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折返後軍,沈瑄下令開炮轟城。
五門佛郎機炮,十餘門虎蹲炮一字排開,震天的炮火聲中,不足三米的土牆頃刻間被砸出了一個巨大的豁口。
巨大的鐵球伴著轟鳴聲從天而降,被鐵球擦過,不死也殘。習慣了欺負鄰邦的安南軍隊,自洪武年以來,還是第一次遇到如此強悍的敵人,別說當麵對戰,不被鐵球砸死就謝天謝地。
明軍似乎不急著全軍進攻,而是想讓安南人徹底見識一下火炮的威力。
小樣的,不揍你一頓,還真以為自己天下無敵?
城內守軍驚慌失措,西平侯的火銃隊已讓人心驚,不想明軍的火炮才是更大的殺器。
若非忌憚沐晟的手段,篡位的胡氏國王也不會想方設法弄來明軍淘汰的燒火棍,更不會用高於價值幾倍的瓷器絲綢同大食商人交換船上的火器。
胡氏一直希望能獲得明朝的工匠和火器製造技術,並為此不惜幾次侵-擾-明朝邊境,搶劫糧食牲畜,更大肆-劫-掠-人口。可惜胡氏國王想得再好,也隻是妄想。廣西即便有會製造火器的工匠,又怎麼會輕易被他掠走?
不隻算盤落空,更因其大膽的行為被朱棣惦記上了。
一般而言,但凡是被永樂帝盯上的都不會有好下場。例如北元,又如韃靼。
安南很不幸,狂奔在找死的大路上不說,還一邊跑一邊把棍子遞給朱棣。如此行徑,不收拾他,簡直對不起朱棣的良心。
永樂帝大發善心,明軍摧枯拉朽,用新式火器和冷熱武器結合的排兵布陣,給安南胡氏上了最生動的一課。
作死沒關係,在不恰當的時間,不恰當的地點,不恰當的人麵前作死,就很有關係。
其下場,往往是一張通往閻王殿的單程票。
想回程,除非奇跡發生。
幾輪火炮齊射,麵前所謂的“城池”基本成了土石斷木的廢墟。
“攻城!”
命令下達,沈瑄本人都覺得不太對勁。看著廢墟中四散奔逃的安南守軍,臨時改為了“抓人”二字。
得令的明軍分成數隊,收起火銃,單以-弩-箭-襲-擊-奔逃的安南守軍。
部分箭矢上塗抹著□□,劑量不致死,卻能讓中箭者在數息間四-肢-麻-痹,動彈不得。
□□是祿州土官刀猛和南策人莫邃友情贈送。追擊的明軍中,有不少都是土官派遣的勇士和對胡氏不滿已久的鄰邦友-軍。
“總戎,是否派軍駐紮?”
沈瑄看看帶隊的張輔,再看看成了一堆廢墟的城邦,意思很明顯,在這駐紮?怎麼駐紮?
張輔不說話了。
好像,是沒法駐紮。
臨近十二月,戰況緊急,比起蓋房子,明顯進攻安南的東都和西都更為重要。
至於大軍走後,安南人會不會卷土重來,隻要還有腦子,基本都不會這麼幹。能抵擋火炮的城牆沒了,再跑回來,列好隊等著被鐵球砸嗎?
芹站一下,安南設置的各處關隘守軍,聞知明軍將到,遠隔數裏便棄關而逃。
大軍一路高歌猛進,直抵富良江北,接連收複被胡氏侵占之地,於十二月初同西平侯的前哨軍會師白鶴。
沐晟派遣的前鋒將領是都指揮俞讓,見到沈瑄,俞讓詳述了西平侯的進軍計劃。
“左副將軍令末將於此處侯總戎到來,並令末將等報知總戎,大軍入安南,一概聽總戎號令,概莫能外。”
見沈瑄點頭,俞讓又道,有八百寨土司領兵,望同大軍一並討逆。
“我等與黎氏賊子不共戴天!”
皮膚黝黑,身材矮小卻格外-壯-碩-的土司之子親自帶兵,他胸前的一道刀疤便是拜安南軍所賜。
“陛下恩載厚遠,以誠推人,諸位所請,本帥自當應允。”
沈瑄同意了八百寨的請求,令人將六百餘寨中勇士妥善安置。
翌日,大軍開-拔,繼續向安南境內挺-進。
這一次,大軍將麵臨的是以安南東西兩都為中心,由水網密林和竹刺土柵結成,綿延九百餘裏的防守線。
哨騎回報,江口處多下木杆,阻攔大明舟師,各城寨四周及行路處皆挖掘深溝淺壕,遍-插-竹刺。
有帶州偽僉判鄧原原,諒江府南策州人莫遝莫遠等來見,密報告安南胡氏盡發國內老幼婦孺守城,號稱水陸大軍七百萬,並於東西兩都布置精兵,以梁民獻,蔡伯樂為帥令,暗布象陣,以逸待勞,待大軍疲憊之時發起突襲。
情報道完,主帥帳中陷入了徹底的沉默。
自沈瑄以下,全都為安南的大手筆“震驚”了。
原來,沒有最會吹,隻有更會吹。
孟清和將朝廷三十萬大軍吹成了八十萬,雖然多了五十萬的虛數,好歹三十萬大軍都是實打實的軍漢。
安南倒好,直接吹出一個水陸大軍七百萬!
統計一下此時的安南國民,能不能達到這個數都未可知。永樂帝都沒這麼大口氣,胡一元是腦袋被天上掉下來的石頭砸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