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2 / 3)

“見到定國公,就說這事我也同意了。”

“是!”

親衛領命下去,朱能的注意力重新回到攤開的輿圖上。

隨軍的兵部職方郎中花費數月時間,將安南,占城和老撾等番邦的輿圖做了進一步完善。尤其是安南,境內的江河,城寨,田畝,密林,以及各方勢力都在圖上做了明顯的標注。

比起最初的抽象畫,完全是質的飛躍。

靠近廣西和雲南的部分地區,特地用炭筆勾畫出來,這裏是邊民的伐木場所,也是商人購置土地的主要區域。大致估算,已有約三分之一的安南國土被劃了進來,隨著時間過去,被炭筆圈入的麵積仍將不斷擴大。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孟清和咂嘴,明朝商人到底多有錢,這是要把安南都買下來的勢頭?

陳氏被滅,黎氏被抓,征討大軍在多邦等地設立了行都指揮使司,征辟當地官員和土司暫管民政。在這種情況下,明朝商人大把撒錢買地自然是一路開綠燈。

出售土地的當地大族想得十分明白,安南今後命運如何還未可知。參照安南自身的做法,吃進嘴裏的肉肯定不會再吐出來。與其死攥著土地不放,不如換成金銀,萬一情況不對要跑路,金銀可以裝箱,土地卻一塊都運不走。

有這種想法的安南人不在少數。盡管明朝的商人不斷湧入,安南的地價仍沒太大的浮動,商人們幹脆聯手將臨近的地塊都買下來,連成一片更好護衛。

不能種田沒關係,單靠伐木也是筆不小的收入。

朝廷要造大船,要建造北京城,隻要有門路,木料絕對不愁賣。

孟清和湊熱鬧,也拿出一筆錢買了一塊地。定國公的錢歸他管,自然不會落下。

朱能得知,一拍桌子,“賢弟不厚道,這樣的好事怎能忘記為兄?”

老子旁的不多,就錢多。買地,種糧!

於是,孟清和發現,比起成國公的豪富,自己仍算-赤-貧-階級。

仇富有沒有?

成國公和定國公買地的消息傳開,征討大軍的軍官們也陸續下手買地。國公爺動手了,肯定沒差。賺錢的生意絕對不能錯過。

小旗和普通衛軍錢財不多,隻能同族同鄉同裏聯合湊錢,買下上百畝的田地,雇傭當地土人耕種,收獲糧食再按出錢的數額劃分。

發展到後來,總旗,百戶,千戶也紛紛仿效,指揮,都督都沒有例外。

軍漢們自然不曉得什麼叫做“股份製”,依靠的不過是戰場上一起流血的交情,以及為人的誠信。

武將做事,講究的是快準狠。軍漢們的動作相當快,自邊境開始,安南的土地不斷被蠶食,很快就同商人的田地連成一片。

分封在四川的蜀王和其他宗室得知消息,紛紛上奏朝廷,請朝廷許可他們也到安南買地。準許買地,再削護衛也沒關係。

宗室的上表和征討大軍的奏疏一起送到。

永樂帝翻過幾個兄弟侄子的上表,看完征討大軍征土人為兵的奏請,最後展開了孟清和以兩位國公名義送上的西南諸番邦輿圖。

輿圖很大,禦案根本放不下。

“侯顯。”

“奴婢在。”

“叫兩個人來。”

“是。”

侯顯到殿外叫來四個守值的中官,五人合力,才將輿圖提起展開。

山川河流,城寨林田,連建造中的道路都有標注。

西暖閣,瞬間落針可聞。

朱棣負手站在圖前,目不轉睛的看著被重點標注出的部分,麵頰繃緊,繼而大笑。

“好!”

回身走到禦案前,道:“圖收起來,去文淵閣傳朕旨意,蜀王的奏請,朕準了。”

“奴婢遵命。”

永樂五年六月至七月,大明的商人和宗室突然掀起了一股買地風潮。

中原各地的巨賈組織馬隊,開啟了數條自北至南,再由南至北的商路。

南達占城暹羅,北抵遼東宣城。

征討安南大軍的清繳工作進入尾聲,最後一股反抗勢力被消滅在山中,張輔立刻派人請示沈瑄,何時給朝廷上奏請功。

捷報要遞,戰俘要運送至京,安南陳氏九成找不到了,是否設立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也要天子定奪。

“諸事當請示成國公。”

給出答複,打發了來人,定國公-提-刀-上-馬,出營尋找賊寇。

沒錯,是尋找,不是清-繳。

沈瑄人在柳州期間,當地的賊寇和偶爾客串賊寇的土官倒了大黴。

定國公是殺神,他手下的官軍同樣不是善茬。一萬五千官軍,不到半個月時間,橫掃柳州潯州各處山寨,抓到賊寇上百,死在官軍刀下的更是以千計數。

沈瑄的凶名傳遍西南,張輔李彬等將領不敢越過他行事,西平侯沐晟都要讓他幾分。

在上奏請功時,他卻退後一步,將成國公推到了台前。眾人這才想起,朝廷最初任命的征討安南大軍總兵官是成國公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