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3 / 3)

低頭看著腰側最嚴重的一處,不把棉衣除掉,沒法上藥。

狠狠心,孟清和扯過一截衣袖咬在嘴裏,手下還沒怎麼用力,額頭就冒出了冷汗,淚水不受控製的滑落眼角,不是他想哭,實在是身體的本能反應。

“你在做什麼?”

沈瑄走進帳篷,看到的就是這樣一幕。

孟清和抬頭,眼淚汪汪,咬在嘴裏的半截衣袖也掉了下去。

沈瑄將從趙大夫處取來的傷藥和布條放下,淨手之後,彎腰查看孟清和的傷勢,眉頭不覺皺了一下。

“指揮?”

“別動。”

沈瑄試著按了一下傷口的邊緣,耳邊立刻傳來一聲冷嘶。

“很疼?”

“還好。”話出口,孟清和就想給自己一巴掌,還好什麼,不逞強要麵子能死嗎?!

“忍一忍。”

沾濕的布條一點一點浸潤了凝結在傷口上的布料,孟清和再一次淚如泉湧。

疼啊,之前肩膀受傷,處理傷口時也沒這麼疼!這真是要了人命了!

耳邊傳來一陣接一陣的吸氣聲,沈瑄眉頭皺得更緊,手下的動作卻沒停。

到了最後,孟十二郎幾乎要暈過去,真暈還好,可不管眼前發黑還是冒金星,他就是暈不過去。

苦笑一聲,意誌力太強也未必是好事。

孟清和用力閉緊雙眼,冰涼的手背突然擦過臉頰,帶著薄繭的指腹捏住了他的下巴。

唇上一陣溫熱,柔軟的觸感,熟悉又陌生。

孟清和倏地睜開眼,一雙黑色的眸子驟然闖進眼底。

“指……揮?”

帶著不確信的聲音很快被堵了回去,腦海中頓時一陣轟鳴。

驚訝讓孟清和忘記了身在何處,也忘記了沈瑄正在為他處理傷口,直到腰側又傳來一陣-撕-痛,染血的布料已被沈瑄拿在手裏。

沈瑄直起身,拇指刮過下唇,指腹染上一抹鮮紅。

黑眸對上罪魁禍首,孟某人咧咧嘴,不自在的側過了頭。

他不是真心想咬的,傷口一疼,完全是不自覺的本能反應。

“指揮,卑職不是故意的。”

“……”

“要不你再來一次?卑職發誓,這次絕對不咬了。”

“……”

“實在不行,你咬回來?”

孟十二郎小心翼翼,沈指揮眼眸微眯,舔了舔嘴唇,在對方心跳飆升的時候,拿起了藥瓶,“上藥。”

看看沈瑄,再看看藥瓶,孟清和試探著開口,“卑職自己來?”

沈指揮挑起了一邊的眉毛,嘴角微彎,格外的吸引人。

看在孟十二郎眼中,卻著實的有些嚇人。

被占便宜都要見一次揍一次,現在這樣,不是要把自己人道毀滅了吧?

“怎麼?”沈瑄舒緩了語氣,麵容溫和似謙謙君子,“別怕,隻是上藥,不會多疼。”

孟清和渾身的汗毛都豎了起來,看向沈瑄,最終一咬牙,一攤手,不就是上藥嗎?來吧!

鄭村壩大營中,李景隆回憶起白日的戰況,仍是一陣的心驚肉跳。

與久經戰陣的朱棣不同,李景隆第一次直麵如此慘烈的廝殺,與此相比,北平城下的戰鬥根本算不得什麼。

瞿能和盛庸等將領建議明日聚集大軍與燕軍鏖戰,同時可分出一支騎兵進攻永平。寧王被燕王挾持,如若此時進攻永平,即便拿不下,也能分開燕王的注意力,為大軍爭取時間。

“燕逆麾下雖悍勇,終數量有限,迫其分兵可助戰局。”

盛庸沒有明說的是,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想要憑借手中的力量打敗燕王是不可能的了。唯一的辦法就是想辦法拖延,形成對峙的局麵,等到朝廷派遣大軍增援,再與燕軍決戰。

無論如何,建文帝為天下正統,討逆的詔令一下,必定能聚集起更多的軍隊,以人海戰術也能耗死朱棣。

更何況朝廷中也不是沒有可用的將領,若換成魏國公或武定侯指揮,怕是北平城早已被破。就算不破城,戰局也不會糜爛至此。

李景隆沒說同意還是不同意,隻說再考慮一下,

眾將無法,隻能退了出去。

互相看看,歎息一聲,主帥平庸無能,又有什麼辦法。

讓眾將萬萬沒有料到的是,李景隆非但無能,其無恥程度也遠遠超出了想象。

身為主帥,他竟然丟下幾十萬大軍,卷起包袱連夜南逃了。

翌日,當燕軍再次擂鼓攻營時,眾將才發現主帥不見了!

讓人無語的是,李景隆跑路時不忘把帥印也帶走了。若是帥印還在,就算李景隆跑了,也能以都督和指揮號令三軍,穩住陣腳。

可帥印沒了,無人能代替李景隆發號施令,這下子,全軍都亂套了。

不論是鄭村壩的大營還是北平城外的九座堡壘,全都-炸-營了。

雖不知南軍為何炸-營,燕軍卻絕不會放掉如此大好機會。燕王進攻時,北平城內的守軍也配合著一起殺出,南軍頓時全軍潰敗。

主帥都跑了,他們還拚命作甚?

沒了戰意,仗也沒法打了,幾十萬大軍頃刻間潰散,隻能是兵敗如山倒,大家一起跑。

如此困局,瞿能和盛庸等將領拚死奮戰也是無力回天,隻能跟著大軍一路向南突圍,先跑出去再說吧。

燕軍一路追在南軍的身後,收獲軍糧上百萬擔,戰馬萬餘,抓獲的南軍更是不計其數。

逃到德州的李景隆保住了性命,卻麵臨另一個難題,如此大敗,該如何向朝廷交代?

耿炳文守住了真定城,如今都被閑置在家,他賠掉了五十萬大軍,北平城也沒打下來,真定河間等地都被燕軍占領,就算皇帝不殺了他,怕也不會輕易放過他。

李景隆不想背負敗軍的罪名被建文帝厭棄,思來想去,終於想到了辦法,馬上動筆寫了一封信,派人快馬加鞭送往京城。

自己是不是能逃過此劫,就要看這個人了。

李景隆寫信的不是別人,正是建文帝的心腹,翰林學士黃子澄。

當初是黃子澄推薦他頂替耿炳文做了大軍主帥,如果他兵敗被問罪,黃子澄也跑不了。

不為了他,為了自己,黃子澄也得想法子拚上一把!

能想出這個辦法,足見李景隆並不笨。可惜他的聰明才智沒用到朱棣的身上,卻偏偏用在對付建文帝的時候。

已經滿腦袋是坑的建文帝,注定要被心腹和手下大將再聯手坑一回。

當真是嗚呼哀哉,可憐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