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建設被大慶送出了門,剛走兩步就被守在外麵的張彤和劉輝截住了。
張彤盯著許建設問道:“老實交代,見的怎麼樣?你小子沒露怯吧?”
許建設激動的說:“沒,二哥,你不知道,陳局愛人真會辦事兒,人家幫咱大忙了,宋曉佳答應來咱們公司上班兒了,以後咱倆都不用跟數字兒大眼兒瞪小眼兒了,我還近水樓台先得月了,哈哈。”
劉輝有些嫉妒的說:“哎,悔不當初啊,這麼好的姑娘落你小子手裏了,你可別在外麵瞎瘋了,以後把家裏好好拾掇拾掇,別招那些不三不四的女人回家了啊。”
“三哥,你放心吧,從今天開始,我要是不收拾的利利索索的,我就不是娘生的。”許建設篤定的說。
“你小子這麼喜歡這個姑娘?”張彤問道。
許建設得意的說:“當然了。行了,我不跟你們說了,我回家收拾屋子去,明天一早還要接曉佳上班兒呢。”
劉輝聽了許建設的話,一腳踹到他屁股上說:“操,你小子轉性也太快了吧?政府都教育不好你,一個姑娘就把你辦了?”
許建設邊跑開邊回頭衝劉輝說:“有膽子你回家跟小春紅使臉子去,欺負兄弟算什麼本事?”
武誌學近來十分煩惱,兒子武鵬大學畢業回來一段時間了,他想讓兒子去醫院工作,可是郝愛霞卻想讓兒子出國深造,背著他求著鄭院長給武鵬聯係了一家德國醫學院,盡管是公派留學,可不菲的生活費愁壞了一家人。
“以前人家送禮你不收,現在好了吧?兒子有這麼好的機會,你當爹的都湊不出一年的生活費給孩子,丟不丟人?還局長呢。”郝愛霞躺在床上數落著武誌學說。
武誌學辯駁道:“人家國外有的是半工半讀的留學生,他都這麼大了,也該自立了,咱們能把他送出國,就已經很了不起了,你幹嘛就不能放心大膽的讓兒子自己闖世界?”
“我心疼孩子怎麼了?我還有錯了?我就沒見過你這樣當爹的,你跟陳凡一個德行,就知道對自己家孩子狠。”郝愛霞說道。
武誌學有些急眼的說:“行了,行了,說咱家的事兒你扯人家陳凡幹什麼?別看他歲數小,我對他敬佩的很。不說這個了,兒子學過德語麼?”
郝愛霞驕傲的說:“學著呢,元旦前就該走了,到了德國要適應多半年才開學呢,我相信咱兒子,他肯定沒問題,等他讀完博士回來,絕對是醫學界的頂梁柱。”
武誌學道:“我可跟你說啊,你別老慣著他,等出了國,什麼都要靠自己,你可讓他做好吃苦的準備。”
“我就是砸鍋賣鐵我也要讓兒子安安穩穩的讀完博士,你是他親爹麼?你就這麼不願意操心?”郝愛霞氣憤的說。
武誌學沒好氣的說:“我是不是親爹你不知道啊?怎麼著?老了老了我還要戴綠帽子啊?”
“說什麼渾話呢?我跟你就沒法兒好好說話,明天你回你們局的宿舍睡去,別回來煩我。”郝愛霞生氣的說。
“回就回,我還願意躲清靜呢。”武誌學說。
武誌學第二天到了工業局,組織部門的同誌來接他到建設局上任了,武誌學臨走時想著把建設局的宿舍退了,可是想到晚上還要回家跟郝愛霞吵架,就沒開這個口。
武誌學對於建設局的工作有著自己的設計和規劃,他想聯合水利部門,搞一個陽江長期治理規劃,圍繞著這條母親河,建設一個美麗的新陽江,在自己的任上,為陽江勾畫一張美好的藍圖。
與工業局副手們的勾心鬥角不同的時,建設局的副手們熱情主動的向他彙報著各自的工作,什麼道路規劃、市政建設、景觀綠化,工作說了一大堆、困難也講了好幾頁。但困難總結起來就一個字:窮。
武誌學坐在自己的辦公室裏,看著自己這間老舊的辦公室,綠油漆刷的牆圍子已經有好幾處開裂了,順著牆壁鋪設的照明線路上浸滿了油漬和灰塵,編製著001號的木椅子上裂開了兩道細長的縫兒。武誌學站起身摸了摸屁股上剛剛被椅子上的釘子刮開的口子,走到窗前看著建設局辦公樓前停著的十幾台小轎車,裏麵有幾台嶄新的桑塔納,但大多數都是進口車,小車司機們穿著熨燙平整的白襯衣、夾克衫、西褲,哼著小曲兒擦拭著領導馬上要用的車。
武誌學慢步走出了自己的辦公室,來到總工程師張衛東的門口,敲了敲門。
“請進。”裏麵的人說。
當張衛東看到走進來的是新局長時,驚得馬上站起了身,欠身說道:“您打個內線就好,怎麼還親自來了,有什麼事兒嗎?”
“快到年底了,我想看看這一年的具體項目和支出,也好有個底,好統籌下一年的工作。”武誌學說。
張衛東答應道:“這個,您稍等等啊,您說的東西需要的文件材料太多,我準備準備,明天拿給您好嗎?”
“不急,你交代下麵人準備就是了,有空的話,陪我去在建的工地上轉轉吧。”武誌學開口道。
張衛東快速的正理好了手頭的工作,給辦公室打了電話安排了車,領著武誌學出門了。第一站就來到了紅橋區的陳家溝,張衛東指著陳家溝附近的土地說道:“以前的勞改農場還沒有拆除,這裏規劃了一條通往連城縣縣城的主幹道路,道路兩側設計了直徑一米八的排水管道,那邊的誌強家具廠現在屬於集體企業,有一部分也需要為規劃好的綠化工程騰出來,這裏由於今年安置了很多災民,現在剛剛開始陸續搬離,所以工程項目要到明年春天開工了。”
武誌學聽了後不快的說。“明年的不著急,你先帶我看看正在動工的重點項目。”
張衛東笑嗬嗬的陪著武誌學又去了同陳家溝大對角的江東安置樓,一路上指指點點的介紹著路邊即將開工的項目,等到了江東,武誌學看著安置樓附近堆滿的建築垃圾,詢問道:“這些垃圾怎麼還不處理,災民們都搬回來了,難道讓人家住在垃圾場裏?”
張衛東佯怒道:“哎,民營企業隊伍素質太差,幹完活兒就什麼都不管了,該扣他們工程款才對。”
武誌學詫異的問道:“這麼多樓都是民營企業蓋的?不是就三棟給了新天地公司麼?”
張衛東不知武誌學是怎麼知道這麼詳細的具體情況的,隻好打著哈哈說:“可能也有咱們市裏的建築公司堆放的垃圾吧。”
“你們打算怎麼處理這麼多建築垃圾?”武誌學問。
“一般都是掩埋了。”張衛東說道。
武誌學不滿的說:“今天幾個副局長跟我訴苦了半天,都說資金緊張,這麼多垃圾,光掩埋要用多少大型機械?這不都是錢嗎?為什麼不能想點別的好辦法?比如把他們堆到一起,培些土,建個假山、景觀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