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快刀(1 / 2)

年過完了,月亮就不怎麼亮了。

老人家舍不得點燈,趙胡也不好央求。

春寒料峭的時節,人在土坯草搭的屋裏還是能感覺到暖和,但屋裏確實太黑了。

趙胡和老人家都守在床邊,老人家說了,隻要這孩子身上能發發汗就算是還陽了,趙胡就時不時地摸摸海靈的額頭,盼望著她身上能出點汗。

天一黑,一老一少就在這裏坐著,估計這會兒得有九十點鍾了,趙胡怕老人家勞累,說道:“奶奶,要不您去睡吧,等孩子身上發了汗,我再叫您。”

“沒事兒,老婆子也睡不著。”老人家站起來了,摸索著走向床頭西側堆著的一些物品。

白天,老人家的眼神確實不好,在這黑暗的屋裏,老人家的走動就利索了很多。

老人家從那堆物品裏翻出來一件東西,拿著過來了。

應該是毛巾,老人家把它放在海靈身邊了。

“嗯,她身上熱了,活過來了……把她的胳膊拿出來吧,別捂著。”老人家摸了摸海靈的額頭說。

趙胡趕緊把海靈的胳膊從被窩裏拉出來,又幫她把被子蓋好。

老人家坐下了,絮叨了一句:“老婆子也有個孫子,病死了。”

“……是因為沒錢給孩子治病嗎?”黑暗中,趙胡雖然看不到老人家的神色,從語氣裏就能感覺出來,老人家對孫子病死這件事,觸動並不是很大,傷心自然是傷心,但也就是這樣了。

“是沒錢啊……”老人家終於拉長音說了一句,好像是有些感慨了,隨後又念叨起來了:“那時候,家裏有五口人,一畝八分地,交不起佃租,還得去服雜役,我就跟老頭子商量啊,讓兒子兒媳婦都跑,我們倆老家夥帶著孫子在家裏扛著。”

“後來,裏長就找來了,把老頭子抓走了。交不了錢,兒子也跑了,老頭子得挨板子。有鄉親說,讓我們出錢雇個‘無家的’,替老頭子挨板子,可是那時候,家裏真是沒錢啊。老頭子隻能自己挨板子,抬回來沒一個月,人就沒了。”

“好在,老頭子沒了,家裏的事兒也沒了。可是孫子又病了,家裏沒錢,我就抱著孫子去鄉裏那個惠民藥鋪,惠民藥鋪是皇帝老爺開的,說是不要錢給老百姓治病,可我們也不認識那裏麵的人,他們隨便給開了點藥,我孫子吃著吃著就不行了。”

“沒了孫子,我們家也沒多大盼頭了。我就想著,要不我死了,兒子兒媳婦的日子也好過點,要不他們想辦法把我弄到鄉裏的養濟院裏,他們再要個孩子。等我死了,這個家還是個家。”

“那個養濟院也是皇帝老爺開的,聽說是每個月都給發糧食……”

老人家絮絮叨叨地說了很多,趙胡又沒聽懂多少。

其實這裏麵就三件事:

一是田賦和徭役,明朝實行的裏甲製,按人丁交田稅,按丁糧派徭役;

二是明朝古惑仔,就是那個‘無家的’,這是嘉靖朝以來新興的一個職業,行話叫‘青手’,就是一些地痞流氓組織起來專幹打人的買賣,後來發現替老百姓挨板子也可以賺錢,又接了挨打的買賣,老百姓都叫他們‘無家惡少’,也就是無家的;

三是漏澤園、惠民藥局和養濟院,這都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開設的,漏澤園是免費公墓,惠民藥局免費給老百姓看病,養濟院就是養老院,每月發糧食,但這些好項目一到下麵就變了味,發展到嘉靖朝,就更不行了。

總結起來就八個字:沒錢不行,沒人不行。

這八個字可不是趙胡總結的,他能聽懂的就一個字,苦,而他隻總結了四個字:草菅人命。

趙胡聽了那麼多,想說句話來安慰安慰老人家,但是想不到也說不出。

老人家又說了一句:“孩子發汗了,你給她擦擦汗吧,讓她睡一覺,明天吃點飯就好了。”

“哦……”趙胡顧不上老人家的事兒了,趕緊給海靈擦汗。

在趙胡忙活著的時候,老人家摸索著去東間了,東間是她住的屋子,黑暗中,她的動作更加利索了。

她已經適應了這些黑暗。

趙胡也能看到個輪廓了,急切地給海靈擦汗,怕嚇著孩子,沒敢開腕表上的燈。

海靈醒過來了,但看不到人,就抓住了趙胡的手,往他懷裏爬:“爹,我害怕,二娘呢,二娘怎麼沒來,爹,你點個燈吧,讓二娘來,我害怕,嗚嗚……”

“……”趙胡把海靈抱在懷裏,卻不敢應聲。

一是怕海靈聽出來自己是旁人了又要害怕,二是他自己還沒有想好怎麼安置小海靈。

趙胡又把小海靈放進了被窩裏,再給她擦擦汗,抓著她的手,讓她睡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