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父在廖母賭氣去廚房燒火後,很是無奈地笑了笑,招呼廖彬過來算一下辣椒田的賬,大伯和二伯湊足了三萬塊錢已經塞過來。
算是大伯和二伯的三萬塊錢,廖彬自己的七萬塊錢,還有舟子全的三萬塊錢,廖彬現在有十三萬的資本了,有充足的餘錢搞一下二樓簡單裝修。
大伯和二伯都是自家親戚,他們要摻和進來,廖彬沒有拒絕的理由,種植上收益少了些,差價上麵有賺頭就行了。
“肥錢花了多少?”
廖父等廖彬坐下,斟上一杯茶給廖彬,提及七十畝地化肥用了多少錢?廖父好做一個統計預算,以免簡單裝修了又沒錢流動。
“一萬一多點!”
廖彬喝了口茶揉了揉頭疼的額頭,心不在焉地說出七十畝地的化肥錢,現在廖彬還在心煩謝蓉兒和淩詩琪的事。
“一萬一……”
廖父算是無語服了廖彬,這進貨的散裝化肥,還真是與袋裝的差價天繞之別,廖父以為需要兩萬以上,沒想到隻用了一萬一多點。
以前種辣椒用袋裝化肥,不敢放基肥的複合肥太多,一包50公斤肥基本兩畝地,農家肥、花生糠、草木灰家家戶戶都有剩下冤枉錢,價格都保持七八百成本每畝地。
廖彬承包了七十畝田,把價格預算到一千二左右一畝地,舍得花本錢追加產量,當時廖父就很糾結,現在看來不用糾結了。
“彬仔,你看看,爸算得對不對?”
知道化肥錢的底數,廖父把辣椒田的地膜、種子、農藥等等全算上去,除了地膜比較貴,種子和農藥,基本沒有什麼大支出的數目。
廖彬看了眼廖父詳細的列表,除了地膜和種子錢是筆大數目,差不多占據大半資金,其它零零散散的殺蟲和殺草農藥,都是一些小數目。
燒草木灰和裝肥還有打田的錢,廖父全統算進去了,統算下來也就是差不多九萬五左右,還多出了五千多塊錢。
“嗯,差不多了,爸,你的老蠶房沒什麼用,把它轉手賣給養蠶的人吧!”
廖彬看完廖父的預算,點點頭沒有在說些什麼,想起廖父現在不養蠶了,空著老房子也是空著,還不如轉手給撐得起的養蠶戶,等他們養多點蠶。
老蠶房地理位置不好,又是九十年代的破瓦屋,根本值不了幾個錢,而且路也狹窄又是最靠裏麵,留著也沒什麼用,還不如便宜轉手給養蠶戶。
“好吧!”
廖父在廖彬提議聲下,勉為其難地點點頭,把老蠶房轉手給村裏養蠶戶,與其占著不養蠶,還不如給村裏朋友們加大養蠶量。
村裏養蠶戶知道廖父沒有養蠶,最近都找廖父提及老蠶房的事,廖父開始沒有在意,現在廖彬慢慢開始當家了,廖父隻能勉為其難答應下來。
廖彬與廖父閑聊了一會,直到廖母走進來,廖彬才回房去拿衣服,長途跋涉了一天也累了,先洗澡早點睡覺,明天還有很多事要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