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0章 誅心之語(1 / 2)

犯人押解回京,正常來說都是送入大理寺會審。再由皇帝欽點的人來審查。犯人沒來之前,皇帝已經欽點出來的兩個人,一位是大理寺卿姚大人,任主審;一位是朝中德高望重的禦史大人韓國柱,任副審。這兩個人朝臣自然是無異議。不過讓人奇怪的是,以往慣例都是一主審兩副審,這次為什麼隻一個副審。

犯人入了大理寺。大家也都希望在過年前將事情落定。早點落案。所以希望早點開審,爭取在過年之前落定。

身在宰輔的米相大人肯定是要詢問皇帝何時審判。可是皇帝卻給了一個比他自己審問還要爆炸的消息。

米相大人見多識廣,可還是被皇帝拋出溫婉擔任副審官的聖旨給嚇著了:“皇上,皇上……” 想當年,他還是吏部尚書的時候,就見過溫婉郡主在旁聽政。論資格,論能力,別說副審就是主審都能做。問題是,溫婉郡主是女子。想說不符合,可是話到嘴邊又給咽回去了。皇帝這麼做,肯定是有皇帝的用意了。米相心裏也奇怪,為什麼以前郡主都不參政,這次好好的插手,幕後有什麼用意。

米相是第一個知道消息,溫婉是第二個知道消息。溫婉知道皇帝真的欽點她為副審官官的時候,真是哭笑不得:“皇帝舅舅也不怕被禦史彈劾。”皇帝事先沒跟溫婉通氣,但溫婉也大概猜測到另外一個副審定的是她,否則皇帝為什麼不定下來。

皇帝不說,一方麵是怕她到時候撂挑子,另外一方麵也是擔心朝臣的攻擊。

夏影眼皮都不抬:“祖訓隻說後宮女子不得幹政,沒說女子不得幹政。祖訓隻是擔心後宮擾亂朝綱,皇權旁落外戚之手。郡主乃是皇上親賜封的興國郡主,誰敢有異議。”夏影最後一句話才在點上。皇帝當初賜封溫婉為興國郡主,為了就是給溫婉參政而堵住朝臣的嘴的策略。隻可惜,當時溫婉不知道。

溫婉輕笑:“我告訴你,有異議的多得很。看吧看吧,彈劾的折子肯定是滿天飛入禦案上了。皇帝舅舅不怕麻煩,我可怕麻煩了。咳,這件事我是推脫不了了,關於虎威軍的事,也隱瞞不了了。”皇帝讓她擔任副審,肯定是要給朝臣一個交代。否則好好的,怎麼就讓她擔任副的。讓人費解的很嘛!

夏瑤看了溫婉一眼,鄙視道:“皇上一言九鼎,誰敢反駁。郡主自己打了退堂鼓,別將事情怪到皇上那裏。而且,郡主也推脫不得。這可是聖旨。”違抗聖旨重則滿門抄斬的。

溫婉撇嘴:“一句話,我是絕對不會去公堂上審案的。到時候你代替我去旁聽,將審查的宗卷帶給我看就是了。”溫婉的意思,她就掛個名,絕對不出席。

皇帝其實早就猜測到溫婉回這麼做。否則就不是點的副審,而是主審了。

夏瑤也早就預料到了。溫婉不去審也沒啥。審案主要是主審官,副審其實主要是監督作用:“成。”

溫婉這才說道:“到時候你帶著明睿一起去旁聽。”

夏瑤愣了一會,不解地問道:“為什麼要帶了明睿去?”按理說該去多多見識的是翎昸才對。怎麼講六歲的明睿趕上去了。

溫婉一笑:“翎昸去不合適。對外眾人可都猜測我是準備將生意交給翎昸打理的。現在讓翎昸去旁聽豈不是自相矛盾。明睿去回來告訴翎昸也是一樣的。再者,明睿以後要參軍。不管是什麼,都讓他見識見識對他有好處。”見識廣了,眼界也就開了。

溫婉通過這幾年可以肯定一件事。明睿想當將軍是真,但是以前肯定沒接觸過這方麵。否則也不會表現得這麼生澀。既然沒接觸過,那她就給明睿創造機會了。

皇帝果然如夏瑤所預料的那樣,並不出言解釋。朝臣也以下被皇帝放出來的另外一個消息炸得裏外都焦了。

虎威軍的最高統帥,是溫婉郡主。這一個消息,別說朝臣了。聽到的人無一不風中淩亂了。

太子當下有些傻眼了。父皇是不是對溫婉太放心了,讓她握了大筆銀錢還不算,還讓溫婉掌控兵權。父皇到底有多信任溫婉。

三皇子聽了隻是苦笑。溫婉到底還有多少的事他們不知道。

五皇子說了一句很經典的話:“若是溫婉的兩個兒子姓燕,估計也沒太子什麼事了。也沒我們什麼事了。”

燕祈喧說這句話,將身邊的幕僚嚇得個半死了。這可不是隨便能假如的事啊!這句話太過誅心了。

灝親王得到消息,愣了小半天,之後哈哈大笑:“我就說這個丫頭不是個見了兔子不撒嘴的鷹。原以為隻是找一個好掌控的人,沒想到竟然是直接將權力控製在自己手裏。這個丫頭,真是讓人想不到啊!這個丫頭,真的是深藏不露啊!”灝親王不相信溫婉不知道,聞家一直在打虎威軍的主意。雖然說虎威軍隻有五千人,但卻是沿海一帶的主力軍。別看著人少,可是打倭寇啥的,那油水可豐厚著呢!還有海口這邊的海商的孝敬什麼的,進賬非常豐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