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3 / 3)

孟清和渾身發冷,顧不得口中苦澀的藥味,本能的抱緊了身邊唯一的熱源。

沈瑄側躺在塌上,手背貼上孟清和的額頭,熱度似退了些。

拉起大氅,閉上了雙眼。

翌日,孟清和在沈瑄的馬上醒來,隊伍已經-拔-營,對於沈瑄會把孟清和帶在馬上,眾人並未感到奇怪。

軍中兄弟受傷不能騎馬行走,大家都會互相幫扶,朱能張玉都這麼做過,燕王也不曾例外。

唯一不同的是,孟清和不是受傷,而是生病。

孟清和眨眨眼,似乎還搞不清眼前的情況,沈瑄見他醒來,低頭,貼了一下他的額頭,聲音低沉,“熱度退了。”

動作太突然,孟十二郎有點傻。他還記得回到帳篷後腦袋發暈,倒在地上,隱約聽到趙僉事和錢僉事的說話聲,在那之後就什麼也記不得了。

朱高煦策馬走過,見孟清和醒來,說道,“孟僉事可好些了?若是還不成,不若讓提調空出一輛糧車。”

見朱高煦的關心不是做假,孟清和盡量坐正了些,回答道:“卑職謝郡王,不必麻煩提調官了,不發熱,卑職應能自己行動。”

朱高煦點點頭,“馬上就到滹沱河了,孟僉事還是要多注意身體。”

“卑職盡量。”

中軍有千戶來尋朱高煦,燕王宣召,朱高煦立刻調轉馬頭,孟十二郎到底鬆了口氣。

抬起頭,想問問昨夜的事情,話到嘴邊卻有些問不出口。

幹脆也不問了,大戰將臨,不是想這些的時候。

九月初,燕軍抵達真定。前鋒發現了南軍運糧車隊的痕跡,沈瑄立刻帶人追了上去,截獲大批糧草,還從擒獲的南軍口中得知,滹沱河南岸的軍隊已經到北岸紮營,耿炳文親自出城調度指揮。

燕王派人偵查,發現耿炳文果然中計,正在滹沱河北岸集結軍隊,嚴陣以待,等待燕軍的到來。

“孤再幫幫老將軍。”

為了節省時間,燕王下令張玉,朱能,譚淵等人帶領麾下士兵,分成小股對南軍進行騷-擾。見到落單的就上去猛揍,一個都不放過。此舉果然令耿炳文加快了合兵的速度。

耿炳文也很無奈,他最擅長的是防守,率領大軍發起進攻並不是他的強項。常年和北元作戰的燕軍恰恰習慣於進攻,就算耿炳文發現燕軍是有意識的逼迫他合兵一處,出於安全考慮,也隻能照辦。

人多力量大,以人數論,和燕軍硬碰硬,己方絕對不落下風。

耿炳文經驗老到,決定穩紮穩打,正麵決戰,奈何朱棣太狡猾,堅決不給他這個機會。

在耿炳文擺出陣勢,等著朱棣前來一戰的時候,朱棣卻令張玉朱能等大將舉王旗帶兵猛攻,自己率領一支騎兵繞到真定的西南麵,對耿炳文率領的大軍進行突襲。

前後夾攻之下,人數占據優勢的南軍陷入了混亂,燕王率領騎兵衝進萬人之中,左劈右砍,殺得暢快淋漓,南軍士兵和將領圍在四周,就是拿他沒辦法。

是燕王刀槍不入?

非也。

十幾萬人,豁出去一人口唾沫都能把朱棣淹死。燕王如入無人之境一般在大軍殺了幾個來回,全因建文帝那句“毋使朕背負殺親之名”的名言。

建文帝親自給造反的叔叔穿上了一身防彈衣,這種情況下,基本沒人敢直接把刀劍往燕王身上招呼。

於是乎,燕軍在朱棣的帶領下殺得南軍大敗,在南軍中幾進幾出的燕王更是披上了神話色彩。

被幾萬人圍著,硬是連塊皮都沒擦破,不是真龍天子還能是什麼?

眼見敗局無法挽回,耿炳文當機立斷,帶著隊伍退往真定城。燕軍窮追不舍,眼瞅著追上了,耿炳文突然不跑了。

原來,領頭追擊的朱能跑得太快,能跟上他速度的隻有沈瑄和其餘三十多個人。

耿炳文怒了,幾萬大軍被三十人追著跑,這也太荒謬了!真當他是軟柿子嫩豆腐,一捏就破一切就碎?

見南軍列陣,朱能也不含糊,二話沒說,舉起馬刀,哇呀呀就衝了過來,絕對是不要命的氣勢。

三十個人緊隨其後,仿佛麵對的不是幾萬南軍,隻是一群待宰的羔羊。

瘋了?

的確是瘋了。

朱能和沈瑄等人殺瘋了,和他們對戰的南軍也差點嚇瘋了。

這是人嗎?

活脫脫一群殺神!

刀光血雨中,南軍徹底喪失了戰鬥意誌,混亂之中互相踩踏,刀子砍向自己人的不在少數,棄甲投降的竟達到三千多人。

等到張玉譚淵領著更多的燕軍追上來,耿炳文隻能壯士斷腕,舍棄被燕軍圍住的的士兵,帶著餘下的幾萬退進了真定城,關上城門嚴守不出。

燕軍想要乘勝追擊,一鼓作氣攻下城池,卻一下撞到了石頭上。

野外作戰,耿炳文落了下風,固守城池卻是他的強項,憑著手裏的幾萬人把真定城守得固若金湯,燕王親自領兵攻城三天,硬是一塊城磚都沒啃下來。

恢複了自信的長興侯耿炳文站在城頭,看著城外的燕軍,對著朱棣搖手指,想當年的張士誠都拿某家沒辦法,你小子,也不行!

對造反者朱棣來說,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生命。

耿炳文可以守在城裏和他耗時間,等著朝廷再派大軍,他卻不行。

攻不下真定城,打不開南下進攻的道路,後勤糧餉再跟不上,難保軍心不穩。萬一有人生出異心,不想繼續跟著他造反,那問題可就大了。

燕王這裏發愁,他麾下的將領也開始發愁。

這個時候,到底該怎麼辦?

打又打不下來,說服耿炳文投降更不可能,舉兵靖難以來,燕王終於遇上了第一塊難啃的硬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