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3 / 3)

捂著腮幫子,李景隆怒視送點心的宮人,這送上的是什麼東西?

“曹國公見諒,孤茹素期間,每日餐點主為蜀黍,另有粟粥,稻麥皆不用。不用葷腥,隻用菜蔬,如此靜心養身,抄錄經書奉於祖宗,方為誠孝。況-太--祖-皇帝早年生活貧苦,此舉也為不忘祖先之苦,記百姓之難。”

朱高熾說得感情十足,黃子澄感動得差點流淚,李景隆卻捏著咬了一口的高粱餅子,嘴角直抽。

燕王是個狠角色,他兒子也一樣!

每天高粱餅子小米粥,魚肉沒有,光吃青菜,還要誦經抄錄,傳出去,怕是京中的讀書人都要大加讚揚。

孝義大過天,有了朱高熾此舉,皇帝要辦他,哪怕是軟禁他,都找不到借口。

朝廷正嚷嚷著恢複周禮,敢對此等大孝之人動手,就算是皇帝,照樣被噴一臉唾沫星子。

換成洪武帝,哪怕是永樂帝,管他是罵是噴,抓人砍頭不耽誤。可皇位上坐著的是建文帝,讓讀書人抖起來的正是他本人,隻能啞巴吃黃連,苦果自己嚐。

走出王府,黃子澄仍對朱高熾讚不絕口,李景隆有心提醒一下這位現在的立場,剛起了個頭,就被堵了回去。一通之乎者也,繞得曹國公兩眼蚊香圈。

難得好心一次,卻受到這待遇。

幹脆一甩袖子,不管了,隨他去吧!

王府中,朱高熾拿起一塊高粱餅,慢慢的咬著。

孟清和從側殿走出,“世子,天氣甚好,散步正當時。”

朱高熾拿著餅的手一僵,摸摸肚子,盯著手中的高粱餅,目光中表達著無形的渴-望。

“孤……”

“世子,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

“……”

“世子,難道您不想有一天能揚鞭大漠?”

“……”

“世子,堅持,堅持就是勝利!”

朱高熾一咬牙,站起身,“走!”

一旁的宦官連忙上前,卻被朱高熾揮開,“孟百戶扶著孤。你去魏國公府告知孤的兩個弟弟,自今日起同孤一起修身抄經,吃高粱餅子小米粥,日進兩個雞蛋,三日可進一餐魚肉,每日抄不完經書不許睡覺!”

“奴婢遵命。”

宦官領命離開,孟清和扶著朱高熾,沒走出正殿,汗出得比朱高熾還多。

朱高熾笑道;“孟百戶,如此,孤與汝都能強身健體,甚好。”

孟十二郎咬牙,到底是永樂帝的兒子,洪武帝的孫子!

魏國公府,朱高煦和朱高燧剛同徐增壽在校場較量過,一身汗水,肚子轟鳴。

洗漱過後,正一人半隻雞伏案大嚼,冷不丁的聽到朱高熾派人來傳話,從今天開始茹素抄經,兩人頓時有種被雷劈到的感覺。

世子想幹嘛?他不吃肉,別人也不能吃?

徐輝祖得知此事,獨坐良久。

世子身邊有何高人,竟能出此計策?

不出三日,朱高熾三兄弟的孝行傳遍了京城,連激進派的削藩人士也誇讚世子敦厚。

翰林侍講方孝孺,當著建文帝的麵誇獎朱高熾各種仁厚,各種孝順,各種好。他一表態,京城裏的讀書人都是一麵倒的交口稱讚,連身負囂張驕橫惡名的高陽郡王,名聲都好了許多。

在孟清和提議時,朱高熾預料到會有這種結果,隻是沒想到影響這麼大。朱高煦和朱高燧卻是震驚了,見徐輝祖對他們的態度都轉變許多,兄弟倆拿起筷子捧起碗,高粱餅子小米粥,加上點鹹菜,說實話,也是挺香的。

由於朱高熾三兄弟鬧出的動靜太大,進京的藩王也紛紛表示要為老爹抄經吃素。

身為皇帝,建文帝不能不表態,幹脆一咬牙,打包行李搬進右順門外的武英殿,齋戒!

洪武帝若是泉下有知,不知會感動於子孫們的孝行,還是因其目的不純從地下蹦起來?

隻有天知道。

京城之外,北平布政使張昺和采訪使暴昭,接連向京中傳送秘信,燕王的確是沉屙難愈,之所以對外界嚴防死守,謹防消息泄露,全因燕王病況著實特殊。

不隻舊病未愈,還出現了新病。

學術性用語為間歇性-精-神-病。

通俗點形容,就兩個字,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