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終尋至(2 / 2)

……

翻過了一座山,又穿過了一片綿密的樹林,我們終於來到了在藏寶圖上被標記為百丈嶺的地方。

百丈嶺真的很高,樹林邊緣的下麵,便是一片幽深的,縈繞著水霧的深穀。

在深穀的對麵,還有一大片水平麵高處我們這邊二十多米的崖壁。

這裏人煙罕至,飛鳥鳴啼,群山皆寂,倒真真有那麼幾分與世隔絕的意味。

不過好在我們準備充分,即便到了這樣的環境中,電子設備也依舊能接受到衛星訊號。

丹尼斯端著筆記本,看了看屏幕,又看了看下方的深穀,對我們說:

“東玄地圖上顯示,這一片地帶名叫百丈淵,正好位於臨安和績溪縣的交界處。峽穀這邊是臨安地界,峽穀那邊就是安徽績溪的地界了。”

(這個地標不用去查,純瞎編的,沒有借鑒任何地名)

丹尼斯這話一說完,忽而便是一陣疾風湧動,正好將下方深穀中的雲霧吹散了一些,露出了下方直上直下的崖壁,和陰暗的穀底。

眼見下麵穀底暴露出來,丹尼斯又激活了一個麻雀大小的電子測探儀。

那測探儀在丹尼斯的操控下向著下方飛去,自帶的攝像頭將拍攝到的更多細節都傳了回來。

這種測探儀與無人機的作用類似,但可操控範圍更小,一旦飛出了半徑300米外的地方,就會自動斷聯。

不過與無人機相比,這種更加專業的探測儀卻能得出周圍更加詳盡的數據。

不一會兒,探測器傳回來的數據經過筆記本上的軟件解析後就一目了然地呈現了出來。

“山穀平均深度是76.72米,穀底有溪流,相對濕度是86.7%,深穀兩層的岩石結構以礫岩和石灰岩為主,深穀呈現東西走向,越往西邊越寬敞,相對濕度越小。”

“由於探測儀探測範圍有限,目前我還沒有找到可以適合下去地方。秋林,我們可能還得沿著山穀往西走一陣。”

丹尼斯看著屏幕上反饋回的各項數據後,對我說道。

我聞言點了點頭。

徐教授看著被丹尼斯靈巧操控的飛行探測器,卻是不禁感慨:

“看來我們國家在電子機器人上的運用與美國相比,還是有距離的。如此精巧便捷的探測儀器,我還真沒見過。”

我聽了這話笑了笑道:

“丹尼斯用的這些小玩意兒在美國不算什麼,在國內,如果有人想做也做得出來。區別隻在於有沒有人願意研發並推廣到相應的技術領域而已。”

徐教授一聽,也笑了笑,沒再說什麼,拄著登山拐杖跟著我們向西麵走去。

沿著深穀邊緣往西走了大約兩公裏,我們終於依靠探測器找到了可以走到穀底的路徑。

不僅如此,就在我們找到下去的道路的時候,探測器又傳回來了一張令我精神一振的照片。

我不禁指著屏幕上顯示的俯瞰圖叫了起來:

“這張圖像!是一種風水法陣平麵圖!古墓一定就在那下麵!這種奇怪的石柱排列,一定與聚煞風水陣有著密切關聯!”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