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3 / 3)

“我剛才都聽到了,你們不是沒錢,隻不過要墊出四個月的錢而已,過了這四個月,到了明年一月份,你們的錢就能到賬了,咱大不了再加兩個月,也就是墊半年,我覺得我墊的起,但是也要你能幫忙才行。”強子說道。

“我怎麼幫你?”張宏宇問。

“連城縣有磚廠,你肯定能佘來磚吧?水泥的事兒我再想辦法,工人的事好辦,我們村很多出去務工的,都是在建築工地上幹活兒,隻要圖紙確定了,我就能保證六個月的正常施工。”強子信誓旦旦的說。

“你還是再讓我考慮一下吧,你說的容易,你又沒幹過建築,這可不是鬧著玩的,樓要是蓋偏了或者擰了,這可就讓我作難了。”張宏宇沉思著說。

“好吧,你再考慮考慮吧,我這不也是為你們區政府排憂解難嘛。”強子說道。

“對了,你的家具廠我聽說受災也挺嚴重的,現在怎麼樣了?”張宏宇問道。

“湊合著過唄,勞改農場那裏不能幹了之後,產量也下來了,這次一鬧災損失了不少,一個門市和一個庫房的貨都沒了,這幾年相當於白折騰了。”強子苦惱的說。

“你有什麼打算麼?”張宏宇說道。

“接著幹唄,總不能回紡織廠當工人吧。”強子自嘲的說。

“我聽武局長說,王坤想去連城縣種藥材,蘇長青答應隻要種成功了,就收購他的藥,其實我覺得這個事挺不錯的,你考慮考慮,我覺得你跟王坤可以一起幹。”張宏宇出主意道。

強子不喜歡那種深山裏窮困的生活,但又不好意思直接回絕張宏宇的好意,隻好編了個借口說:“我大伯在鬆會那邊住呢,我不想見他,這個事以後再說吧。”

張宏宇聽說陳承誌住到了那麼偏僻的地方,也有些奇怪,但也對這個倔老頭沒什麼好感,於是說:“慢慢謀劃吧,好機會有的是。”

強子從張宏宇那裏離開之後,遲遲沒有聽到張宏宇跟他說辦公樓的事,他心裏琢磨著,這事兒估計是黃了,也就沒有主動和張宏宇聯係。

王坤想去種藥材純屬迫不得已,他本來是想同王楠一起搞一個住宅開發公司,可是王楠家裏卻出了意外,人也消失了。想著幹脆自己幹的時候,他碰到了挺著大肚子的王豔卿,一個男人的責任感爆棚了,責任也轉化成了心理負擔。

就在王坤對王豔卿的事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宋曉佳對他說:“你出去轉轉吧,去南方看看,或者是換個環境,想好了再回來。”

心思沉重的王坤聽了宋曉佳這麼善解人意的話,不知如何作答。正好鄭院長又要出門去連城縣,王坤也就跟著去了。

一路上,鄭院長跟王坤滔滔不絕的講著:“鬆會和栢會兩個鄉的氣候、海拔都是很好的自然資源,及其適合幾種名貴藥材的生長。可惜啊,鬆會鄉的植被條件不合適,栢會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吧,老百姓又隻顧眼前利益。哎,如果藥廠不能就近解決這幾味名貴藥材,完全靠著從外地進貨,估計普通老百姓根本用不起這些藥,再好的藥方,病人用不起一樣等於沒用。”

“您這樣整天去鬆會義診,到底是為了什麼啊?”王坤問。

“贏得人心,隻有讓那裏的人感覺我有恩於他們,他們才會聽我的,農閑的時候種種樹,改善改善山裏的環境。哎,說白了我也是對他們有所圖啊,慚愧,慚愧。”鄭院長說道。

“您要是都覺得慚愧了,我們這些人活著不就連一點意義都沒有了?我是個商人,商人逐利,您求的卻是義,大義啊,我的覺悟是拍馬也趕不上了。”王坤自嘲的說。

鄭院長聽了王坤的話,淡然的說:“什麼覺悟啊,等你活到我這個歲數,物質上既有保障又沒有太大追求的時候,理想自然而然就高尚了,因為你擺脫了名利之類的欲望對你的束縛。”

兩人做著客車一路慢慢行去,到了鬆會鄉,王坤才真正認識到了自己生在城市是一種多大的幸福。看著滿山的石頭和野草,稀稀落落的有些一米來高的小樹苗,幾個老農一擔擔的向山上挑著土,一塊兒專門用來育苗的梯田上種著各種各樣的樹苗,隻要能用來移栽的,隻要好活,都是這塊兒苗圃上的新生兒。

王坤在鬆會住了一個星期,每天陪著農民們上山種樹、澆水,沒勞動讓他忘記了城市的利益煩惱,也想明白一件事:王豔卿曾經在他最失意的時候陪伴了他五年,同他一起將一個破爛的小吃攤發展成有了三層樓的鴻雁酒家,其中的榮辱與共是任何人都無法替代的,王豔卿離開他沒有任何的嫌貧愛富之類的世俗邏輯,完完全全是出於對老人的孝順,當時他自己也是理解的,現在王豔卿有難了,也自由了,可以嫁給他了,盡管有了別人的孩子,但他不在乎,他需要的是這個人,他們也曾經有過魚水之歡,有過一夜夫妻百夜恩的纏綿記憶。

王坤知道自己一旦做了選擇,肯定是對不起宋曉佳了,但好在兩人之間還是清清白白的男女朋友,他不能耽誤宋曉佳的美滿幸福,早點和宋曉佳說明情況,就可以早些讓宋曉佳擺脫自己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