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 章(1 / 3)

次日, 大家都整出了最好的精神麵貌, 等著迎接新的求學生活, 雖然每個人的上課時間和地點都不一樣, 但他們還是決定今天一起出發。

等馬車接到他們再轉往教學區走時, 可容納二十人的馬車上已經坐滿了人。

車上的學生年紀跨越度非常大, 從幾歲到貌似四五十歲的人都有。仍舊沒有人主動和他們搭話, 有的人坐在車上也在低頭看書,有的在閉目養神。

每個人都從身體中發出“不要打擾我”的信息。

十一幾個互看,因為其他人都很安靜, 他們也不好說話,就這麼一路沉默著來到教學區。

教學區很大,內部一樣需要通過馬車連接, 七個人彼此鼓鼓勁, 就此分散。

因為學院中沒有靈氣,寒豆丁也不敢輕易浪費靈氣用來趕路, 這點倒在某種程度上讓已經修煉的學生和大多數沒有修煉的學生有了一個較為公平的學習環境。

十一慶幸自己身邊還有個阿蒙陪著, 兩人的第一堂課就是初級紡織。

一入課堂, 阿蒙還好, 十一在看清裏麵的情形後, 轉身就要往外走。

“新來的?”一個微微沙啞的聲音在十一頭頂響起。

十一先看見了一件繡滿大朵牡丹花的大紅衣袍, 再抬頭,看到了一位麵色紅潤頭發雪白的老翁。

老翁好親切好溫柔地摸摸十一的腦袋,他還想摸阿蒙的, 被阿蒙略一錯身, 閃開。

穿著大紅牡丹衣袍的老翁也不介意,笑眯眯地繼續撫摸著十一的腦袋,再次問他:“你是新來的學子?學習紡織?不錯,有眼光。進來吧,孩子,我們班已經很久沒有男孩子來過,裏麵那些姐姐們一定會很喜歡你們。”

十一握住阿蒙的手,鼓足勇氣,跟在老翁身邊再次走進課堂。

課堂內所有人都在忙碌,老翁和兩個孩子進來,並沒有多少人注意到,就算有注意到的,也隻是隨意看看,並沒怎麼在意。

誰規定一屋子女人看到兩個男孩就會跟看到花朵的蜜蜂一樣一起飛過來?十一呼出口氣,對阿蒙做了個鬼臉:不小心自作多情啦。

阿蒙大概就是那種真正對男人女人一視同仁的人,所以他完全不能理解十一剛才的心情,也不明白他那個鬼臉是什麼意思。

這個課堂說是課堂不如說是一個有著很多大小隔斷的巨大作坊。作坊有名,進院前就能看到,叫織繡坊。

織繡坊裏麵被分成好多塊,有數百年齡不一的女子在忙碌,不過有的在忙織布,有的在忙紡線,有的在做著一些目前十一還不能了解的事情。

十一還看到有人用大鼎煮著什麼,那裏熱氣騰騰。

老翁帶著兩人來到兩台紡織機前,示意兩人坐下,這才笑著問道:“說說看,你們為什麼要來學紡織?是家中做這行?你們來這裏學習更進一步的秘技?你們想要得到什麼?更好的紡織術?更好的紡織機?更好的防線方法?更好的刺繡技藝還是更好的織染方法?”

既然這裏是培養未來修者的學院,十一決定實話實說,“不,我隻是想把符陣學和紡織刺繡織染等結合在一起,比如符籙中用來畫符的材料,我打算糅合到織染術中,這樣我就可以得到符線,再把這些符線或編織或繡入衣服荷包等物中,讓它們具有和紙符玉符等同樣的效果。我的終極夢想就是製作出能穿在身上的十二級陣法。”

