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會通河挖建工程全線竣工,效率雖然不及王連之前開鑿的運河,但在人員少,工程難度大的情況,也創造了新的記錄。
閘起閘落,伴隨著河畔纖夫的號子,拖拽著一艘艘運糧船順利北上,會通河正式加入元朝的糧食供給線。
對於王連的傑出表現,官員們都給予高度讚揚,馬之貞也覺得臉上有光,趁機寫了一份奏折,由禮部尚書張孔孫帶給皇上,提議加強運河的管理,杜絕各種設卡索賄。
會通河順利完工,忽必烈很高興,再次啟用郭守敬擔任都水監,負責管理全國漕運,馬之貞也受到了封賞,折合千兩黃金的至元鈔。
進京複命歸來的馬之貞,卻給王連帶來的一封來自吏部的文書,夾穀之奇親自簽署的,啟用王連進京,到吏部擔任員外郎一職。
重返京都的夾穀之奇,如今已經由吏部侍郎升任吏部尚書一職,員外郎這類的編外官員,無需上報朝廷,他就可以任用。
“大人,我無意做官,還是不去了吧!”王連推辭道。
“夾穀大人如此欣賞你,豈能推辭,我雖然懷疑你的來曆,但在會通河的挖建上,你無晝無夜到處奔波,能看出你一片苦心。王連,不管你是誰,但國家需要你這樣的官員。”馬之貞誠懇道。
“能遇到大人,也是王連之幸。”
“不要客套了,我還要去江南巡視,這些錢鈔送給你。”馬之貞說著,取出厚厚一遝至元鈔,遞了過來。
“我用不著這麼多。”王連推辭道,隻是從中抽取了十張鈔票。
“就此分別吧,王連,切記就說是我的妻弟,要跟夾穀大人好好相處,他是官場中的伯樂,生就一雙慧眼,趙孟頫便是他啟用的。”馬之貞叮囑道。
“有緣再見!”王連點頭道。
馬之貞帶人匆匆離開,前往江南,臨行前給王連留下車馬,以便他能夠順利前往大都赴任。
兩日後,王連也正式啟程,離開東昌城之後,他先是去看望了運河邊的唐槐,上麵已經掛滿了求子求福的紅布條,據說非常靈驗,不用再擔心被人砍伐。
王連坐在車上,又沿著東昌城的北側行走,隨著運河水的注入,東昌湖再次煥發了活力,滿溢的湖水波光粼粼,有鳥兒在空中飛翔,還有幾艘小船在湖麵上徜徉。
南有西湖,北有東昌,在未來的時代,這裏將成為一流的景區,也是王連經常駐足流連的地方。
隊伍繞過東昌城,向西而去,王連之所以答應去擔任吏部員外郎一職,也有他的打算,運河之眼上還有一小截是藍色的,那是元朝大運河最後的通惠河,也是他在這個朝代最後的任務。
幾天後,王連來到了大都,他先去拜訪了郭守敬,然後前往吏部報道,又見到了夾穀之奇。
“王連,我看中你的才華,先從員外郎做起,還有晉升的時機。”夾穀之奇見到王連很高興。
“感謝大人的賞識,若有不周之處,還望大人及時提點,一定改正。”王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