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冤家對頭(1 / 2)

王連急忙低頭查看,隻見糕點中間,竟然夾著一張紙條,不清楚是怎麼放進去的。他小心地將紙條抽出來,上麵寫道:事已成,八月十五,元亨街,回故鄉去吧!

王連懂了,一寧大師已經將消息送到,趙若兮答應出嫁,八月十五就是舉辦婚禮的時間,位置在元亨街。

一寧大師有信譽,到底幫忙辦成了此事,大概是怕受到牽連,此刻已經離開大都。

王連隨即退了房,一路趕到元亨街,就是正對皇宮的主街道,由南向北,整潔寬敞,樹上已經掛上了彩燈,元朝也過仲秋節,而且還是重要節目。

王連又找到另一個驛館住下,暗自冷笑,三天後,這裏將會發生一件大事,跟他有關。

隨著節日臨近,彩燈也越來越多,通惠河順利完工,來自南方的物資對大都進行了有效補給,忽必烈龍心大悅,準備好好慶祝一番。

仲秋節終於到了,街上出現了大量衛兵,與此同時,一座金色的台子也被抬出來,放在了街道正中,大量的鮮花被堆積在台下,鐵穆耳和趙若兮正是要在此地舉行婚禮。

王連離開驛館,找到一輛馬車,將個密封的袋子交給車夫,交付雙倍的車費,讓車夫將袋子送往郭守敬的府上。

裏麵裝的正是那份都水丞的任命文書和五千貫至元鈔,王連本打算送給趙孟頫,又考慮到趙孟頫太過清廉,這筆錢反而會對他形成壓力,不如留給郭守敬繼續從事科研。

街上雖然有許多衛兵,卻並非封閉,百姓可以在路邊通行,隻是看到這幅情形,來往的人流並不多。

正午時分,晴空萬裏,一支身著戎裝的軍隊從皇宮內走了出來,目測有五百人,就在隊伍中間,一名二十七八歲的將軍格外醒目,他戴著鑲嵌珠寶的鐵帽子,身披金色戰袍,背著強弓,手執一柄大刀,胯下棗紅駿馬,儀態威風凜凜,神情傲視一切。

雖然未曾謀麵,王連確定,此人就是鐵穆耳,就在他的身後,一輛馬車拉著紅綢轎子,上麵墜滿了亮金色的流蘇,趙若兮應該就坐在上麵。

一看這個陣勢,王連就猜到了大概,鐵穆耳這是要去鎮守故都哈剌和林,跟趙若兮的婚禮隻是順道辦一下,並沒有把此事看得非常重要。

一旦婚禮結束,鐵穆耳正好將趙若兮直接帶走,留作路上消愁解悶。這件事也充分說明,鐵穆耳並不重視趙若兮,在他看來,這位嬌嬌弱弱的漢人前朝公主,隻是一個稍有姿色的下等人,比奴仆的位置稍微高一點。

王連深吸一口氣,不能輕舉妄動,他不動聲色地沿著街邊行走,靠近那處高台的附近。

果不其然,軍隊到達高台後,停了下來,鐵穆耳翻身下馬,臉上並沒有半點即將做新郎的喜悅,妻妾很多,不差趙若兮一個。

鐵穆耳舉起大刀,挑開車簾,冷聲道:“下來吧!”

隨著一聲輕歎,一名身穿紅妝的女子走下車轎,她戴著圓頂帽子,上麵鑲嵌著一圈珍珠,在日光下閃閃發亮,長發已經變成兩根辮子,垂在臉頰兩側,下端分別插著一朵盛開的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