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6章 棟梁之才(2 / 2)

“老哥,切記少摻和事情,言多有失。”王連提醒道。

“我當然知曉,高穎、楊素且不能自保,何況我這樣的官員,隻能但求無過。”皇甫議道。

對於皇甫議的結局,曆史沒有記載,王連也不好下斷言,但從大業八年開始,隋朝開始走下坡路,卻是不爭的史實。

“老哥,給你個建議。”王連道。

“兄弟請講!”皇甫議連忙說道,如今,他最信任的人,莫過於王連。

“三年後,不管你做到什麼職務,辭官吧,去往南方靜養,看山看水,也是一種不錯的生活。”王連道。

皇甫議似乎明白了什麼,重重地點頭道:“謝過兄弟!願那時我們還能品茶閑聊。”

閻毗也來探望,還拿來一些價值不高的東西,其中有幾樣精心設計的玩具,王連將玩具留下給袁紫煙解悶,其餘的東西都沒收。

閻毗非常客氣,提出想要跟大人學習修建運渠的知識,還跪倒正式拜師。

王連開心地答應,拿出紙張,邊畫邊教,而閻毗的腦瓜絕非一般,來來往往六七天,基本原理就全部掌握了。

袁紫煙覺得,這是隋煬帝有意安排讓閻毗學習水利知識,還埋怨他太實在,不該傾囊相授,閻毗都學會了,哪裏還能再用得著他!

王連卻感到非常欣慰,袁紫煙洞察世事的能力正在不斷增長,即便有天自己離開了,她也能很好地生活下去。

十二月中旬,閻毗帶來消息,皇上已經決定,明年初疏浚北部運渠,並將其稱之為永濟渠。

“王大人,皇上讓屬下幫襯大人,一同修好永濟渠。”閻毗道。

“好啊,我欣賞你的才智,合作愉快。”王連笑道。

“可否由黃河北部掘堤開口?”閻毗問。

“不能再用黃河水了,存在的問題很多,影響下遊水量隻是其一,還有,水流向北,步步增高,泥沙更容易淤積,將來的清理維護也會麻煩。”王連道。

“可我軍如何行舟進入永濟渠?”閻毗迷糊了,覺得自己還沒有學到真本事。

“我的計劃是,攔沁水入白溝,在沁水上遊挖掘一處湖泊,設立鬥門,既可以聯通黃河,也可以提高水位。”王連取出一張紙,大致勾畫了一些。

“大人,沁水流量不足。”閻毗提出疑問。

“單憑一條河流,無法實現永濟渠通航,彙集多出水流才行,堤壩和鬥門格外重要,這個工程要比通濟渠複雜多了。”王連道。

閻毗眼睛頓時亮了,不禁讚道:“大人之才,下官難及也!”

“好了,不用跟我客套,咱們規劃一下,馬上提交給皇上。”王連招呼道。

兩人就在院子裏商議,從上午直到天黑,圖紙形成,由閻毗轉交給隋煬帝。事實上,閻毗比皇甫議更容易接近隋煬帝,他目前殿內丞的職務,就是皇上跟前的近臣。

隋煬帝還是更信任工部尚書宇文愷,將圖紙又給他看了,宇文愷對此表示讚賞,認為王連有遠見,不用黃河之水,省去了後期的維護,好處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