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看了溫婉的折子,心頭不知道溫婉葫蘆裏賣的什麼藥。皇帝是沒直接跟溫婉說過他出征溫婉留守京城。但是皇帝確定溫婉是知道他的打算。兩人相處二十多年了,這點默契還是有的。所以對於溫婉這不合時宜的折子,皇帝知道肯定有事了。
皇帝跟溫婉在禦書房裏談了小半天,當初禦書房裏隻有皇帝跟溫婉兩人,說了什麼談了什麼一無所知。唯一知道的是皇帝咆哮的聲音傳出了禦書房。據說溫婉郡主出來的時候,眼睛都是紅紅的。
第二日,溫婉郡主上折子,請求離京去海口。皇帝留折不發,溫婉郡主直接跪在禦書房,不起來。說著若不答應,就不起來。
皇帝大怒。
太子聽到溫婉要離京的消息大驚:“溫婉怎麼會想著要離京。”太子還想著趁著皇帝禦駕親征,將溫婉拉攏到自己的陣營呢!若是溫婉離京,他的如意算盤豈不是成空了。溫婉是萬萬不能離京的。
太子妃對於溫婉的這一舉措,倒是有五分的認同。皇上不答應,那是皇帝的意思。換成她,也想離開京城的。皇帝一旦不在,京城就有危險(也就是說不是溫婉自己的地盤了)。溫婉不為自己,也要為孩子著想。不過對於溫婉的離京,太子妃是持否定態度的。皇上不可能讓溫婉離京的。
三皇子對於溫婉要死要活地要離開京城,表示不理解:“溫婉是個聰明人。為什麼這次卻是在做糊塗事。父皇怎麼可能讓她離京城呢?”父皇對太子,五皇子,甚至六弟都不放心。就三皇子認為,五皇子跟六皇子都不是太子的對手。唯有溫婉坐鎮京師,皇帝親征才能放心。否則後方著火,前方就危難。
幕僚搖頭:“郡主就是太聰慧了。知道皇帝要她牽製住太子,所以才想著要離京。王爺你想,太子不管如何都是一國儲君。若是做了什麼逾越的事情也不好管。郡主地位超然但畢竟是女子。所以郡主才想著離開京城,離開這個是非之地。我猜想郡主也知道此計策是行不通,但終究是要試一試的。皇上一離開,京城將來還真不好說。”留在京城,就意味著要擔無數的風險。而溫婉郡主還是首當其中的一個。
祁幕深深為溫婉鞠一把同情淚。
五皇子燕祈喧聽到溫婉要離京,輕輕一笑:“享受了別人一般人無法享受的尊榮,輪到要出力的時候卻不想。也不知道父皇會如何想啊?會不會想著這就是他最信任的溫婉?溫婉是否值得他這麼信任呢!”享受了多少,就必須要付出多少。隻想得到不想付出,世上哪裏有這麼便宜的事。
幕僚卻是想法不一樣:“王爺,也不能就此判斷皇上不答應。也許,郡主有法子讓皇上答應呢!若是溫婉郡主在京,變數可不是一星半點的。若是不在京,對很多人都是好事。”
燕祈喧聽了這話,倒是有了遲疑。因為皇帝對溫婉的縱容,那是無下限的。誰知道父皇會不會腦抽風,溫婉手段又深不可測,到時候皇帝同意溫婉離京,又當如何。
禦書房內,皇帝頭疼地看著溫婉道:“你到底想要做什麼?別跟我藏著捏著?你應該知道,隻有你在京城才是最穩妥的。幾個皇子都是各有各的心思。就他們幾個怎麼兌付的了隱藏的逆賊。隻有你在京師,才能將她們一網打盡。”
溫婉撇了皇帝一眼,早就知道你總是拿我當牛使喚,我不想使力也不成。不過溫婉這次鬧著要離京也是有她的目的。她很想離開這個風雨場所,但是她也清楚那是不可能的。皇帝一定不會答應的。皇帝對那幾個兒子都不放心,必須要她來坐鎮。不僅因為她最忠心,她的丈夫也在邊城。於公於私,她都不能離開京城。她所要求的離京,是另有目的的。
溫婉也沒跟皇帝說到底是為的什麼:“皇帝舅舅,你隻要答應我就是了。我知道我不能離開京城。若是後方亂了,前方肯定要殃及。我還想一家團聚,可不想做寡婦,更不想兒子見不著父親!”若是前方出事,身為征伐大軍的元帥是第一個要追究責任的。
皇帝不知道溫婉葫蘆要做什麼,但聽到溫婉說她不會離開京城,當下考慮了一下就點頭答應了。
溫婉頂著腫紅的額頭,叫了夏影將她扶出了禦書房。皇帝看著溫婉那痛苦得無與倫比的模樣,連走路都不穩當,皇帝麵上無表情心裏卻是無語,不就跪了眨眼的功夫,磕了兩下。哪裏就這麼嚴重。
不說皇帝不知道溫婉鬧的這是哪樣,就是夏影也不明白溫婉這是在鬧什麼呢。
溫婉一上馬車,就恢複正常了。看得夏影嘴角抽搐。她剛開始還以為皇帝怎麼著了郡主呢!感情她是白擔心了。
夏影非常怪異:“郡主。你既然知道離不開京城。為什麼還要鬧這麼一出?為的什麼?”跟在溫婉身邊十多年,夏影知道溫婉不會做無緣無故的事。但是夏影真想不透,郡主到底要做什麼。
溫婉坐在馬車上,沉默了一會說道:“這樣才能安全送走明瑾。”隻要她離京的消息一散播出去。京城裏所有人都在想著她的事,而不會去關注著明瑾了。
夏影真沒想到溫婉費這麼大勁,竟然是為了明瑾的安全:“郡主,不是已經說好了要將明瑾送走嗎?若你擔心明瑾的安全,到時候多排侍衛,多安排一些高手就是了。”
溫婉搖頭。夏影自己不是當娘,不明白這當娘的對孩子萬分之一可能發生的危險都不能容忍的。溫婉沒過度解釋:“這件事我心裏有數,你不用再多說了。”趁著眾人都在嘀咕著她要離京的事情,她再讓明瑾神不知鬼不覺地離開京城。這才是最保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