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派去打聽的人很快就回來,給李翰啟蒙的先生是一個舉人。去打聽的人說,這個先生口碑很不錯,才情品德都是好的。
老夫人確認先生是好的,也就答應了月瑤讓廷正去李家蹭學。老夫人沒想到的是,大兒子竟然提出反對的意見:“娘,李家與我們連家是相差無幾的書香門第之家。如今卻讓廷正去蹭學,傳揚出去如何看待我們連家。娘,這事不可。”
老夫人看著兒子一眼,笑著說道:“隻是跟著先生學習,這樣的事情又不是隻發生在我們家,哪裏就讓別人看輕了連家。方兒,廷正雖然生母卑賤,以他的資質也不可能光宗耀祖,但他畢竟是你弟弟唯一的子嗣,你弟弟還靠他延續血脈。現在難得有這麼一個機會,就讓他去吧!我對他也沒過高的期望,隻希望他以後能延續你弟弟的血脈,撐起二房的門戶。”老了期盼的東西也不多了,而且光宗耀祖的事廷正也幹不來,還不若指望著廷禮跟廷儀。
連棟方搖頭:“娘,我這段時間也在四處尋訪先生,已經有人給我舉薦了一個。到時候請了先生到家來教,不是更好,而且不僅教廷正,還可以教導廷晁跟廷倫。”連棟方不是沒放在心上,隻是現在好先生難找。
老夫人很欣慰:“先生什麼時候能請來?”若是就這幾天她可以回絕了李家的邀請。
連棟方皺了下眉頭道:“這位先生要到明年童試後才辭館,要到明年正月後才能來。”先生也不可能憑空掉下來的。尋一個先生,至少得提前半年,哪裏想找就能有的。
老夫人先了下後說道:“既然這樣,就讓廷正先去李家學段時間。等明年我們自己請了先生再讓廷正回來。”老夫人是知道月瑤每日晚上都要教導廷正,怕月瑤身體吃不住,與其這樣,還不若讓廷正去李家學習,到時候請了先生來,再推辭不遲。
連棟方見著母親意已決,知道說再多也沒用。隻是回到後院,連棟方是朝著莫氏發了好大一頓脾氣。
莫氏滿腹的委屈無處訴說。
沒有人知道,連棟方這輩子最恨的人就是李國荇。至於原因,除了他自己之外沒第二個人知道。
莫氏心頭萬分委屈卻也知道丈夫正在氣頭上,反駁隻會火上澆油。一直等到連棟方氣發完脾氣以後才小聲說道:“三丫頭一直都是主意大的人,這次找先生的事我並不知道。一點風聲都沒聽到,應該是三丫頭找的馬家的人。”這個丫頭的保密工作做得挺好的,她連一點風聲都沒聽到。
連棟方聽了麵色陰沉得可以下雨了,他真沒想到根源在於三丫頭。想著月瑤回來路上悲痛欲絕,連棟方皺了下眉頭,半年前這個丫頭遇事就知道哭,怎麼半年變化這麼大,主意這麼多了。不對,好像從他那次當差回來以後,那個丫頭就開始變了。這段時間忙得很,連棟方也沒顧得上這些事,現在卻是不能不問了:“月瑤那孩子最近都在做什麼?”
連棟方聽到月瑤每日跟著嬤嬤先生學習,除此之外就是教導廷正讀書認字,其他並無異樣。連棟方眉頭皺得更緊了,這樣也看不出什麼不妥當來:“娘因為二弟的過逝,對與二弟容貌相似的三丫頭難免縱容,你在旁邊好好規勸。”內院的事他向來是不管的。
莫氏心頭堵得慌。讓她去規勸老夫人,不等於是上門找罵。可是丈夫一向自詡為孝子,在家裏除了老夫人以外,他說一是一,說二是二,容不得人忤逆他的意思,莫氏自然是不敢忤逆他的意思:“老爺,我會盡量勸著老夫人的。”
月瑤還有些恍惚,她還以為這次會有些波折,沒想到事情進展得如此順利。
送廷正去李家學習,新的問題又出來了。正哥兒身邊沒有貼身小廝,老夫人讓月瑤自己去挑選。老夫人發話了,莫氏自然不會插手。事情又落在了月瑤身上。
月瑤本來想讓人去莊子上挑選兩個孩子,花蕾在一旁小心翼翼地說道:“姑娘,我叔叔得到消息知道少爺身邊缺個小廝,有心讓我堂弟跟在少爺身邊伺候。姑娘,我那堂弟是個機靈的孩子。若是姑娘見了以後覺得好,可以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