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搞定了?”蘇烈和王子明看向龐煖。

龐煖要了一份豚羹,咕嘟咕嘟喝光,抹了一下嘴,說道:“洛陽令要我多招募流民當民夫。我一開始不肯。他就提出每招募一個民夫,他就從洛陽府庫中給10錢。我就多找了5000民夫,得了5萬錢。下午,我又去找他,再招募5000民夫,再結算5萬錢。

拿著這些錢,我去西市買革車,每輛2000錢,要了個折扣,買了53輛革車,應該低得上治粟內史那裏糧車的缺口了。”

“洛陽令主動從府庫中出錢讓多征調民夫?這個洛陽令是瘋了嗎?”王子明不可思議的叫到。

“那個官場老油條可沒有瘋。當今陛下雖然不願從西園內庫出錢賑災,但洛陽畢竟是天子腳下,麵子工程還是要過得去。於是讓洛陽令開放府庫,按照每人每月糧食3鬥的配額錢糧,開設粥鋪,救濟災民。

洛陽令已經請了二十個賬房先生算了府庫賬目,最多四個月,洛陽的府庫就會這些災民吃空。現在,洛陽令已經是焦頭爛額,絞盡腦汁要送走這些瘟神。”

蘇烈和王子明麵麵相覷。

“那個...治粟內史那邊,我們也搞定了。”

.......

晚上三人在酒肆飲酒吃飯。

“你為什麼這麼在意那些牛車,馬車啊。要我說,直接再招募幾萬難民當民夫,連賄賂治粟內史的錢都省了。還能賺上一筆。”王子明抱怨道。

蘇烈也頗為不解,看向龐煖。

龐煖就著羹食吃完一張胡餅,解釋道:“《國語·魯語下》記載,其歲,收田一井,出稯禾、秉芻、缶米,不是過也,先王以為足。”

蘇烈和王子明一臉茫然。

龐煖解釋道:“一井,是9戶人家所居住之地,也叫一田。稯禾,是40把禾杆,做牛馬草料。秉芻,1把柴禾,生火用。缶米,米6鬥。

這描述的是先秦時期兵製,基本上就是一個民夫在扁擔等工具的輔助下,可以攜帶6鬥米,40把禾杆的牛馬草料,再加1把生火的柴禾。負擔這麼多物資,已經把人逼到體能負重的極限。而且,民夫也是人。”

“恩,古代當民夫是不容易。”蘇烈說道:“不過,現在可不是聖母心的時候,這都是沒飯吃的災民,當民夫至少有口吃的。”

王子明也應和道:“是啊,我們也不是說不把民夫當人看。當民夫雖然苦累,但是至少有糧食吃,可以活命啊。”

龐煖吃著一碟渭水鱸魚鮓,靜靜聽著蘇烈和王子明說完。

魚鮓是將魚肉帶皮切成塊,去血水,放白細鹽、茱萸、橘皮、好酒,再以米飯製成糝備用,然後將甕洗淨,在甕裏放一層魚塊,撒一層米糝,放置一段時間,便可食用。

魚鮓比起鮮魚來不易腐敗,而且製作上比魚幹更加精細,味道也更加可口。

細細品嚐完渭水鱸魚製作的魚鮓,一小碟魚鮓要400錢。不過,物有所值,這絕對是龐煖在漢代吃過最精細可口的食物了。

“我可不是什麼聖母。我的意思是,民夫也是人,人的體能消耗越大,就越餓,吃的就越多。”龐煖說著拿出竹簡,上麵是龐煖通宵刻畫的文字、數字的輜重說明。

6鬥米,勒緊褲腰帶,也就夠吃兩周,剩下的隻能國家統一征發調配。

征收的軍糧,基本是穀物,糜子、水稻、小麥、大豆。

穀子,沒脫殼的叫粟,脫殼後的叫米。軍中主食是粟。

普通士兵,填飽肚子是第一位,至於蔬、酒、肉這些副食產品,平時是不太能吃到的,最多吃的,也就是大醬、鹹菜和熱乎乎的粥、餅了。

前秦軍會在開戰前,才會額外給士兵配發每人半斤酒、一斤肉,目的是為了鼓舞士氣,增加血性。

運糧部隊中每個民夫可以背6鬥米,士兵自己可以帶5天的幹糧。

1個民夫供應1個士兵,一次可以維持18天。加上回程,隻能前進9天的路程。

2個民夫供應1個士兵,一次可以維持26天。加上回程,隻能前進13天的路程。

3個民夫供應1個士兵,一次可以維持31天。加上回程,隻可以前進16天的路程了。

…………

部隊消耗的糧食,可怕的不是自己吃掉的部分,而是無底洞在運輸成本上。

按照比例推算下去,可以得出結論:【隨著民夫的增加,出現了新增天數卻在減少的現象。也就是行進的距離越遠,每個裏程單位的運輸成本會增加,而不是減少。】

也就是說要出動10萬軍隊作戰,輜重占去三分之一,能夠上陣打仗的士兵隻有7萬人。戰局陷入僵持,就要大規模征調少則幾萬,多則幾十萬民夫運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