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蟒動(1 / 3)

白鹿洞。

聽到這三個字,李曄很容易就想起李峴,後者也是白鹿洞弟子。

道門曆史悠久,往上可以追溯到女媧補天、伏羲畫卦的傳說時期。

道法顯昌的第一代人間大帝,便是三皇五帝之首,大出中原、戰勝第一代人間兵聖蚩尤的黃帝。

道門第一個全盛時期,是薑子牙與周公時期,彼時,天下諸侯皆尊道門為正統,至今仍被道門尊為第一典籍的《易經》,便是出自那段時期。

後經三百年春秋,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天下大爭,諸子百家如雨後春筍,相繼興起,不少諸侯摒棄道門,以更加激進的新派思想治國,崇尚無為治邦、全民清修的道門,地位首度受到挑戰。

也是在那個時期,諸子百家無數先賢,或因個人修為冠絕一時,或因為黎民邦國立下大功德,相繼得道飛升位列仙班,開創仙庭盛景。

彼時,人間諸侯爭霸,仙庭群雄林立。

春秋戰國時期,百家互相學習、彼此融合,及至人間邦國一統,仙庭也百家彙流,都呈現出百川入海之勢。到了後來,便隻有儒道兵三家最為勢大。釋門東來之後,勢力增長極快,與三門爭雄,所以天下修真界,最終形成儒釋道兵四足鼎立的局麵。

這其中,道門因其傳統悠久,底蘊深厚,哪怕人間帝王,自漢朝時便以儒門為尊,以儒學治國,但儒家修煉體係,遠不如道門簡單明了,所以道門仍是一家獨大。

到了今時今日,道門早已不是清修無為的那個道門,為了順應天下大勢,道門不斷改良自身,已現崢嶸之象。最重要的是,它也大爭天下。

眼下,天下仙門無數,道門占了絕大多數,道觀更是遍布九州。

這裏麵,東蓬萊,西蜀山,北雪廬,南洞庭,中有終南山,是名聲最大、實力最強的五座道門。

天下仙門,能與這五者齊名的,少之又少,釋門太行,兵家嵩陽,儒門石頭城,是其中三個。

除此之外,便隻剩白鹿洞。

白鹿洞曆史悠久,始於春秋,已曆百代。

天下曆百代而不滅的仙門,少之又少。

白鹿洞每代山主,都隻收七名弟子。

天下仙門,在朝廷允許的情況下,收授弟子都是多多益善。

故此,這是白鹿洞兩大為人津津樂道的傳奇。

這兩個傳奇,已經勝過天下絕大多數仙門。

但跟第三個傳奇一比,這兩個傳奇,簡直不值一提。

白鹿洞弟子,治世閉門讀書,亂世大出天下。而每一個大出天下的白鹿洞弟子,或者建功立業青史留名,或者掀起腥風血雨遺臭萬年,籍籍無名者鳳毛麟角。

春秋時期,白鹿洞第一次讓天下人記住它,是因為它門下出了四個人。

張儀蘇秦,龐涓孫臏。

其後還有無數人傑,都自稱是白鹿洞門人:漢初賈誼,漢末鳳雛,南朝陳慶之,南宋劉寄奴.......以及本朝軍神李靖。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白鹿洞,卻無人給它定性,是道是儒還是兵.......因為無法定性。

有一句盛讚白鹿洞的話,雖然很是極端,但流傳甚廣,千年不衰。

世人不知白鹿洞,天下人傑無師門!

所以李冠書在說出那句話的時候,聲音有些發顫:“不聞易水不知寒,玉簫聲出百鬼還!你是白鹿洞七弟子之一,宋嬌!”

他忌憚宋嬌,不僅因為宋嬌是白鹿洞弟子,更因為她個人早已名動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