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2 / 3)

騎兵之後,著鴛鴦戰襖的步卒如一條長龍,旗幟赫赫,槍矛林立,行動間殺氣凜然,空氣中似有血色彌漫。

待燕王走近,朱高熾立刻上前幾步,對燕王行大禮,“兒恭迎父王凱旋!”

他身後官員同時大禮參拜,“恭迎王爺凱旋!”

朱棣大笑三聲,縱身下馬,扶起朱高熾,道:“我兒很好!”

隨後叫眾人起身,“孤出征期間,勞煩諸位了。”

“王爺過譽,臣不敢!”

事先安排在人群中的“喊托”趁機帶頭高呼,恭迎王爺凱旋,王爺千歲!

呼聲帶動了更多的人,從一到十,再到百,乃至千,轉瞬間響徹大地。

見到這樣的場麵,燕王神色間難掩激動。朱高熾趁機言道:“請父王上馬,兒為父王牽馬入城!”

驚訝很快被笑容掩蓋,燕王再次言道:“我兒甚好,甚好!”

朱高煦和朱高燧看著牽馬在前的朱高熾,神情微變,心中各有思量。

孟清和身為燕山後衛指揮僉事,即便不是騎兵,也能騎馬入城。策馬走在沈瑄身後,身處如此氣氛之中,俯視高呼的人群,心頭也不免激動。

殺一為賊,屠萬成雄,難怪世人都想做皇帝。

激動之餘,卻又想起了北平城中和懷來城下的慘烈與血腥。

一將功成萬骨枯,王者之路注定以鮮血和生命鋪就。

朱元璋踩著敵人的屍骨登上九五,朱棣也將一樣。

朱允炆做不到,注定他要將皇位讓給叔叔。

孟清海站在人群中,看著入城的軍隊走過,臉上的神情很是複雜。

一隊青衣武官過時,他似乎看到了十二郎,想要近前再看得清楚些,卻被擁擠的人群攔住,隻能眼睜睜的目送那名武官走遠。

真是十二郎?

孟清海不能確認,或者該說不願確認。若真是十二郎,他將如何自處?

走科舉之路不成,想通過王府晉身,卻得不到賀大令的薦書。

“如此無品行之人,不堪用。”

一句話,便將他打落塵埃,隻能看著杜奇劉艮等人拿著薦書走進王府。

據說,他們被世子親自召見,除留在王府,還將在北平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聽用。世子親口許諾,若表現尚佳,報於王爺,便可授官。

看著意氣風發的昔日同窗,孟清海隻能獨自品嚐被嫉妒與憤懣啃食五內的滋味。

他不甘心,卻絲毫沒有辦法。沒有縣令的薦書,他連王府的大門都進不去,留在縣學中也是為他人增添笑料。縣學教諭明擺著厭惡他,學中訓導也漸漸改變了態度。

孟清海無法,本打算近日裏回家,再想其他的辦法,不想卻趕上了燕王班師。在入城隊伍中看到孟清和,更是讓他愕然。

往日的雄心壯誌,豪言壯語,在這一刻都成了笑話。

地位,權力,財富,他渴望著與孟清和一樣的東西,但願望與現實卻相距如此之遠。

孟清海失魂落魄的出了城,走在路上,表情中交織著不甘與茫然。

孟清和不知自己在無意間深深打擊了孟清海一把,剛隨燕王回到王府,就被朱高熾身邊的宦官王安叫住,將他領到存心殿左廡第三間廂房,“孟僉事,世子吩咐,您今日好好休息,明日再當職即可。”

領導讓休息還不扣工資,連食宿都安排好了,這種好事,拒絕的是傻子。

孟清和送走王安,轉身推開房門,走了進去。

室內被一扇山水屏風隔成兩間,外間臨窗一張桌案,案上擺著筆墨紙硯,桌案後是一麵書架,其上卻空空如也。

地上鋪著石磚,顯然是打掃過的。

繞過屏風,裏間是床榻和一張圓桌,桌上擺著茶水,還有兩碟點心。

孟清和頓時眼睛發亮,一路行軍,除了半張蕎麥餅子,他可什麼都沒吃。

茶水還是熱的,點心不見多精致,味道卻著實不錯。

吃完一盤,正打算對另一盤下手,外邊突然傳來聲音,“孟僉事可休息了?”

孟清和險些被噎到,忙灌了一口茶水,擦擦嘴,走到外間,見王安又領著兩名小宦官,提著兩隻大大的食盒站在門口。

“王妃布下家宴,這些是世子吩咐給孟僉事送來的。”

“多謝……”

沒等孟清和話說完,廊下又走來一行人,打頭的是跟在朱高煦身邊伺候的聽事王全。

王安和王全一照麵,都是一愣,再看看對方提著的食盒,什麼都明白了。

這還不算完,不到一夕的功-夫,朱高燧也派人送了飯菜,連燕王都湊了一把熱鬧,有功當賞,如孟清和一般的有功之臣,雖不能出席家宴,好酒好菜卻是不能少的。

打開食盒,頓時香氣撲鼻。

看著擺在麵前的四盤肘子,二十幾盤葷菜,孟十二郎卻嘴裏發苦。有的時候,人緣太好也不是件好事。

這父子四個絕對是以己身的食量和喜好作為標準。不提其他,就憑這幾盤肘子的分量,一般人也撐不下去。

“孟僉事,東西送到,咱家這就回去複命了。”

王安幾人表麵上笑嗬嗬,笑意卻未達眼底。

孟清和忙把人攔住,不能就這樣讓王安幾個回去,否則他必定會惹上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