權臣,名聲太重要了。

過了許久,韋保衡好歹收拾好心情,在主位上坐了下來:“查出來了沒有,李冠書到底怎麼死的?”

“查不出來。當時跟著李冠書去的人,都死了,而三清觀的弟子,和欽天監的修士,也沒有看到事情經過的......隻是查到,李冠書死的地方,應該是一處瀑布前,那瀑布崖壁上還殘留著劍痕,周圍的林木也給劍氣破壞不少,顯然出手的是個真正的高手,且劍道造詣很高。”

路岩繼續說道:“最怪異的地方是,瀑布前還有十多具三清觀弟子的屍體,裏麵還包括三清觀觀主許清豐......根據現有證據推斷,隻能有一個結果。”

韋保衡擰著眉頭道:“許清豐殺了李冠書?”

“準確的說,是同歸於盡。”路岩尋思著道,“牛首山上,除卻跟南宮第一對戰的高手,也隻有許清豐,才可能具有那樣的實力,與劍道造詣。而且三清觀的劍陣,也小有名氣......”

“許清豐有練氣六層的實力?”韋保衡眉頭不展,“李冠書可是帶著衛天河去的,後者的修為也達到了練氣五層,而且聽說是個江湖殺手,戰技頗為出色。”

路岩思索片刻:“許清豐在欽天監報備的修為,是練氣五層,但也不排除他隱藏實力的可能。當夜出現在牛首山,與南宮第一對戰的高手,的確都有斬殺李冠書的實力——畢竟是能跟南宮第一正麵對戰的。但據南宮第一說,這些人被他殺散之後,便相繼逃走了,不可能有斬殺李冠書的時機。”

韋保衡耐著性子問道:“那些高手出現在牛首山,本就不同尋常,他們來的太快,隻能是終南山道門的人。問題是這些人為何會到牛首山來,不惜暴露身份,也要跟南宮第一交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