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獵豹三兄弟(1)(2 / 2)

在昨天,這隻獵豹咬死了一隻瞪羚,卻被一隻鬣狗搶走。在快速奔跑捕獵後的獵豹是無法和一隻鬣狗搏鬥的。鬣狗的體重遠遠超過獵豹。

還有一個原因是,獵豹都是憋著一口氣奔跑,撲到獵物後它要喘氣半小時後才有力氣撕開獵物進食。

在昨天,那隻鬣狗就是在獵豹撲到瞪羚後衝出來趕跑獵豹的。獵豹無法爭鬥,隻有悲哀地退到一邊,眼睜睜看著鬣狗吃掉自己辛苦獵獲的食物。

怕重演昨天事情的獵豹,在今天才潛伏起來偷襲獵捕瞪羚的。獵豹自己清楚,如果今天再獵不到食物,明天它就跑不動了。

在非洲大草原上生活的獵豹並非像人想象的那麼神勇。它們的悲哀正在於它們的獨立。它們是以一個母體為個體單位生存的猛獸。這一點和老虎差不多。

往往母獵豹生出一隻幼獵豹或兩三隻幼獵豹,這一母所生的獵豹長大之後就是一個生存單位。

那些獨生獵豹的日子就會過得很艱難。因為它們沒有兄弟姐妹,就注定了沒有合作夥伴。

那隻潛伏在草叢中的獵豹正是這樣一個獨立的個體獵食者。這樣,它捕獵的成功率很低,而被其他猛獸從嘴邊奪去食物的可能性也最大。

這隻無奈的獵豹終於動了。它在草叢中站起,弓腰聳肩開始奔跑。它離那隻剛剛從母瞪羚身邊站起的小瞪羚隻有七八十米的距離。

這個距離對於飛奔起來的獵豹來說轉瞬即至。但是,那隻母瞪羚卻驚叫著帶著兒子揚蹄奔逃。整個瞪羚群突地散開,四下飛逃。

這隻獵豹捕食經驗甚豐,它不會改變方向去追那隻故意靠近它引它轉變攻擊方向的母瞪羚。它盯著小瞪羚拚命追趕。

小瞪羚驚叫著揚蹄飛奔,它的奔跑速度非常快。這種弱小的動物在母體內就知道逃跑的作用,它一出母體就奔跑如飛。

此時,小瞪羚本能地知道這是生死關頭,是生是死取決於它奔逃的技術。這些技術在母體內它就學會了。

小瞪羚往前猛跑成直線,耳朵轉著方向諦聽獵豹落腳的地方,腦子裏立刻算出獵豹和它所在的距離。

近了,獵豹在追近。就見獵豹四肢往腹下一收,再次展開,“呼——”躍起,兩隻前爪眼見就要搭在小瞪羚背上。

小瞪羚卻突然一扭屁股,拐了個急彎,就閃開了獵豹的這一躍之撲。

獵豹畢竟兩日無肉下肚,氣力不濟,加上用力過猛,它本要隨小瞪羚急轉彎的,卻突然前腿落地而發軟,它一頭就撲倒了,連摔了三四個滾。

但獵豹迅即跳起,就看到小瞪羚和它的母親進了另一片草叢。獵豹不死心,想跟過去,但它突然弓下腰也鑽進了草叢。

因為獵豹看到三隻年輕的領地豹進入了母子兩隻瞪羚逃入的那方草原。

獵豹在草叢中休息了一會兒,就尾隨在瞪羚群之後準備下一次撲擊的機會。

那隻母瞪羚希望和大群瞪羚會合,它帶著小瞪羚剛剛向南邊草叢跑出十多米,就發現了更大的凶險正侵過來,它馬上停下了奔跑的腳,又“咩——”這樣叫一聲,叫小瞪羚停下。

小瞪羚從母瞪羚的眼睛裏看到了焦躁與無奈,再有就是決絕。小瞪羚不知道母瞪羚緊張什麼。小瞪羚被獵豹追殺的凶險在此時已經淡漠了,它畢竟太小了。

母瞪羚在原地轉了一個圈,母瞪羚決定向左邊的叢林逃命。但是又一想,進入叢林,很有可能遭到其他猛獸的襲擊。它和小瞪羚是不可以進入叢林的。瞪羚在叢林裏發揮不了奔跑時的速度和特點,在發生凶險時就無法逃命了。

母瞪羚決定了,扭頭就向獵豹跟蹤的瞪羚群跑去,小瞪羚匆忙地跟上。母瞪羚用叫聲催促小瞪羚不要停下,要快跑。

但是還是遲了,母瞪羚側方突然奔跑過來一隻健壯的豹。這隻豹衝過之後敏捷的四肢在草地上打個旋,掉頭就截住了母瞪羚和小瞪羚。

母瞪羚驚慌地叫著停下。企圖再向南邊草原上跑。南邊草叢中“嘩——”地一響,兩隻豹踱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