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想到《楊報》隨著他的到來進入京師之事,便提前打了一個伏筆,算是先報了備。當然,按著楊晨東所的,私辦報刊的事情可大可,主要在於怎麼,一旦隻是一個講故事的書刊,那便會給人一種先入為主的想法。而隻要王振認可了這個東西,想必推行的問題就不大了。不過是付出兩成的好處,長久來看,怎麼都是值得的。
剛聽到楊晨東吩咐事情的時候,楊海都被六少爺的手筆給嚇到了。這直接就送出了兩成好處,非有大魄力之人不足以做成。他甚至從這件事情中看到了六少爺的魄力,恨隻恨自己年紀大了,不能跟著太久,不然的話,定要在其中跟著沾光在輝煌一次不可。不過還好,他的兒子楊能也有些能力,且年紀不大,以後可以跟著六少爺,想必以後應該衣食無憂了。
《楊報》的事情了出來,還給王振兩成好處,頓時,就見他眼一眯,嘴角微不可聞的輕咧了一下。“好,這件事情我會關注的。”
楊海知道,即然王振會關注了,那一定不會有問題,當下就又在次的表示了一番的謝意,隨後就識相的退了出去。
等著房間中沒有了旁人,王振的臉色重新恢複到了嚴肅之態。“來人!”
聲落,房間於黑暗之處閃出一人。身穿飛魚服,手拿繡春刀,半跪在地道:“但聽公公吩咐。”
“紀廣,你馬上去查一下《楊報》,看那到底是什麼東西,還有哪些人反對,哪些人支持。調查清楚回報本公。”王振眼睛眯成了一條線。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他是不會因為收了楊晨東一些東西就聽之任之的,他更相信自己調查下的結論。
紀廣是他的私黨,原是隆慶右衛指揮僉事,後提升為都督僉事,因為用的順手,又就調到了錦衣衛任僉事之職,從三品官位。
值得一的是,就在當年正月,宦官世襲官職正式開始實施。英宗授王振侄王林錦衣衛指揮僉事,授太監錢僧保之侄錢亮、高讓之侄高玉、曹吉祥弟曹整、蔡忠之侄蔡革副千戶,且令世襲。
這一製度的出現,將宦官的地位提升到了與眾重臣近乎相等的的地位。而王振無疑就是他們這些人的老大,他的命令下麵的人自然是無條件執行,盡心盡力而辦了。
把事情交給紀廣去調查,王振不會擔心受到欺騙。這也是因為他第一次與楊晨東打交道,帶上了一個心。
“屬下明白。”紀廣答應了一聲便無生息的退了出去。留下了王振一人獨自在廳中笑道:“六少爺,楊貴通,楊晨東,倒是有些意思,嗬嗬,如果你遵紀守法的話,本公收了你東西,倒也不會吝嗇送你一場造化。”
隨著楊海出現在了京師,《楊報》很快也跟著出現在了這裏,且為了方便京師人士的閱讀,還是從第一期開始刊印。《射雕英雄傳》和《李飛刀》的出現,很自然的受到了精神食糧極為匱乏的京師人士的追捧。
這就是地域的原因所至。《楊報》在建寧都有如此的名氣了,但因為距離京師太過遙遠,依然是無人所知,遠不像是現在網絡發達,屁大點的事隻有炒作得法,都可以人盡皆知。
《楊報》突一出現,其精彩的內容的確是吸引了不少人的歡喜,但同時也受到了一部分的不看好。他們對於此報到底是屬什麼性質,是何作用而在私下裏展開了討論。隻是皇上一直沒有表態,讓大家一時拿不定主意,不知如何去做罷了。
已經由黑碼頭回到了建寧府的楊晨東,一直在注意著京師那裏的動靜。
《楊報》不過就是試水之物。此時還沒有什麼知識產權,更沒有什麼輿論導向之。他也不知道此物是不是能在京師站穩腳跟?但他清楚,如果大明連這點東西都接受不了的話,那他以後行事隻能更加的心與謹慎了。甚至以後是不是要有京師一行都有待商榷。
在楊晨東的關注之下,曆史的車輪繼續如常的轉動著。正統十一年七月十四,三楊中的最後一楊“南楊”楊溥卒。
楊溥一死,代表著三楊時代的徹底的結束,他們原本所在的一些勢力也開始受到了打擊,一些想要取爾代之的勢力也開始了蠢蠢欲動。
在楊浦死後一個多月,事件開始爆發,讓人想不到的是,已經在京師中看似站穩腳跟的《楊報》竟然是首當其衝。這一日大殿之上,展開了一場突然間針對楊榮後人的聲討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