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先皇帶著主子的母妃回宮,那時宮中還沒有皇後,所以先皇就直接想立為皇後,可是在那樣一個地方,一個毫無身份背景的女子能過活下來就不錯了,皇後那個位置怎麼可能這麼輕而易舉的坐上去呢!
所以在那一年,主子的母妃梨妃在進宮後,就失去了第一個孩子,那是在梨妃還沒有進宮的時候就懷上的,孩子掉下來的時候已經成型了,是個男孩。
先皇為了這件事,悔痛萬分,可是失去的已經不能挽回了,梨妃也因為那件事拒絕這先皇想要立後的要求,進了那樣的地方,能求得一方平靜之地就已經是不容易的了。
有了梨妃的事,前朝的那些大臣們,就更加的催促著先皇立後之事。
最後先皇為了保全自己的愛人,不得不以後位妥協,立了那個時候的丞相女兒楊貴妃為後。
後來為了保住梨妃,先皇有了他們第一個孩子的經驗,慢慢的疏遠梨妃,不在寵愛梨妃,那些後宮中的眼睛,本來還有些忌憚梨妃,可是看見先皇已經失去了對梨妃的興趣,就不在將多餘的時間放在梨妃的身上。
可是剛剛登上後位的那位,卻不是那般傻,她將梨妃視為自己的眼中釘肉中刺。
在一次先皇不在的時候,找了人想要私下裏處理掉梨妃,可是被先皇派在那邊的暗衛知道,並救下了再次身懷有孕的梨妃。
為了保住再次降臨的孩子,梨妃不得不和先皇自薦進冷宮。
先皇一顆心都在梨妃的身上,怎麼會同意這樣的決定,
可是就在先皇猶豫的時候,梨妃差點又出現了‘意外’。
已經失去了和心愛之人的第一個孩子的先皇,終是痛定思痛的同意了這樣的決定,那時候世人都知,先皇是已經膩了那個民間的女子。
知道那個女子再也不會是他們的威脅了,所以梨妃順利的度過了十月懷胎的時間。
可是意外往往發生在人沒有準備的時候,就在先皇等在冷宮外麵的時候,期待著自己和心愛之人的孩子的降生的時候。
卻被皇後安排的人暗算,在那場生產中以‘意外’的方式害死了梨妃。
生產結束,得到了自己一直期待的孩子,可是卻失去了自己的愛人,先皇差點沒有撐過來。
少年白發,說的大概就是先皇這樣的男人吧。
失去了愛人,先皇在生產那天的時候,抱著自己的孩子,悲痛的嘶哄著。
整個冷宮都在回蕩著這悲嗆。
那一夜,少年皇帝白了發,傷了心。
本想就這樣隨著梨妃走的先皇,因為梨妃在最後一口氣得的時候托付了孩子,先皇又不得不撐了下了。
可是那件事後,先皇一直都是不相信原來健健康康的愛人會在生產中,難產過世。
別說是這樣的猜想,先皇在問道一直給梨妃診脈的禦醫,也說梨妃不可能因為這樣的理由去世。
雖然生產中發生這樣的事,是非常常見的,可是梨妃雖然進了冷宮,可是在吃穿用度上一直都是按照這與皇上一樣的標準,這樣就連皇後的標準都比不上的標配,怎麼可能出現生產時,體力不支。
在加上,她的吃穿用度和生活上的一切事情,都是先帝親自安排的,也有暗衛守護,又怎麼可能到這個時候出現這樣的問題。
最後順著這樣的消息,一直調查下去,先帝終於還是查到了皇後的頭上。
之所以說是私下裏調查,所以後宮的人都以為這件事就這樣的過去了,可是就在後宮裏那些妃子‘安分守己’ 的時候,先帝開始動了。
先是以丞相私通外敵罷免,後是斬殺了丞相的全家,抱包括在後宮的皇後,而且相比丞相一家的斬立決,皇後可是真正意義上的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那次的先皇可謂是下了狠心,要整治這些人。
居然一開始的忍讓和仁慈,無法讓這些人安穩下來,還因為他的仁慈失去了她,那麼這些因為她而留下來的人,就由他來親自解決吧!
對於一個帝王來說,在麵對臣子的威脅時,本該早就痛下殺手的,可是因為梨妃是真正意義上的心懷天下,不忍先帝為了她寒了大臣們的心。
所以在知道先帝有這樣打算的時候,梨妃雖然在失去自己的孩子也是痛苦萬分,可是還是阻止了先帝。
所以在先帝失去與梨妃的第一個孩子,本來死的那些人,就是因為梨妃,才活下來的人,居然再次的觸到龍的逆鱗。
更何況這次還是無法挽回的錯誤。
他們接二連三的挑釁,他們就要迎接他的怒火。
可是說那一次的先帝大怒,是血洗了整個朝堂上下和梨妃出事有關的事,包括宮裏的奴隸,太監無一幸免。
可以說那一次的先帝也是算在給主子掃清未來道路的障礙吧。
因為那次事情過後,先帝的身體就一直在抱恙,就在主子十歲的時候,終於堅持不去,去見了梨妃。
而先帝去世後,留下遺旨,除了將皇位傳給主子,還有就是追封梨妃為孝賢皇後,合葬皇陵,居然生不能同寢,那麼死就同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