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中軍副將,沈指揮連戰連捷立功無數,鄭亨除了獻城可以說寸功未立,如何能甘心?
帳中靜默許久,張玉起身親自扶起請罪的鄭亨,好言勸慰,這不是兄弟的問題,誰也沒能想到,平安如此善戰。此戰也是探明了南軍虛實。現在打成個平手,總比大軍決戰再措手不及要好。
張玉說話水平很高,不但安慰了鄭亨受傷的心靈,還將他的人格瞬間拔高,鄭副將是為王爺的大業獻出了麵子,做出了犧牲,非但無過反而有功。必須表揚!
一番話落,鄭亨臉色通紅。
沈瑄適時的表示,鄭副將這種犧牲精神值得大家學習。
鄭亨激動得虎目含淚,帳中三人執手相看,共同發誓,要緊緊團結在靖難的大旗之下,為偉大的造-反事業拋頭顱灑熱血,奮鬥到底!
孟清和剛接收一批新運到的糧草,正打算前來彙報。走到軍帳前,透過拉起的帳簾看到裏麵的情形,一把拉住打算進帳通稟的軍卒,主將副將正惺惺相惜,補血補籃互刷好感度中,不宜打擾。
運回營的傷兵他剛見過,從參戰的燕山衛口中得知,這些南軍不同以往,尤其領軍衝鋒的將領更是驍勇異常。
“卑下看著,竟是同沈指揮不相上下。”
武力值堪比沈瑄?
孟清和神情變得凝重,看來這一仗比他想象中的還要艱難,勝負當真難料。永樂帝最後勝利了,但在靖難中途也遭遇過挫折。否則,建文帝怎麼可能在龍椅上坐了四年?
沈瑄是不是早就想到了這一點,才安排他押運軍糧?畢竟,身為燕山後衛指揮僉事,若是編入前鋒軍,衝鋒時必須打頭陣。
以孟十二郎的武力值,萬一遇上平安這樣的猛將,不過是一槍結果還是再補一刀的問題。
想到這裏,孟清和握緊了拳頭,眼眸微凝。
糧草的問題可以稍後再報,他必須好好想想,想清楚自己該怎麼做。
當夜,沈瑄回到大帳,發現孟清和正在等他。
“有事?”
“沒有。”
“沒有?”
沈瑄鬆開袖口,側影映在帳篷上,在火光的映照下,不斷拉長。
燕王的大部隊在蘇家橋宿營,明日大戰將啟,今夜注定將是一個不眠之夜。
沈瑄坐到榻邊,孟清和主動靠了過來,大著膽子搭上沈指揮的肩膀,動作有些僵硬,手心都在冒汗。
“指揮,”孟清和扯了扯嘴角,對上那雙漆黑的眸子,“……子玉。”
一隻大手突然扣上孟清和的後頸,帶著薄繭的指尖輕輕的捏著他的後頸,緩緩的按壓,帶著一股安撫的味道。僵硬的肩頸一下放鬆,準備好的話卻在一瞬間忘得一幹二淨。
“不用擔心。”沈瑄托起孟清和的後頸,低頭,點了一下他的嘴角。
孟清和沒出聲,伸臂攬住了沈瑄的肩膀,吻住了他的嘴唇。
帳外有巡營的士兵走過,沈瑄略向後,將孟清和拉開,捏了一下他的下巴,“趙大夫給的藥用了嗎?”
孟清和:“……”
是說這個的時候嗎?
沈指揮蹙眉,沒用?
孟十二郎老實的縮回爪子,取出藥瓶,打開瓶塞,倒出兩粒,擰眉吞進了口中。
好苦!
一杯水遞到麵前,托住杯沿的手指修長。
孟清和知道,這隻手多有力。
“用了藥,睡一會。”沈瑄重新坐下,“明日你留在營中。”
“我……”
“恩?”
“遵令。”
“好。”
順過孟清和的發,沈指揮很滿意。
孟十二郎無語,當他是貓嗎?
在無語中躺下,聽著帳外的腳步聲,意識漸漸昏沉,竟然很快沉入了夢鄉。
孟清和的呼吸聲漸穩,沈瑄轉身,單手撫過孟清和的額頭,輕吻落在他的眉間。
他會贏。
翌日,天明時分,燕軍大纛升起。
燕王親自點兵列陣,迎戰朝廷大軍。
兵過蘇家橋,平安率領的先鋒已先一步發起了進攻。
平安手持□□,身先士卒,率領麾下眾騎以錐形陣衝入了燕軍陣中。都說冤家路窄,被平安衝陣的恰恰又是鄭亨。
鄭亨胡子眉毛一起立起。怎麼著,真當他好欺負?!
當即下令讓開正麵,放平安進陣,再於左右兩翼發起合圍,同時派人請沈瑄前來支援,切斷平安的後路,包了他的餃子。
進來了,就別想走了!
鄭亨想得很好,為了困住平安幾乎下了血本,親自揮刀對戰發現擋不住,便來一個三英戰呂布,大家一起上,累也能累死這小子!
隻要斬殺了平安,陷入陣中的南軍群龍無首,必定潰敗!
可惜,鄭亨還是低估了平安的武力值,能讓朱棣都惦記的猛人怎麼可能是善茬?無論來多少,基本是一槍一個,快狠準到了極點。
想用人海戰術累死他?
平安一揮□□,對鄭亨大拇指朝下,做夢去吧!
在主將的帶領下,曾經被燕軍壓著打的朝廷軍隊突然爆發出了可怕的戰力。
不在被壓中歇菜,就在被壓中爆發。
小媳婦做夠了,必須潑辣一把!
於是,小媳婦……不對,朝廷軍隊爆發了。
鄭亨漸漸有點扛不住了,張玉派來的援軍也被戰場上的局勢弄懵了。
見過一群兔子追在狼群後邊拍板磚嗎?
眼前就是。
平安愈戰愈勇,□□橫掃,身邊燕軍紛紛落馬。若非千戶華聚拚死相救,鄭亨八成會當場壯烈。
截斷平安後路的沈瑄也遇上了麻煩,瞿能父子領兵將他團團包圍。想截先鋒的後路?先過了他們這關再說!
鄭亨陣中,平安如撲鹿猛虎。
瞿能父子麵前,沈瑄亦如衝進羊群中的蒼狼。
戰局愈發混亂,燕王和李景隆不斷下令增兵,戰圈不斷擴大。
李景隆軍中大將領紛紛出戰,燕王手下的大將也一個沒歇著。到了最後,燕王親自皮甲上陣,率領騎兵衝入敵陣,立刻吸引來無數的火力。
幾十萬人絞殺在一起,喊殺聲衝入雲霄,河水都被鮮血染紅。
李景隆難得瞅準一次戰機,果斷下令中軍出戰,對燕軍發起了總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