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宇文愷表示,會全力支持禦河工程,需要多少銀兩,報給他就行,隻是希望一點,工程力求加速進行,盡早完成。
“宇文前輩,皇上也是這個意思,幹嘛這麼急啊?”王連問。
“勞民之舉,自然要早早結束,多拖一年,朝廷就會少一年賦稅,中原之地本是糧倉,若天地荒蕪太久,恢複耕種又要費時費力。”宇文愷如此解釋。
朝廷征集勞役的酬勞,隻是減免一年賦稅,工人和農民的工作強度不同,這麼做當然是不合理的。
王連無力改變這些,隻能從另外一個角度為百姓著想,那就是盡量減少工作強度。
根據史料記載,開鑿隋唐大運河,累死的民工不計其數,整天用車子往外拉屍體,如今王連作為項目總負責人,當然不願意這種事情發生。
“前輩,您是設計大師,能不能幫著研究一種特殊的工具?”王連問。
“哦,說來聽聽。”對於有挑戰的工作,宇文愷表現的興趣十足。
“就是那種簡單省力的運送土方的設備,用竹筐挑土來往,我怕不能按期完成任務。”王連道。
“可是從河道運送到堤壩上?”宇文愷很聰明,一點就透。
“對,就是這樣,從低處能夠快速運輸到高處。”王連點頭道。
“給我兩日時間,細細思量下。”
接著,宇文愷興致上來,取來一根細長的木杆,在模型上指指點點,又向王連和皇甫議介紹東都的設計情況。
東都的規模略小於大興城,設計周長五十多公裏,也分為宮城、皇城和城郭三部分,洛水穿城而過,將城市分成了南北兩部分。
宮城有個響亮的名字,叫做紫禁城,位居西北,包含乾陽殿、大業殿等十幾座宮殿,從模型上看,極其富麗堂皇,盡顯巧思。隻是,宇文愷也不曾想到,他精心設計的宮城,十幾年後,卻被唐高祖李淵付之一炬,理由是太過奢侈。
在宮城西麵,還有一處上林西苑,形如偃月,皇帝散心的地方,亭台無數。東北方向也有一座城,叫做含嘉城,卻跟即將開鑿的禦河有關,簡單說,就是國家糧庫。那裏將建設四百多座地下糧倉,一旦禦河通航,來自江南的糧食,就會被存儲在這裏,用來解決糧荒。
皇城叫做太微城,位置最高,五條南北街道,四條東西街道,正跟九五之尊的說法相契合。
王連大開眼界,回想自己曾經在吳國督建的邗城,跟麵前的東都設計相比,簡直到了慘不忍睹的地步。
當然,邗城也沒這麼勞民傷財,東都建設和運河工程,因為調用民工太多,而且待遇很低,簡直到了天怒人怨的程度。
宇文愷太忙,也沒留下來吃飯,王連直接返回府宅,拜托皇甫議去跟楊素溝通,先征調一千騎兵,三天後,他要親自沿著禦河路線走一圈,具體看清楚水係的分布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