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2 / 3)

孟伯爺,責無旁貸。

“愛卿,朕把皇孫交給你了。”

永樂帝鄭重其事,孟清和還能如何?

隻能當做沒看見永樂帝略顯扭曲的表情,也沒見到漢王和趙王繃緊的腮幫子,恭聲道:“臣遵旨。”

孟伯爺主動認領了十萬個為什麼的三頭身,朱棣父子三人長出一口氣。

這一次,朱棣沒再說朱瞻壑效似朱高煦了。虧得朱高煦幼-年時有王府教授和紀善頂梁,否則,朱棣不保證會不會一天-抽-兒子八遍。

虎爸的名頭絕不是虛的。

如果加上年輕時的徐皇後,夫妻雙打也不是神話。

朱高煦和朱高燧對看一眼,再看看老爹,都有些後怕。明顯和朱棣想到一塊去了。

虧得自己小時候“實誠”啊。否則,不曉得會被老爹如何修理。

比武場中,戰鼓聲猛的加快,加重。

雷鳴般的三鼓過後,五色令旗在場邊高高立起,哨聲傳出,宣告整場比武結束。

雖然比武時多采用木質武器,火炮和火銃也隻是擺擺樣子,並不具有實際殺傷力,可就算光用拳頭,也能把人揍傷,遑論是列陣對戰。

實打實的一場打下來,不摻任何水分,參與比武的羽林衛,大半帶傷,十餘人傷勢還不輕。

被陳紀掀翻馬下的兩名僉事,一人不小心折斷了腿,躺在地上,差點被馬蹄踩到,造成二次重傷。好在有隨時關注場內情況的錦衣衛,以及太醫院的數名太醫候在一旁,跌落馬下的僉事第一時間得到了救治。

“僉事無大礙,休養一段時日即可痊愈。”

綁好夾板,太醫表情淡然,言之鑿鑿,僉事咬牙忍疼,滿臉冷汗的謝過太醫,很快被錦衣衛抬了下去。

刀劍無眼,比武中沒有上下級之分,對戰的隻有“敵人”。

斷了腿,不能怨陳紀,隻能怪自己學藝不精。

見識到陳紀勇猛的羽林衛官軍,個個眼睛發亮,熱血上湧,不愧是涇國公的孫子!

至於陳亨的嫡子,陳紀的老爹,在五軍都督府掛職的陳恭,十分自然的被忽略了。

虎父無犬子,陳亨和陳紀,就當做是虎爺無犬孫。陳恭……純屬意外。

比武結束,朱棣大笑,道:“好!”

並當場下旨,擢升千戶陳紀為羽林前衛指揮。

千戶,僉事,同知,指揮。

一場比武,陳紀三級跳,羽林衛上下頓時歡欣鼓舞,身上的傷不疼了,青腫的眼眶也不當回事了。

被天子誇獎一句,容易嗎?

想起大比武開始,旗手衛表現不佳,被皇帝斥責,旗手衛指揮和同知當天被謫交趾,眾人無不心有餘悸。

“官軍須諳韜略,勤練習,以精武事,以報國家!爾等祖輩多以戰功擢升,拚死以晉身,沙場九死一生,冒箭雨刀陣,方得封爵拜官,蔭佑子孫。爾等不體祖父之憂,驕縱懶怠,肆意妄為,不習謀略,不勤練武藝,逢比試之時,麵色如土,雙股戰戰,畏怯如處子,懦弱之態,將來襲職位,何以得用?!臨戰若如此,何以迎敵,何以守土衛國?!”

一番話,不隻訓斥得旗手衛上下大汗淋漓,臉色漲紅,羞慚不已,尚未參加比武的天子親衛也是心生慚愧。

祖父之功,家族之榮,若在自己的手中丟棄,待到將來,還有何麵目去見列祖列宗!

旗手衛成了殺給猴看的那隻雞。

其後參加比武的各衛,全都打起了十二萬分的精神,有武藝不精者,紛紛開始臨-陣-磨-槍,在家中和營中勤練,倒是讓家中的長輩好一陣驚訝,旋即大感欣慰。即使兒孫和族中子弟在比武中受傷,或是因表現不佳被貶謫,也沒有人上疏求情。

對武將之家而言,這可是好事,求的哪門子情?

不提洪武朝留下的將領,單是跟隨朱棣起兵靖難的武將勳貴,哪個不是曆經邊塞磨練,和韃子對砍才得以晉身?

從軍最怕的不是上戰場拚殺,更不是受傷,而是臨戰膽怯,謀略不通,武藝不精。

後兩者還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學習磨練,臨戰膽怯,畏敵不前,卻實打實的要人命。

刀子沒舉起來,先嚇得兩股戰戰,麵色慘白,丟命不說,更加丟臉!

天子下令二十六衛大比武,無異於提前發現問題,進而想辦法解決問題。

不需要天子動手,家中長輩足以給這些不肖子弟好看!

“興寧伯果真有大才!”

向天子提出大比武的孟十二郎,在武將和勳貴中的好感度再一次飆升,其速度堪比火箭。

“興寧伯是個好人啊!”

刷了好感度不算,好人卡也收了一堆,多是孝陵衛的親屬頒發。

無他,光聽名字就能分辨出,孝陵衛的主要工作就是守衛皇家陵墓。

除非天子專門下令,否則,打仗出兵,護衛天子出巡,孝陵衛通通沒份參與。這種情況下,天子二十六衛隻能當做個好聽的名頭,武藝練得再好也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