這不是他的終極夢想,隻是他現在拿來學習織娘課程的理由。

老翁眼眸微微收縮,過了一會兒突然大笑,“很好,有誌向。你說的這個在修者界已經有專門的流派,即是織繡修。我記得還有一個相關的修者門派就叫織繡宗。不過能真正把符陣與織物完美結合在一起的修者並不多,大多數織繡修走的都是專攻織繡,他們會對做織物的材料和方法研究到極致,讓織物本身就具有某種特別功效。至於在織物上放陣法等,則是會後期交給相關符修來處理。”

老翁又看向阿蒙,“你呢?小家夥。”

阿蒙指指十一,擺明自己是什麼都不懂的小孩子。

十一代替他,清清嗓子,粉認真地胡說八道:“這是我師父的兒子,叫阿蒙,我答應師父要好好照顧他。阿蒙因為小時候被他後娘劃破臉,長醜了,大概被人笑話多了,從小就變得特別喜歡花花綠綠的漂亮織布,還喜歡繡花,我師父都愁死了。嗯,他也喜歡打架。”

阿蒙:信不信回去揍死你。

老翁點點頭,不再關注小阿蒙,隻對十一道:“你的想法不錯,不過你現在還不是修者,想得太遙遠對你並沒有好處。你曾經學過紡織嗎?”

十一搖頭,“沒有,我連防線都不會。”

“嗯,有意思。一般來說,特意來學紡織課的,至少都有一定基礎。你是突然冒出來的想法嗎?”

“不是。”十一靦腆一笑,繼續不要臉地睜眼說瞎話:“其實我在家中看姐妹們學織布繡花……也一直都想試試,可是我是男孩紙,連小阿蒙喜歡一塊漂亮的織錦都被人嘲笑,如果我說自己想要學織布學繡花,一定會被我爹娘吊起來打,我騙他們說我來靈種學院就學武和學符陣,我、我對他們說謊了。”

十一低下頭,學賈千金揉捏著手指,一臉緊張不安,小臉蛋還憋氣憋得通紅。

阿蒙:又開始作怪。

老翁看著十一,眼睛忽然濕潤了,手摸著十一的狗頭,連聲道:“好孩子,委屈你了,我明白,我懂得!唉,世人謬誤啊!”

老翁感歎了一會兒,開始耐心和兩小講解如何紡線。

對,他們的第一堂課不是學織布,而是先學如何把各種纖維變成線。

“線,分很多種,最普通的就是麻線、棉線、絲線和毛線。我隻和你們講解一遍,如果你們記不住就自己到照心閣用外學分兌換相應書籍,我記得講解紡線材料的書就叫一線緣。我寫的。”

十一懂了,表示自己和阿蒙一定會買,還誇獎:“這書的名字起得真有學問。”

老翁嗬嗬笑,開始滔滔不絕地講解起線的分類和相關學識。

十一一看課就這麼開始了,連忙掏出紙筆開始記錄。

紙是在外院照心閣換的上好宣紙,給十一裝訂成了小本子,還送了小夥伴們一人一本。

筆是他自己做的鵝毛筆,這玩意做法比碳條筆還簡單,沾墨水就能用。

墨水就是用墨磨出來的墨汁,好不好用現在還不知道,十一打算先湊合著用,以後有時間再改進。

老翁聲音一頓,瞅瞅他的文房三件套,問:“照心閣新出?”

“不是,是我家作坊做的。”

“哦?賣嗎?連做法一起。”

“賣!換內學分。”

老翁發出吃吃笑聲,“內學分不可能,隻能換外學分。不過我可以給你一些照顧。”

“真噠?先生您真好!”十一抬頭樂得笑出牙花。

老翁也很高興,“你是個好孩子,聽你說話就知道。我難得這麼喜歡一個學生,這樣吧,以後如果你在我的課上,內學分名次如果低於正數第三,我就給你打零分。”

“……”十一掏掏自己的耳朵,懷疑自己聽錯了。

阿蒙:“愛之深,責之切。”

老翁擊掌讚歎:“然。”

十一:“不賣了,我去賣給照心閣。”

老翁跟小孩一樣撇嘴,“這麼簡單的東西,我看一眼就知道怎麼做,給你換學分不過是不想占你這個小孩子的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