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1 / 3)

驚雷之後,連降數日大雪,北疆之地一片銀白。

大寧城頭,數個火盆熊熊燃起,邊軍裹著兩層冬衣,仍是冷得手腳發僵。

城內,往日熱鬧的互市少了人聲,街旁店鋪食肆都早早落下了門板。這樣的天氣,除了守城的邊軍,邊民和歸附的牧民都極少外出,隻等大雪停歇,城內才會恢複往日的喧囂。

前寧王府,承運殿暖閣內,朱棣召見運送金銀的乞列該,詳細詢問同韃靼的戰況。

走進暖閣,乞列該納頭便拜,“卑下泰寧衛千戶乞列該,叩見皇帝陛下!”

暖閣內燃著銅爐,永樂帝隻著常服,伴駕的文武多是一身公服,內裏加一件棉袍,絲毫不覺得冷。

從塞外趕回,乞列該穿著厚實的皮襖,頭戴皮帽,腳下踩著皮靴,站在暖閣裏,不過半柱香的時間就熱出了汗。赤紅的臉膛,讓唯一加了兩件棉袍的孟伯爺羨慕不已。

搓搓手,多穿幾件都覺得冷。

身體好,就是好啊!

熱得滿頭大汗,乞列該卻沒去擦,起身之後,恭立著回答永樂帝的每一個問題。

“朕已下旨,此戰若勝,繳獲幾何,均為兀良哈所有,朝廷一概不過問。”朱棣看著乞列該,“為何將這些金銀送到大寧?”

“仁慈英明的皇帝陛下,”乞列該單手扣在胸前,大聲道,“您是偉大的天可汗,您的榮耀和光輝將遍布整個草原!兀良哈是您的奴仆,得來的戰利品自然要敬獻給陛下!”

天可汗?這話似乎在哪裏聽過?

夏元吉等人齊刷刷的看向孟清和。

孟伯爺轉開視線。

淡定是裝X者的殺手鐧,孟伯爺淡定裝X中。

壯漢的語言貧乏,顛來倒去隻有幾句話,朱棣卻被拍得很是舒坦。

無他,越是嘴笨口拙,越是顯得真誠。比起舌燦蓮花,乞列該的笨拙更像是發自內心,連孟伯爺都自歎不如。

龍有龍道,鼠有鼠道,壯漢們看似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實際上,心裏門清。

沒這點本事,如何在老朱家手下做事?

“陛下仁慈,兀良哈宣誓效忠陛下,這些金銀是兀良哈獻上的忠誠。請偉大的天可汗一定要收下!”乞列該捶著胸膛,“兀良哈的一切都是皇帝陛下所賜,兀良哈唯一忠誠的隻有皇帝陛下。陛下就是兀良哈的太陽,兀良哈的天神!天可汗萬歲!“

臉皮再厚,也難做到這個地步。

夏元吉和楊士奇等人當場無語。孟清和-吸-吸-鼻子,暗地裏給乞列該點讚。玩不來陽春白雪,幹脆下裏巴人到底,完全本色發揮。從永樂帝的反應來看,效果相當不錯。

乞列該也曉得過猶不及,見好就收。很快將話題轉到戰敗後北逃的韃靼身上。

“陛下,兀良哈已派出遊騎,緊追在韃靼身後,時刻掌握本雅失裏和阿魯台的動向。大軍出塞,兀良哈三衛願做先鋒!”

“爾等忠心可嘉。”

朱棣對兀良哈的識時務十分滿意。

乞列該帶來的金銀,讓他帶回駐地,額外又賞賜兀良哈三衛布帛百匹寶鈔千錠。並升乞列該為泰寧衛都指揮使僉事,賜金牌,領一千五騎兵巡弋塞外。

“謝陛下隆恩!”

乞列該跪地叩首。

來之前,他料到會有好處,卻完沒想到,天子會直接升了他的官。

天子降旨和衛中呈報完全是兩碼事。過了今日,別說平級的都指揮僉事,便是都指揮使,都指揮同知,也要高看他一眼。

乞列該十分激動,他今年還不到三十歲,襲父職為百戶,因戰功累升至千戶。明朝興兵征討韃靼,正是建功立業的大好時機。

同為元朝後裔又如何?隻要能出人頭地,韃靼瓦剌都會成為自己的踏腳石!

自孟清和鎮守大寧,兀良哈受到的影響極深。

原本,永樂帝不兌現諾言,不許朵顏三衛到大寧放牧,很容易讓人抓到機會,挑撥兀良哈壯漢們同明朝的關係。曆史上,韃靼太師阿魯台帝就這麼幹了。

但有了興寧伯插手,放牧不再是兀良哈的生活重心。永樂帝食言,挑撥兀良哈對抗明朝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跟著興寧伯,有肉吃!

照興寧伯的話做,有錢賺!

放牧隻能維持基本生活,組織商隊進入草原,跟著朝廷船隊下西洋,才是奔向富裕生活的最佳途徑。

草場?實在需要,完全可以和韃靼瓦剌去搶。搶不來可以請明朝幫忙。對朱棣而言,這是個劃算的買賣。就兀良哈來說,比起得罪雇主,明顯和馬哈木阿魯台掰腕子更符合實際利益。

壯漢們不笨,卻有些認死理。孟清和讓他們得到了實惠,壯漢們就認準了他。

孟清和被皇帝留在京城,大寧設立三司,新來的官員不解民情,不辦實事,隻忙著指手畫腳,各處攬-權,甚至向互市和稅課司伸手,早引起都司和兀良哈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