屍古(1)(1 / 3)

歐慶的《吉祥胡同筆記》裏記載的東西雖多, 但書畫極少, 而書籍唯有一本《補彩》。

袁世凱要登上帝位, 龍袍是必須精製的, 慎之又慎。當時庶務司長郭葆昌負責龍袍製作諸項事宜, 而具體製作這件登基龍袍的則是瑞蚨祥的老師傅。

龍袍上的龍以金線繡成, 可怎麼繡、找誰繡, 都極有講究。負責龍袍製作的師傅提出了一個要求:他要找一本名為《補彩》的書籍,因為書裏提及一種複雜的顧繡(*)針法,名為“銀橋飛渡”。這針法繡出的龍鳳獅虎, 各具神異,栩栩如生,就如能從衣上躍出一般生動, 但由於年月已久, 這針法已經失傳,當年的顧繡傳人也已經不知道如何下手了。

要想讓袁世凱登基時真正風光萬丈, “中華帝國”國運綿綿無窮, 這龍是決不能隨意的。郭葆昌一聽“銀橋飛渡”的神妙, 立刻安排人手去尋這本書。

袁世凱尋找“銀橋飛渡”針法的事情很快就傳遍了整個北京城。歐慶等文物販子自然也聽到了這個風聲:因為沒人找得到《補彩》這本書, 開始轉而詢問北京城裏的文物商人們。但沒人找得到, 價格出再高也找不到:它是明朝顧明世顧家女眷書寫而成的, 但由於其中有大量顧繡的針法秘密,這冊子寫成沒有多久就消失在眾人視線中,留下來的唯有詩人許竟(*)兩句提及《補彩》的詩:一針繡乾坤, 千載出《補彩》。

歐慶把這件事隻當做趣事記在筆記裏, 因為繡品多主顧,但關於繡品的書籍,是沒有人會買的。

袁世凱最後是否找到了“銀橋飛渡”這一針法,筆記中沒有提及,而本館的研究人員查找了國家圖書館和史料庫的數據,也沒有發現在袁世凱龍袍的相關資料裏,提及“銀橋飛渡”和顧繡。

雖然找不到,但《補彩》這本書已經引起了本館的濃厚興趣。

簡單來說,它是一本隻存在於旁人記載中的,已經失落在曆史裏的書。

高穹和章曉的任務,就是找到這本書的線索,最終盡可能地發掘和保護它。

“那應該是說刺繡的書。”章曉糾正高穹,“不是說布。”

“布不就是刺繡嗎?”高穹問。

章曉頓時覺得,要給高穹普及這種常識,可能還需要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

“算了,你看書吧。”他說。

高穹把腳盤起,繼續津津有味地鑽研手裏那本嘬嘬菜。章曉轉頭看著床邊的兩隻小獸,有些無奈:“你那狼……”

他的葉麂站在窗邊,因為太過用力而四肢戰戰,不斷發抖。恐狼趴在它背上,正十分努力地要把它往地上壓,兩獸各自沉默不語,拚命對抗。

此時,秦夜時和袁悅正走出香港國際機場。

在兩人出發之前,本館已經通過香港的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聯係上了馬世明。馬世明很歡迎兩人的到來,並且盛情邀請他們下榻自己的山莊。

因為香港目前正在興建故宮文化博物館,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和這邊的本館有著非常良好的來往,經過謹慎的斟酌,管理局那邊最後也建議秦夜時和袁悅在馬世明那邊居住。

馬世明的山莊分前後兩莊,都是淺水灣的臨海別墅,而馬世明家藏的葬玉也收藏在他的山莊裏,方便工作。

秦夜時和袁悅都是第一次到香港,自然沒有任何意見,住哪裏都是住。袁悅對淺水灣富人區沒有概念,秦夜時看到了馬世明山莊的規格之後更是異常平靜,悄悄跟袁悅說:“我家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