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還有沒有(1 / 2)

所謂大魚,並不一定是官大官小,而是對方陣營中的中堅力量、領袖人物。

那些清流忠良們平常跟誰都眉來眼去的,甚至跟我方陣營裏的人也假意逢迎,不出點事,還真不容易看出來哪個才真是對方陣營裏的人。

現在好了,一個鄒應龍牽出了一大串人,左都禦史和他手下一批禦史言官、朝廷次輔和他的門生故吏、六部九卿的官員以及地方上一些督撫道台,南直隸也有一些官員來參與,

此次大戰的轉折點就是徐階父子的上陣,要不是他們,可能這一網隻抓都察院的一些小魚小蝦就得收了,他們父子一上陣,直接牽動了兩大陣營的決戰。

被捕入獄的各級官員達數十人之多,官位從朝廷次輔一直到監察道禦史,可以收網了。

真要把他們捕幹淨了,皇上也不會答應的。

而其中被捕大多數官員都還不明白,這一次,他們是與皇上直接對陣,嚴家那父子倆隻是一把刀。

真正論起收益來,嚴家父子卻比嘉靖皇帝多的多,嘉靖皇帝隻是圖個方便,嚴家父子可是得到了功成身退的保障的,當然,隻把這些官員抓起來不行,還得把他們處置了。

關於怎麼處置,嚴家父子也不好定奪了。

畢竟是多達數十位的朝廷官員,萬一處置不當,引起嘉靖皇帝的惻隱之心或者對方陣營的急劇擴軍和反撲,激變之下,還不知道結果會如何。

殺人,仍然是最下策。

而且被抓的這些官員,大多數都沒有殺頭的罪過,隻是犯言直諫而已。

到這時候,嚴家父子就開始自己商量了,因為隻有他們才最了解皇上的心思,不能讓別人亂來。

嚴嵩考慮的妥善一些:“將鄒應龍等一眾禦史革職查辦,將大部分京官貶官或者調任南直隸,將那些外官交大理寺法辦,將徐階季懷衝等人交由皇上定奪,你以為如何?”

嚴嵩也知道,論揣摩嘉靖皇帝的心思,他是比不過他兒子的。

“爹,我覺得這樣不妥。”嚴世蕃肯定是要狠一些的:“鄒應龍那些人是忤逆犯上,徐階季懷衝這些人才是背後的主謀,皇上既然讓我們來審問這件案子,就是想借咱們的手,徹底解決這一批人,咱們應該直接把鄒應龍徐階季懷衝這些人判成死囚,再上疏讓皇上批紅,至於剩下那些人,全都革職流放,永不敘用。”

“這樣,是不是太冒險了?”嚴嵩確實拿不準皇上到底想把這些人怎麼樣。

嚴世蕃卻清楚,不把他們徹底解決了,以後他們還會跳出來擋藍神仙的路,皇上肯定也是這樣的心思:“爹,你就放心吧,皇上肯定會準奏的。”

“那你就去找張永明吧,畢竟這個案子是刑部主辦的,去的時候,叫上萬寀。”嚴嵩想的周到,隻要刑部尚書和大理寺卿把這個案子先判了,以後誰再想改就不好改了。

“是……”嚴世蕃風風火火的去了。

可是,嚴世蕃還是來晚了一步,張永明已經在他趕來之前上了奏疏,請求皇上禦審此案。

當初,張永明是因為鄒應龍在奏疏裏彈劾了他,才選擇站到皇嚴這個陣營裏的,但這案子越辦越大,抓了個朝廷次輔不說,還有幾十位朝廷大員,他要真是把這個案子判了,他的官也就當到頭了。

按著‘貪官抓不盡,清官殺不完’的官場原則,張永明是想兩邊都過得去,保持隨時可以搖擺的不倒翁的狀態,有始有終地把這個官當完,也把自己的日子過好。

可這一趟渾水,張永明實在是蹚不起了,隻能上疏請皇上定奪。

“張大人,你怕什麼?此案是皇上下旨交由你我查辦,你我的定奪,皇上一定會同意的。”比起那些清流,嚴世蕃更煩這些牆頭草兩邊倒的人。

“嚴大人,不是本官害怕,實在是此案牽扯重大,還牽扯到了皇上,本官實在是不敢自專。”張永明又開始推了。

“哼!”嚴世蕃冷哼了一聲,帶著萬寀走了,既然張永明已經上疏,那就得先聽聽皇上的意思了。

張永明隻能祈禱,這件事,趕快過去吧。

西苑。

嘉靖皇帝已經看了張永明的奏折,冷冷一笑。

這件案子雖然交給嚴家父子辦了,但辦案的過程,嘉靖皇帝是一清二楚的。

抓鄒應龍、抓季懷衝、抓嚴家父子、抓大小官員……對於一個正常的皇帝來說,治下有這麼多的官員出了事,皇帝麵子上自然也無光,肯定不能再抓了……可對於嘉靖皇帝來說,那些官員就是出價的人,而他則是一個守著寶物的拍賣師……他就想問一句,還有沒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