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93章 立太子(1)(1 / 2)

皇上龍顏大悅,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兒,卻是龍顏大怒,不但狠狠申飭了徐三爺一通,下旨將其流放三千裏,還怒斥安國公教子無方,令其閉門思過,順勢奪了他五軍都督府右軍都督的大印。

隻可惜徐三爺養外室隻能說是私德有虧,放印子錢的數額也不大更沒有鬧出人命,皇上不能以此將安國公府抄家奪爵,不然安國公就不僅僅隻是被奪了掌印都督的大印,閉門思過那麼簡單了。

安國公與宮裏的徐皇後不得不暫避鋒芒,一個在家裏閉門思過,一個則在宮裏稱了病,但暗地裏聯絡文武百官保舉大皇子上位的行動卻仍在緊鑼密鼓的進行著。

如此過了十來日,鴻臚寺少卿杜培雲忽然上折子奏請立太子,然請立的卻不是大皇子,而是寧王,說寧王這幾年處理政事已大有皇上年輕時的風格,要緊的是寧王還宅心仁厚,禮賢下士,理當‘入主東宮,以正國本’。

滿朝文武誰人不知道鴻臚寺少卿杜培雲是安國公的人,甚至可以說他就是安國公一手栽培提拔起來的,不然以他四十不到的年紀,又是寒門出身,縱然是正經的兩榜進士,要熬到他今日小九卿的地位,其難度也不亞於登天了。

所以當他手執牙笏,在大朝會上當著文武百官的慷慨激揚的說出請立寧王為太子的話後,所有人都是大吃一驚,以為是自己的耳朵出了問題,這杜培雲是腦子壞掉了嗎,他就算要奏請立太子,也該奏請立大皇子啊,怎麼倒奏請起寧王來?

但能站到乾元殿正殿的人,就沒有哪一個是真正蠢的,蠢的別說乾元殿了,連宮門都踏不進,目光不過才覷了一眼寶座之上看起來麵無表情,實則眼裏分明有滿意之色劃過的皇上,已什麼都明白了。

當下昌國公賀昭便站了出來,朗聲道:“臣以為杜大人所言甚是,臣附議,請皇上聖裁!”

賀昭作為寧王一黨的中堅力量,他既站了出來,立刻便引得不下十數名官員也站了出來:“臣等附議,請皇上聖裁!”

亦連與杜培雲一樣身為大皇子一黨中堅力量的另一位光祿寺少卿也站了出來,附議杜培雲的話。

剩下大皇子的其他支持者早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弄懵了,倒是還有兩三個頭腦清醒些的想站出來反對的,顯然杜培雲已做了叛徒,暗中投向了寧王,或者說是屈服於了皇上,他們便是想做叛徒,如今也沒機會了,唯一的生路便是硬扛到底,或許還能落個“寧死不屈”或是“錚臣”的好名聲。

可到底人微言輕,關鍵安國公如今被罰閉門思過,不在朝堂上,還不知道將來會落得下場,他們沒有那個勇氣也沒有那個能力與其他文武百官對峙到底,更別說寶座上如今坐的畢竟是大皇子而非大皇子,他們的小細胳膊如今擰得過皇上的大腿?

一個個兒的沒有辦法,唯一能做的便是保持沉默,不去隨大流附議杜培雲的話而已。

皇上坐在寶座上,居高臨下將文武百官的反應盡收眼底,嘴角就忍不住勾起了一抹自得的弧度,他還從沒聽說過當皇帝的,都有自己想辦去辦不成的事的,他的好皇後和好大舅哥想將他當前朝的慫包皇帝萬啟收拾,真是瞎了他們的眼睛!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