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
在空,獨14中隊完成全部投彈以後。
個機組帶著沉重的心情,北飛返航廣州白雲機場。
此次珠江口海空戰。
對加賀號的攻擊,動用了7架轟炸機,在個戰鬥機中隊的超低空壓製下,投下了10噸的航彈。
結果不但沒能重創加賀號,更別提什麼擊沉。
反而戰損了4架轟炸機,犧牲了這麼多的好戰友。
這是何等的不堪和羞恥!
根據目測,這10噸航彈,最多隻有不到噸的炸彈,擊中了加賀號。
(實際上不考慮根本沒用的近失彈效果,擊中加賀號的航彈有,1枚50穿甲高爆,1枚100高爆,枚70黃磷燃燒,枚50高爆,11枚5燃燒,枚5炸彈,9枚14炸彈,總重156噸。命中率,大約156%)
4枚50彈,枚落空。
10枚100彈,應該隻有1枚,或者枚命中(1枚命中,另1枚是70黃磷燃燒彈)。
其實這個命中率,對於本來就投彈精準極其差勁的中國轟炸機來,已經屬於比較好的水平發揮。
然而對於中空大隊,獨14中隊的轟炸機組來。
望著下麵的加賀號,一枚枚一串串的炸彈投下去,就是不能重創,甚至炸沉。
這是何等的痛苦!
尤其是在看到,9大隊的轟炸機炸得大沙塘灣一艘大船火焰滔。
中空大隊,獨14中隊得個機組,更是滿嘴苦澀,在心裏麵暗暗埋怨。
在他們看來,這一定是500航彈打出的效果。
不然怎麼可能這麼‘勢海’?
要知道剛才孫大隊投放的那枚50航彈,在加賀號上麵,可沒有產生這麼大的動靜。
甚至想著,假如孫大隊的那枚50是500。
那麼加賀號,現在絕對就爆了。
而且就算你們不願意給我們裝備500航彈,這枚500航彈你們既然能夠炸沉這艘大船,那麼加賀號不也一樣能夠炸沉?
這些中空轟炸機組成員並不知道,擊中大洋丸最終引發船爆,不是那枚500航彈。
也不是那枚50航彈。
而是薛炳耀機組投放的那枚100航彈。
成功的原因,是張順穀機組500航彈的近失彈打擊,王遠橫的駕駛室精準射擊,大洋丸的皮薄汁多,艦速緩慢,——
這些綜合條件的累加,量變引起質變。
而加賀號,遠遠不是那麼簡單。
就在空大隊,獨14中隊,複雜苦澀的北飛中,機組一直觀察著南部海域戰場的機槍手們,紛紛看到了海鰍灣的詭異爆燃。
以及空9大隊的奇特變化。
因為在已經有架轟炸機北飛的情況下,居然還有5架轟炸機在南戰場空域變陣。
這明了什麼?
明了6中隊這5架轟炸機並不是要盤飛觀戰,而是他們沒有投彈完畢。
此時,在海鰍口一帶海域。
冰川丸火焰滔。
其餘5艘驅逐艦,1艘輕巡洋艦,和加賀號相比。
該炸什麼,簡直就是不言而喻。
這令人震驚的消息,隨即在空大隊,獨14中隊轟炸機裏麵傳播。
孫桐崗,佟彥博,徐煥生,徐康良,紛紛重新打開了無線對講。
“就是想著兄弟們飛得高,幫著分攤一些5機炮的火力。”
“07遊中擊,有沒有興趣配合一把?”
“怎麼搞?”
“07在75和我機正上空,我方向,我喊或者你喊投彈。”
“第三視角,有意思,可以。”
無線對講裏麵,傳來了清晰的對話聲。
裏麵的內容,讓孫桐崗,佟彥博,徐煥生,徐康良,武維誌,蔣紹禹,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