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潮 (五)(3 / 3)

比曆史更精彩的是後世的評論,談及這段血與火的曆史,一些傳統的史家自然對馬這種抵抗到底的行為給予了很多讚譽,認為他們最後與城俱殉的壯舉,極大鼓舞了當時的抵抗力量,展示大宋帝國除了柔弱與繁榮外,血性的一麵。而一些新潮的學者,則認為明知道守不住卻依然選擇堅守,是對百姓不負責任的做法,在此案中,馬比索都罪孽還大。

當然,這還不是最有特色的觀點。最有特色的觀點出自一個沒讀過幾書卻自視才華橫溢的年青人筆下,他比較了元軍在江南的百餘次屠城行為和潮州大火的一些曆史記錄得出一個結論,是馬的抵抗,才引了索都的屠城。而知州馬是個沽名吊譽的偽君子,他為了成就自己的忠義之名,不惜在城中放火,讓幾萬百姓給自己殉葬。雖然這個觀點和“強奸案之所以生是因為受害人的抵抗激了嫌疑人的**”的法一樣,不值得一駁。但布了這個觀點的人,卻的的確確為自己博得了極大聲名。

潮州大火的第二夜裏,一支艦隊沿韓水逆流趕到,趁夜再次襲擊了北元水營,讓索都麾下的這支內6水軍遭受到了滅頂之災。一百多艘船被焚毀,三千多人陣亡。

“方將軍,你打算去哪?”站在甲板上,透過望遠鏡看著餘燼剛熄的潮州城,破虜軍水師統領杜滸對自己身邊的將軍低聲問道。

這麼大的火,城中肯定不會再有一個活人,回潮州已經沒有意義。而像方勝這種年青並有才華的將領,正是自己麾下由海盜組成的水師所缺乏的。

“先去上遊找個地方避一避,然後回潮州” 方勝紅著眼睛回答。他與杜滸在汕頭相遇,安頓好了船中蒙童後,星夜趕回潮州增援,沒想到還是晚了一步。憤怒的杜滸率領一群海盜消滅了索都麾下的水上力量,但元軍的血,換不回潮州城的重生。

“心些,索都的隊伍沒走遠”杜滸有些失望,但很快放下了拉攏的念頭。他理解此時方勝的心情,家園雖然已經被焚毀,但那畢竟是他們戰鬥過的土地。“蒙古人的報複心極重,他們在水戰中吃了虧,6上一定會想辦法找回來!”

“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一個!”方勝咬著牙回答,帶著自己的百餘弟兄走下杜滸的座艦,踏上破虜軍為他們準備的舟,慢慢劃向冒著黑煙的斷壁殘桓。

索都麾下還沒完全撤走,蒙古人的斥候就在河岸上不遠處馳騁,但方勝對此視而不見。潮州城沒了,他們這些幸存者已經比同伴多活了很多,剩下的生活,就是複仇與戰鬥。

“方將軍,等等,我們一同去潮州!”杜滸的艦隊從後邊又追了上來,緩緩護衛在方勝左右。失去水上力量的元軍湧到岸邊,沿著沙灘徒勞地向艦隊射火箭。被江風一吹,火箭沒等達到射程,紛紛落入水裏。

“把咱們的寶貝推上來,給韃子嚐嚐鮮!”海盜船長龍鷹大聲命令。這支由少量破虜軍和大量海盜組成的艦隊組織有些混亂。杜滸帶隊時間短,還沒在軍中樹立絕對的權威。

炮手們看看杜滸,用目光向他請示是否執行龍鷹的命令。

回答他們的是一個寬厚的笑臉。經曆過一次生死,杜滸的心胸比原來開闊得多,點點頭,低聲命令道:“三連射,盡量打人多的地方”!

“哎!“炮手們答應一聲,快跑下甲板。風雲號戰艦是唯一配備了火炮的型艦船,左右兩側二層甲板中各配了兩門炮,在昨夜激戰中,這兩門炮起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很多元軍戰船沒等靠近,就被炮彈炸穿了側舷。

幾枚炮彈呼嘯著飛了出去,落在岸邊。十幾個蒙古弓箭手被炮彈送上了空,剩下的元軍抱著頭,快撤離了河岸。

“是傳中的轟雷!”有人大聲喊道。未知力量是最恐怖的,當年北元進攻襄陽,憑借阿拉伯人改進的杠杆式回回炮,成功瓦解的守軍的抵抗意誌。而遭遇到不可戰勝的力量時,蒙古武士並不比漢人勇敢。

吃了虧的北元將士不再靠近岸邊,破虜軍也停止了射擊。十幾隻戰艦,在元軍麵前耀武揚威,緩緩而過。破虜軍大將杜滸站在甲板上,刀疤縱橫的麵孔帶著微笑,他想到了另一個對付元軍的好方法,文大人在百丈嶺上日日給大夥講解遊擊戰。而破虜軍卻因為快展,遠遠脫離了遊擊戰範疇。

眼前的方勝,還有那些被征服地區的抵抗者。遊擊戰的戰術,對他們來更適用。

杜滸從懷中掏出一個布包,命人劃著船,送到了方勝的舟上。那是自己記錄的遊擊戰術,由文祥的講解而實戰經驗總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文大人已經在元軍控製地域灑下幾支火種,自己可以幫他灑下更多。

酒徒注:1、正史,索都兩度進攻潮州,第二次,潮州知州馬戰死,索都因自己損失太大,下令屠城,全城老少沒留一人。

、文中投石機為杠杆式投石機,是蒙古人軍中利器,比彈射式投石機射程遠,準確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