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錢塵往事(上)(2 / 2)

這筆記上說,位於安徽歙州東南三十裏的群山中,有一古墓裏埋藏著晚唐之後最大的寶藏。

而寶藏的來源呢,絕大部分是晚唐黃巢起義中起義軍轉戰江南在江南收刮到的金銀財寶。

(嗯,以劇情需要為名,執迷又開始胡扯了。)

黃巢起義,是晚唐最大的一次農民起義。雖然起義的領袖是鹽商出身而非農民,起義的緣由和立場是否正義也不去說他。

單說起義運動中,黃巢率軍轉戰江南的事情。

江南自古就是魚米富庶之地。黃巢軍到江南後,一路攻城略地,避實就虛,在運動戰中著實繳獲了不少豐碩的戰利品。

但因為追剿的唐軍黏得也緊,黃巢軍得到的那些戰利品中,有不少古玩字畫,金器玉石之類的東西都不易折現脫手。

黃巢也沒辦法,隻得命令一直心腹小股隊伍將那些東西連夜運入山中,掩埋藏匿。

後來黃巢繼續轉戰四方,直到被唐軍剿滅兵敗,也沒機會再去取用那些值錢玩意兒。

當年埋藏那些東西士卒基本都在戰亂中死光了。

隻有當時的一個校尉,名叫高鴻,因後來在一次戰役前臨陣反水,投降了唐軍,這才活了下來。

而那個校尉投靠的唐軍將領,便是後來的吳越國開國君王錢繆錢婆留。

錢繆對那名校尉甚好,若不是因為高鴻的反水,他也不能提前獲悉軍情,打了個以少勝多的漂亮仗。

再之後,高鴻便跟隨錢繆東征西討頗得賞識。

天佑元年,錢繆被加封了吳王後,高鴻也得到了封賞,並且錢繆還將自己的義女許配給高鴻續弦。至此,高鴻與錢繆家族的聯係更緊密了。

後來沒過三年,朱溫篡唐稱帝,建立後梁,便改封錢繆為吳越王。

錢繆也就從此正式割據兩折,建立吳越國。

吳越國初建,天下局勢動蕩,兩浙民心也不穩,正是處處要用錢的關鍵時期。

高鴻與錢繆早已休戚與共,自知自己是絕對吃不下那巨額寶藏的,思慮再三,便將黃巢當年在歙州山中埋藏大量金器銀器的事情告訴給了錢繆。

錢繆大喜,命次子錢元璣,第七子錢元瓘和高鴻一起率嫡係人馬秘密潛入歙州,運回了將近一半的金銀玉器。

有了錢財寶物邀買人心,犒賞三軍,錢繆對兩浙的掌控很快就更穩固了。

在執掌吳越國的那些年,錢繆一邊擴張勢力,一邊命人在歙州山中秘密開山造陵,將沒有用完的寶藏埋入山陵。

那山陵一修就是將近四十多年,曆經錢繆、錢元瓘、錢弘佐三代君主,才在沒有被其他勢力注意到的情況下將陵墓修建完工。

直到陵墓竣工的時候,文穆王錢元瓘已經去世五年了。

那時的山陵裏,不僅有當年黃巢遺留下的財富,也有錢氏家族統治兩浙這麼多年陸續積攢的部分財富。

時任君王錢弘佐想得很好,要將那座山陵當作錢氏王朝的龍脈,所以才封存了大量金銀在裏麵。

想著那年吳越國要是被取代了,錢家後人也可以憑借陵墓裏的財富東山再起。

所以,聰慧且精通風水之學的吳越忠獻王不僅親自參與了陵中機關的布置,還與高人一起在陵墓外布下了聚煞風水陣,阻止盜墓者的進入。

再之後,在錢弘佐派軍與南唐先後瓜分了福建的那幾年裏,錢弘佐也同時命人建造了九龍山疑陵,並打造了三把開啟歙州山中墓的鑰匙。

那三把鑰匙俱是用烏金打造成了短劍形狀,其中一把錢弘佐留在了吳越王宮,一把交給了他最信賴的弟弟,也就是最後一任吳越君主錢紅椒。

至於最後一把鑰匙遺落何方,這筆記上卻未曾提及。

讀到這裏,我和姚半仙已是震驚非常。

沒想到,鄒家竟然會知道這麼多的秘辛內幕,連那座古墓的建造進程都了解得一清二楚。

可是,鄒丞到底是從哪得知了這麼多的隱秘秘辛的呢?

還有……

“越爺,你說那第三把開啟古墓的鑰匙,會不會就是咱們從九龍山裏帶出來的那把短劍?”

我正驚詫思慮著,老賈已經張口,將我和姚半仙都想到的猜測說了出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