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獅黑毛梢在後麵邊吼邊追,很快,它就被小母獅貓眼引著進入母鬣狗芭芭的領地。
母鬣狗芭芭是條母狗,它的鬣狗群長期以來也可說從古到今都在與“百獸之王”獅子作對。它們根本不服氣獅子的霸主地位。在四年中的兩次大戰中,母鬣狗芭芭領導的鬣狗群打贏了母獅疤臉的獅群,使得獅群中的公獅一蹶不振。
母鬣狗芭芭非常得意,它終於報了兩年前它所在的鬣狗群大敗於獅群的恥辱。
打贏了獅群的鬣狗群休整了幾天,在今天這個夕陽下落的時候,它們集體出發來到領地的邊緣開始狩獵。
鬣狗群同狼一樣有著極分明的等級製度。和狼有所不同的是,鬣狗群中每一任首領都由母狗承當,而且一年四季都是集體活動。集體的凝聚力非常強,這一點和獅群又很相像。
鬣狗群中不論母鬣狗還是公鬣狗,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它們都非常愛護幼鬣狗。它們用整個集體的力量來保護養育幼鬣狗,並且,總是將在集體獵食中獲取的獵物,非常小心地用胃帶回去再吐出來分配給不能出獵的老鬣狗和幼狗、傷鬣狗。
在鬣狗群中,公鬣狗甚至比母鬣狗還要有愛心,它們常常兩三條一起來逗幼鬣狗玩耍,教授幼鬣狗狩獵技術。在夜晚或白天休息的時候,公狗還會搶著抱住幼鬣狗睡覺。
這麼看來,鬣狗群的幼鬣狗比獅群中的幼獅幸福多了。幼鬣狗即使成了孤兒也不會因缺乏母愛和父愛而麵臨危險,完全不會,這一點不像獅群中的幼獅。幼獅如果沒有了公獅父親,單靠母獅集體養育,存活下來的幾率很少。
非洲草原上的獅群和鬣狗群就像老天爺刻意製造的一對冤家,在獵殺拚鬥中發展著各自的數量。
小母獅貓眼勾引著公獅黑毛梢進入母鬣狗芭芭狗群的領地,小母獅貓眼的心情是激動和憂傷參半。因為它不知道自己此行還能不能活著回去。如果追蹤而來的是隻膽小的公獅,小母獅貓眼的這一招無異於自殺!
小母獅貓眼在母鬣狗芭芭的領地中邊奔跑邊四下張望,它進入鬣狗領地已有兩三裏地了,還看不到那些身上長著黑白黃三種顏色的鬣狗。
小母獅貓眼放慢了腳步,它想會不會是母鬣狗芭芭打贏了獅群以後就帶著它的鬣狗群遷移了呢?
小母獅貓眼知道它的鬣狗天敵是時常遷移的。隻有到了生育時節才回到領地上住上一段時間。
小母獅貓眼算了算日子,發現現在不是鬣狗群遷移的時間,很快它又發現了幾堆鬣狗的大便。小母獅貓眼自己辨認了一下,確定這堆大便還是新鮮的。
小母獅貓眼停下來,扭頭看了一眼一臉緊張又興奮的公獅黑毛梢,它立刻感覺到這隻追在身後的公獅黑毛梢非常討厭。
小母獅貓眼一扭屁股,再次撒了點引誘公獅黑毛梢的尿,然後繼續向鬣狗群領地的腹部跑去。
公獅黑毛低吼一聲,跟著追了上來。
兩隻獅子一前一後進入鬣狗群領地的腹地。它們卻沒有碰上鬣狗群。這等於給了兩隻獅子調情的機會。
公獅黑毛梢完全不知道小母獅貓眼引誘它追到鬣狗群領地的真正意圖,它明白過來的時候已經晚了。
小母獅貓眼找不到鬣狗群還不甘心,它在四處找。隱約的它也猜到鬣狗群可能打獵去了。它想,不可能整群鬣狗都在狩獵,鬣狗領地中總得留下老幼鬣狗守窩。這樣也好,就可以捕殺它們了。
在獅子的思維裏,它隻要見到小的鬣狗群,就一定會撲上去將鬣狗群悉數消滅。進而使鬣狗變成獅子的大便,而鬣狗群若見到單身的獅子,也決不會嘴下留情。
小母獅貓眼猜得不錯,母鬣狗芭芭正率領著它的鬣狗群在圍獵。鬣狗的圍獵方式和狼不一樣,鬣狗們隻要在三百米內見到獵物,就會吠叫著追上來使獵物奔跑起來。它們通過獵物的奔跑發現病弱的獵物後才圍上去。甚至它們連野牛之類的龐然大物都敢圍。
鬣狗們在追捕中自動分成兩幫,一幫在後追趕,一幫繞道打圍。也隻有在圍獵的時候,鬣狗群中的等級才會打破,不論什麼地位的鬣狗都會拚死搏擊獵物。這也是鬣狗群能和獅群為敵的原因之一。
就在小母獅貓眼引誘公獅黑毛梢進入鬣狗群腹地的時候,鬣狗群的首領母鬣狗芭芭正率領著部下三十六隻鬣狗出了領地。它們一隻隻十分興奮地盯著草原上正在吃草的一群野牛群。這次雄心萬丈的母鬣狗芭芭要率領它的打敗博茨瓦納南部最大獅群的剩餘部眾獵殺野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