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怎麼講啊?你再說仔細些。”吳書記不解的問。
“兄弟我隻能說到這了,張宏宇的情況你多跟人打聽打聽,然後就明白我的話了。不和老兄多說了,我要進去看看曹市長有什麼吩咐沒有。”秘書說完,轉身進了包間。
陽江市長曹青雲是張東鵬的老部下,也算是看著張宏宇長大的。所謂連城縣經改辦,隻是曹青雲為張宏宇“量身打造”的一個機構,說是試點,其實是想張宏宇能試試身手。如果張宏宇的工作思路能夠獲得比較好的成效,以後的事都好辦,就算沒什麼成績,也可以平穩過度,如果真搞砸了,還有個正主任頂缸。沒想到張宏宇連基本的人際關係都處理不好,空有一身本事,卻沒人願意讓他施展。曹青雲見過很多這樣的幹部。他們很有能力,但卻和上下級的關係不協調,有的恃才傲物,讓領導反感,還有的作為部門一把手卻指揮不動任何一個下屬。曹青雲想點撥一下張宏宇,卻又怕適得其反,索性就走一步說一步吧,這次也隻能幫他到這裏了。
曹市長走後,陳承誌並沒有對張宏宇有任何好臉色,他並不關心張宏宇是什麼人,來連城縣有什麼目的。他再有一年就退休了,如果他願意,現在就可以給組織部門打報告回家養老了,可他不甘心,他在連城縣工作了一輩子,太想為縣裏的老百姓再多做點事了。現在國家的政策穩定了,給農民帶來了實惠。農民能吃飽飯了,但收入增長卻遇到了瓶頸。他好容易等到了國家給社辦企業“鬆綁”的好政策,卻從市裏來了這麼個懶散、無組織、無紀律的副主任,他從內心瞧不上張宏宇。不管張宏宇什麼來頭,陳承誌絕對不會放心讓他這樣的人搞工作。陳承誌找來了趙光明。
“光明啊,曹市長雖然對我們的工作給與了嚴厲的批評,但我們不能灰心。明確社辦企業的歸屬,是發展社辦企業的前提。我們的工作進度可能是慢了些,但工作方向沒有錯。找你來就是要聽取一下你下一步的工作安排。”陳承誌鼓勵趙光明說。
“謝謝縣長的信任,我一定把本職工作做好,您就放心吧,我不會讓這幾個企業垮掉的。”趙光明信誓旦旦的說。
“我是讓你說說你準備怎麼讓這幾個企業發展的更好,別光跟我說這些虛的。”陳承誌不悅的說。
“我,我們再研究研究,一有了具體安排馬上來給您彙報。”趙光明繼續沒頭腦的說。
“算了,你們也別開會研究了。曹市長臨走前有過交代。擴大養雞場和罐頭廠的規模。磚廠在離城區較近的位置建新廠。木材加工廠和家具廠承包出去。那個石灰廠就關停了吧。你就下去照這個指示抓緊辦。你去吧。”陳承誌不耐煩的向趙光明吩咐道。
陳承誌看不上張宏宇的工作作風,但工作思路還是可取的。趙光明和張宏宇正相反,工作作風非常勤勉,就是腦子不夠用。陳承誌非常老道的將兩人結合了一下,他讓勤勉的趙光明去做張宏宇思量好的事。
趙光明聽說企業的發展辦法是曹市長的指示,回去後迅速的安排人去開展各項工作了。可沒幾天,他就哭喪這臉找陳縣長去了。
“縣長,各鄉對您說的企業發展思路都很支持,就是鄉裏沒有錢啊,想擴大規模還得縣財政支持支持。”趙光明為難的說。
“光明,如果工作的每一步都有人給我們鋪墊好了,那老百姓還需要我們什麼?你不要總想著縣財政能支持什麼,縣財政現在也很緊張。我們給了鄉裏自主權,指出了發展方向。就不要總有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想法。以前下麵的幹部總嫌縣裏管的太死,現在放手讓他們去搞了,他們又來講困難。人定勝天的魄力哪裏去了?有困難克服困難也要上的精神哪裏去了?······”陳承誌不滿的發著牢騷。
“我這就回去想辦法,您別著急,別著急。”趙光明應付著說。
陳承誌苦惱的搓著自己的臉,他努力的思考著,突然想起曹市長曾說過的“大力支持”。他毫不猶豫的撥通了曹市長的電話,跟曹市長反應了情況。曹青雲的答複是:讓張宏宇寫一個申請,到市裏領一筆試點改革專項資金。
陳承誌不想見張宏宇,他在內心裏反複琢磨:張宏宇?怎麼又是張宏宇!為什麼就繞不開他?市領導對縣裏的社辦企業改革為什麼這麼重視?就在他苦惱的時候,吳德仁找到了他。
“吳書記,你親自過來是有什麼事吧?”陳承誌說。
“沒什麼,就是想問問你,上次曹市長來時布置的工作怎麼樣了?”吳德仁問。
“還好,一切順利,木材加工廠和家具廠的承包正在進行,石灰廠已經關停了,就是另外三個廠的事還有些資金困難。”陳承誌有條理的說。
“那就是落實一多半了嘛!不錯,不錯。我準備帶上宏宇去趟市裏,跟曹市長彙報彙報工作。社辦企業的事有什麼需要我支持的地方你就說,讓宏宇來跟我說也一樣。”吳德仁說。
陳承誌聽著吳德仁一口一個宏宇,別提多堵心了。他心想:張宏宇這是要向書記靠攏再跟我對著幹了。
這次陳承誌誤會了吳德仁。吳德仁都還沒有和張宏宇說過話,他隻是調查了張宏宇的家庭背景後,想借助張宏宇去和曹市長攀攀關係。他來找陳承誌僅僅是想聽聽這個縣長對這件事運作的如何了,免得見了曹市長再答不上話,顯得尷尬。“陪太子讀書”的事陳承誌既然不屑於幹,那他隻能自己幹了。
吳德仁比陳承誌小十多歲,對陳承誌也很敬重,所以兩人的班子搭的關係一直很和諧,縣政府裏的事吳德仁基本不過問,他不需要操那個心,他知道陳承誌是個不把心操碎了睡不了覺的人。有這麼個人主持縣政府的工作,他大可以放心的瀟灑點過生活。吳德仁聽身邊的人講過,陳承誌看不上張宏宇,趙光明也借著縣長的好惡擠兌張宏宇。吳德仁的分析是:老縣長陳承誌的事業心和張宏宇的功利心並不衝突,老縣長想幫本縣企業發展、搞活也離不開張宏宇的人脈關係。老縣長快退休了,政治上無欲無求了,性格上也有些偏激自由了。
張宏宇陪吳德仁去了趟市政府。曹市長稱讚了吳德仁近期的工作。他倆帶著一筆專項資金回到了縣裏。連城縣的這幾個小鄉鎮企業就這樣慢慢發展了起來。
陳宏宇對曹青雲的安排一點也不知情,他就這樣迷迷糊糊的工作著。自己從來沒覺得有什麼問題的脾氣秉性,就這樣被來自周邊的熱情所“嗬護”著。懶散而又有些小聰明的張宏宇,就這樣開始了他的政治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