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1 / 3)

北平府是元朝大都所在,永樂遷都之後,改北平為北京,正式成為明朝都城,也開啟了有明一代,自永樂至崇禎,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壯懷篇章。

孟清和站在德勝門前,看著二丈九尺高的城牆,回想從三保口中聽到燕王要見他的消息,仍有一種很不真實的感覺。

高陽郡王也好,三保太監也罷,曆史上的名人出現在眼前,最多不過激動一陣。

可到永樂大帝這個級別,就不是激動兩字可以形容的了。

孟清和坐在馬背上,用力掐了自己一下,很疼,看來真不是做夢。

“百戶,入城當下馬。”

隨行的丁小旗上前,低聲提醒了一句。

北平府雖不比南京,卻是親王藩邸所在,定有各項規製,必須遵守。

孟清和下馬時,宦官三保正將王府腰牌交給守軍查驗,沈千戶和周百戶等人也陸續下馬,待守軍確認之後,跟著三保等人走進了內城。

北平四月,不像塞北一般風雪交加,卻也不見絲毫春意。

城內的守軍皆穿著厚實的袢襖,沿路遇上的農戶和商戶也是棉衣加身。

三保帶著沈瑄一行人快步來到王府廣智門前,在丹漆銅釘的門前站定,門前的守軍立刻上前詢查。

守門的衛軍查過腰牌,問明沈瑄孟清和等人的身份,得知沈瑄是王爺指名要見的,不敢耽擱,立刻叫人開門。

一行人正要入府,從西直門方向突然來了一匹快馬,馬後緊跟著一隊身著朱紅袢襖的衛軍。

馬上之人著緋色武官公服,袍織小獨科花,腰纏犀帶,腳蹬皂靴。身形高壯,下巴方正,濃眉下雙眼狹長,看人時好似帶著冷光。

此人正是北平都指揮使,謝貴。

待謝貴到了近前,門前守軍依製行禮,三保笑著說道,“咱家見過謝指揮,謝指揮可是有公務?”

一邊說,一邊拿眼掃著謝貴,王府門前,是不是該下馬?

謝貴視若未見,居高臨下掃過三保和沈瑄等人,視線在孟清和身上停留不過幾秒,卻好像有刀子在身上刮過一般。

孟十二郎不由得皺了一下眉,咬了一下嘴唇。

這位,怕是來意不善。

“馬聽事這些日子常出城?”

“咱家也是奉王爺命。”三保微微躬著身子,隱去了臉上的笑容,“王爺重親情,病中還念著故去的前定遠侯,遣咱家去了開平衛。咱家沒別的本事,好歹能為王爺解憂,也是盡了做奴婢的本分。”

“哦?”謝貴眼睛一眯,連瞳仁也不見,好似隻在眉下劃開了兩條細縫,目光卻愈發淩厲,“前定遠侯?可是逆賊藍玉謀反的同謀?”

這句話問得相當不客氣。

前定遠侯是否真的牽涉進藍玉謀反,乃至於藍玉是不是真的謀反,眾人心中都有數。

可案子是洪武帝下令審的,罪名也是洪武帝定的,發沈良充軍戍邊是洪武帝親自下的旨意,明知謝貴這是當麵罵人,戳人的心,沈瑄仍無法爭辯。

說前定遠侯沒謀反?是錯判?

謝貴立刻能著人將沈瑄拿下,打死不論。

若是他不出聲,任由沈良被謝貴如此輕蔑,於他的名聲有礙不說,恐怕還會牽扯到燕王。畢竟是燕王念著義兄,而這個義兄,被他老爹定為了反賊的同夥。

這就是一個局,謝貴做了一把小人,卻小人得極為狡猾。

沈瑄垂下眼眸,麵上愈發冰冷,雙拳緊握,手背上暴起了青筋。

三保的臉色沉了下來,但他同樣不能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