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注意場合
在有多人在場的情況下,恭維其中某一人必然也會引起其他人的心理反應。比如你無意中恭維了某考試成績好的人,那麼在場的其他也參加了考試但成績較差的人就會感到受奚落、被挖苦,這時就要尋找某些理由彌補,如某人複習時間太短,某人出差回來倉促上陣等原因來挽回他們的麵子。
(5)措辭適當
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會出現這樣的事,說話者好心,而聽話者卻當或惡意,結果弄得不歡而散。所以恭維的語意要明確,避免聽話者多心。
(6)掌握分寸
不合乎實際的恭維其實是一種諷刺,違心地迎合、奉承和討好也有損自己的人格。適度得體的恭維應建立在理解、鼓勵、滿足他人的正常需要及為人際交往創造一種和諧友好氣氛的基礎上,那種帶有不可告人目的曲意迎合是我們所不齒的。
巧妙提出要求,講究分寸
任何人都有獲得別人尊重的欲望,誰要是讓人遭到言辭上的“非禮”。那事情就會難辦。所以在向別人提出要求時,我們要特別注意使用禮貌語言,維護對方的麵子,照顧人家的意願,巧妙提出自己的要求,講究分寸,讓對方在不經意中向你敞開心扉。下麵通過一些實例教你一些具體用法:
(1)間接請求
通過間接的表達方式(例如使用能願動詞、疑問句等),以商量的口氣把有關請求提出來,講得比較婉轉一些,令人比較容易接受。例如:
“你能否盡快替我把這事辦一下?”
趕快給我把這事辦一下!
通過比較,我們不準看出,間接的表達方式要比直接的表達方式禮貌得多,因而更容易得到對方的幫助或認可。
(2)借機請求
借助插入語、附加問句、程序副詞、狀語從句及有關句型等來減輕話語的壓力,避免唐突,充分維護對方的麵子。例如:
“不知你可不可以把這封信帶給他?”
把這封信帶給他!
我們可以發現,語言中有很多緩衝詞語,隻要使用得當,就會大大緩和說話的語氣。
(3)縮小請求
盡量把自己的要求說得很小,以便對方順利接受,滿足自己的願望和要求。例如:“你幫我解決這一步己使我感激不盡了,其餘的我將自己想辦法解決。”
我們確實經常發現,人們在提出某些請求時往往會把大事說小,這並不是變著法兒使喚人,而是適當減輕給對方帶來的心理壓力,同時也使自己便於啟齒。
(4)謙恭請求
通過抬高對方、貶低自己的方法把有關請求等表達出來,顯得彬彬有禮、十分恭敬。例如:
“您老就不要推辭了,弟子們都在恭候呢!”
請求別人幫助,最傳統有效的做法是盡量表示尊敬,使人家感到備受尊重,樂於從命。
(5)自責請求
首先講明自己知道不該提出某個請求,然後說明為實情所迫不得不講出來,令人感到實出無奈,例如:
“真不該在這個時候打攪您,但是實在沒有辦法,隻好麻煩您一下。”
在人際交往中,要知道有的時候、有些場合打攪別人是不適合、不禮貌的,但這時又不得不麻煩人家,這就應該表示知道不妥,求得人家諒解,以免顯得冒失。
(6)體諒請求
首先說明自己了解並體諒對方的心情,再把自己的要求或想法表達出來。例如:
“我知道你手頭也不寬裕,不過實在沒辦法,隻好向你借一借。”
求人的重要原則就是充分體諒對方,這不僅要在行動中體現出來,而且要在言語當中表示出來。
(7)遲疑請求
首先講明自己本不情願打擾對方,然後再把有。關要求等講出來,以緩和講話語氣。例如:
“這件事我實在不想多提,但形勢所迫,不得不求助於您了。”
在提出要求時,如果在話語中表示自己本不願意說,這樣就會顯得自己比較有涵養。
(8)述因請求
在提出請求時把具體原因講出來,使對方感到很有道理,應該給予幫助。例如:
“隔行如隔山,我一點兒也不知道人家那邊的規矩。你是內行,就替我辦了吧!”
在提出請求時,如果把有關理由講清楚,就會顯得合乎情理,令人欣然接受。
(9)乞諒請求
首先表示請求對方諒解,然後再把自己的願望或請求等表達出來,以免過於唐突。例如:
“恕我冒昧,這次又來麻煩你了。”
請求別人原諒,這是通過禮貌語言進行交際的最有效方法,人們常常使用這種方式來進行交流,顯得比較友好、和諧。
求人辦事時不能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