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84章 黃雀在後(3)(1 / 2)

故而淩思齊四周很快便圍滿了人,當然,文武百官和眾誥命夫人不敢像市井百姓那樣公然的看熱鬧和議論紛紛,也沒人敢公然的上前與淩思齊搭話,都隻遠遠的看著他,以眼神與彼此交好的人交換一個‘果然如此’的心照不宣的眼神,但毫無疑問,安國公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原來安國公一早便知道隻靠在市井中散布‘羅貴妃是昔日廣平侯淩思齊的妻子,當今皇上奪人臣妻’的流言,並不足以讓羅貴妃母子徹底的身敗名裂,畢竟市井百姓裏能一睹羅貴妃真容的又有幾個,而且市井百姓於朝堂大事又多早晚有發言權了?

哪裏及得上所有的誥命夫人都是見過羅貴妃,而且不止一次的,誰是誰非,自然一看便知,就算她們嘴上不說,心裏也自有一杆秤;文武百官就更不必說了,寧王的狗腿子們也還罷了,原本中立的文官們經此一事會傾向於誰,就不是皇上所能控製的了。

所以昨日的事隻能算餐前小點,眼下這出戲才是真正的重頭戲!

而文武百官與眾誥命夫人在聽了昨日的流言後,原本隻是將信將疑,覺得眼下正是奪嫡的當口,也許這是有人在陷害羅貴妃母子的,如今在見了淩思齊手中羅貴妃的畫像後,也已認定羅貴妃的確拋夫棄子琵琶另抱,皇上的確奪人臣妻了。

隻是皇宮重地,不容文武百官與眾誥命夫人多停留,是以饒人人都想留下繼續看戲,但人人又都沒有那個膽子,於是三三兩兩的結了伴,便要走進宮門去。

曹指揮使接到消息時,淩思齊已經在宮門前把該展示的都展示過,該說的都說過了,也難怪曹指揮使要發瘋,在他的眼皮子底下,還出了這樣的事,回頭別說他頭頂的烏紗帽了,皇上能留他一條命隻怕都已是天方夜譚!

一邊在心裏將淩思齊和安國公的十八代祖宗都問候了個遍,一邊點了幾個心腹,曹指揮使打馬便直奔西華門,可巧兒就趕上文武百官和眾誥命夫人正要進宮門去。

當下曹指揮使也顧不得旁的了,狠狠剜了一眼地上仍唱作俱佳的淩思齊,便喝命身後的錦衣衛:“還愣著做什麼,還不快上前把這個信口雌黃滿嘴噴糞的狗東西給我拿下!真是吃了雄心豹子膽了,連皇上和貴妃娘娘的謠都敢造了,把人拿下後,立刻下到詔獄給我好生著實的打,不怕揪不出他背後的主子,揪不出那居心叵測的亂臣賊子!”

曹指揮使既早已知道淩思齊說的是真的而非造謠,自然要盡可能的為皇上和羅貴妃開脫,也是希望回頭皇上見他應變得當,饒他一條命的意思。

“是,大人!”就有兩個錦衣衛抱拳應了一聲,大步上前便要捉拿淩思齊去。

不想二人的手才剛一挨到淩思齊身上,他就“哇”的一聲吐出一口鮮血,然後倒在地上劇烈的抽搐起來,頃刻間便氣絕身亡了,隻留下一句斷斷續續的話:“我知道那個老匹夫從頭至尾都是在利用我,卻沒想到他竟這麼狠……我這一生,可真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大笑話兒……”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