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摸著月瑤的頭,這一旦自己過身。老大不管內務,老大媳婦麵上孝順慈善,心卻毒(到底薑是老的辣)。自己的孩子不會害,但是月瑤卻是說不準了。她真真的不放心。如今二房所有的家資纂在她手裏,莫氏不敢動。以後呢,以後她不在了,內院就是莫氏一手遮天了。這孩子能避得了嗎?
老夫人也知道自己身體狀況,沒幾年活頭了。現在是能多活一年是一年。她得為這個孩子做好打算:“月瑤,你今年也八歲了。再過些日子要請教養嬤嬤來。月瑤,你到時候跟著一起學規矩。”老夫人覺得月瑤有些鑽牛角尖,師太說抄寫孝經,也沒說一定要在一年之內完成。隻要誠心,三年之內完成即可。隻是之前跟月瑤說這個,她也不聽。隻是如今見著月瑤的神色與之前不一樣,才試探性地說了一句。
月瑤記得上輩子連家是請了教養嬤嬤過來,她當時一股腦地在抄往生經,哪裏願意分出時間跟著學規矩。因為對於請來的嬤嬤的教導,半點不放在心上。禮儀方麵有著娘的教導,沒人挑剔出毛病,但是卻錯過了很多。
老夫人見著月瑤沉默,以為月瑤不願意:“瑤兒,跟著教養嬤嬤多學些東西,對你有用處。要是得了緣分讓他們多多提點你,就是你的造化。以後你就可以少走一些彎路。”
月瑤聽了老夫人的話,更是心痛難忍。祖母是真的喜愛她,為她好。這些嬤嬤,一般都是經了事的人。如果當初她也接受了這樣的嬤嬤的教導,多與外界接受,結局就不會一樣。
月瑤擺正了心思,小聲地說道:“祖母放心,等嬤嬤來了我會好好學的。不過祖母也要保重身體。爹娘沒了,月瑤隻有祖母了。”這話說得身邊老夫人心頭又是一酸。
老夫人的貼身丫鬟巧慧端了一碗燕窩粥過來。月瑤接過粥,也沒給老夫人。而是自己試了試,覺得溫度適中才給老夫人喂。
老夫人喝完粥以後,鄭媽媽取了經書準備給老夫人念。老夫人每天都要聽經書,每天必備的事情。
月瑤讓鄭媽媽將經書給她,她給老夫人念。她抄寫了十年的經書,內院婦人用的經書她都能倒背如流。這時候念起來也自然特別流暢。
老夫人望了一眼月瑤,有些奇怪。這孩子對這經書怎麼這麼精通。不過想想月瑤現在天天在抄經書,閉著眼睛繼續認真地聽著。
月瑤見著老夫人周身彌漫著一股死氣,心下一驚。人活著,最重要的是一口心氣,如果沒了這口氣。會迅速萎靡下去。
連老夫人突然之間沒聽到聲音了,睜開眼睛問道:“三丫頭,怎麼了?”好好的怎麼沒聲音了。
月瑤回了心思:“沒事,在像剛才的經文是什麼意思。”說完,繼續跟老夫人念經文。
老夫人有些疑惑,但見著月瑤麵上平靜,也沒繼續發問。而是繼續眯著眼睛聽經文。
屋子裏,丫鬟婆子兩邊伺著。月瑤坐在小凳子上輕柔柔地念著經文,柔和的聲音讓人聽了很安心。
長案上擺放的三足鎏金銅胎掐絲琺琅熏爐,從裏麵散發出陣陣醉人的熏香。老夫人聽著聽著,眼睛眯起來了。
月瑤念完了一段經文後,對著眯眼的老夫人輕輕地說道:“祖母,月瑤會好好將身體養好的,代替爹娘給祖母盡孝。”
老夫人握著月瑤的手,浮現出一絲的笑意:“月瑤長大了。”雖然不知道這個孩子是因為什麼改變的。但是能改變就好。
月瑤也跟著笑道:“祖母,等天氣好了,我陪著祖母去外麵走走。屋子裏悶得慌。對祖母身體也不好。”
老夫人將月瑤的神色變化都收斂在心。這孩子,到底遇了什麼事。突然之間就就放開了。
鄭媽媽笑著說:“三姑娘真真的孝順。老夫人,等日頭好了,就讓三姑娘好好陪陪老夫人去外麵走走。省得老夫人你總說呆在屋子裏悶。”三姑娘說出來這些話,老夫人或一或二都會聽進去的。而且三姑娘也不再如以前一般露出悲戚之色,老夫人見了將心也放寬了。這對他們他們這些身邊服侍的人來說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