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2 / 3)

5.理解基本的數字

有些孩子兩三歲就能從1數到10,甚至更多。但與其說是在數數,不如說在背數。應該把數字具體化,如“1個蘋果”、“3個人”等。父母在孩子數數時,應多點兒耐心。讓孩子一邊口裏有聲,一邊用手摸摸物品,逐漸過渡到用眼睛“默數”。日常生活中,能夠用數字準確表達的概念,父母們盡量講得準確。同時,還應注意使用“首先”、“其次”、“第三”等序數詞。

6.掌握一些空間概念

大人們往往以為孩子天生就知道“上下左右,裏外前後”等空間概念,實際並非如此。父母要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機會引導孩子,比如:“請把勺子放在碗裏”。對於孩子來說,掌握“左右”概念要難些。

7.在遊戲中發展孩子的思維

遊戲是培養孩子抽象思維能力最有效的途徑之一。通過遊戲,孩子的活動變得更複雜,其思維發展水平更高。如通過搭積木、玩魔方、走迷宮、下棋、拚拚圖等玩具類遊戲,可以訓練孩子對空間、規則等方麵的認知,從而提高其抽象思維能力。

46 打破孩子的定勢思維

父母箴言

孩子正處於一個身體心智發展的成長時期,如果養成定勢思維的不良習慣,就會對孩子思考能力的發展、智力水平的提高產生巨大的阻力,還會限製孩子想象的空間。這些對孩子的學業進步以及身心健康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人們常常會按照一種常規性的思維模式來思考問題,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種難以阻遏的慣性,它對人們的思維活動產生著嚴重的影響。孩子正處於一個身體心智發展的成長時期,如果養成定勢思維的不良習慣,就會對孩子思考能力的發展、智力水平的提高產生巨大的阻力,還會限製孩子想象的空間。這些對孩子的學業進步以及身心健康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兩個小孩子長得是一模一樣,他們的出生年月日、家庭住址、電話號碼、家長的姓名也是完全一樣,第一次看到他們的人都認為這兩個孩子是雙胞胎,可是這兩個孩子卻說不是。大家都感到挺疑惑的,就問他們是什麼關係。原來,他們不是雙胞胎,而是三胞胎中其中的兩個。在這裏,大多數人就是犯了定勢思維的錯誤,因為在許多人的心中兩個長得像的孩子就是雙胞胎,可是他們忘了還有三胞胎的存在。所以,當我們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如果可以轉換一個方向,就會有很多可能性,也會得到很多不一樣的答案。但是,怎麼樣才能打破孩子的定勢思維呢?

1.培養孩子善於思維的興趣

好奇心是孩子語言和思維的突破口。孩子的好奇心理可以凝聚成為一個又一個“為什麼”,也可以說,好奇心是孩子思維最直接的反映。他們對事物越是好奇,他的思維運動就越強烈。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激活孩子的好奇心,有利於培養孩子獨立思維的好習慣。

好奇心是孩子的專利,父母要通過正確的引導來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培養孩子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習慣,對於孩子所提出的問題一定要表現出興趣,和孩子一起尋找答案,這樣可以開發孩子獨立思維的能力。

2.開發孩子思維的豐富性

講故事、猜謎語是激發孩子想象力的重要途徑。孩子酷愛聽故事,尤其是童話和神話故事,最能激發孩子的想象力。

童話是通過幻想創造的情境和形象來曲折地反映生活的,家長可以在娛樂中對孩子進行啟發和教育。比如說:常常給孩子講一些童話故事,常用一些富有童話式的語言,比如“月亮婆婆”、“太陽公公”等,或者用童話情節將觸景生情的一幕給孩子講述出來,或者在孩子的小房間裏擺放一些玩具,在牆壁上張貼一些童話故事,家具樣式小巧、別致、顏色豐富等,給孩子營造一個具有童話特色的小空間,讓孩子在“童話世界”中遨遊。也就是說讓孩子的想象力在聽童話、看童話、講童話中得到啟發。

實踐證明,長期感受“童話氛圍”的孩子,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創造能力等各方麵都會超過很少接觸“童話氛圍”的同齡孩子。

3.培養孩子思維的細膩性

不論是培養孩子的觀察力、還是培養他的想象力,在這些過程中,都無法忽略孩子在其中的存在和作用。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知覺,是一個主動的知覺過程。觀察力就是指一個人對事物的觀察能力,所以有人將觀察稱為“思維著的知覺”。

所以父母應該從培養孩子的觀察興趣開始,向他們提供大量的觀察環境與觀察的感性題材,在此基礎上來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

比如帶著孩子走進大自然,一起和他們觀察花草樹木的變化、蟲魚鳥獸的習性。他們會提出一些“為什麼天一下雨螞蟻就搬家”、“天為什麼是藍的?雲為什麼是白的?”、“鳥為什麼會飛?蟲為什麼會爬?”等問題。

大自然裏會有無數的“為什麼”從孩子的思想中迸射出來,荒誕的、奇怪的、值得成人深思的,甚至是現代科學仍無法解答的問題。無論其對與錯,這些都是孩子思維運動的結果,他們的思維一旦飛起來就是神奇的,有時也是相當深奧的。如果與此同時,家長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去想象、比擬,這些事物就會在孩子頭腦中變成無數美好而奇異的童話。在孩子想象的同時,家長可進一步引導孩子把自己的想象用語言描述出來,或用圖畫將其表達出來。

4.培養孩子思維的靈活性

引導孩子對已經熟悉的事物變換一個角度或多個角度去認識,從而培養孩子靈活的思維能力,這樣就會使孩子遇到問題時總是從多方麵去發現事物的多麵性、多樣性、多變性,以形成考慮事情全麵的好習慣。

比如,當孩子在解答出一道數學題後,家長可以對孩子進行表揚,可以鼓勵孩子:“如果你能用另一種方法再將其解答出來,那樣會比別人掌握得更好。”憑借孩子好勝的心理,他就會努力去找出另一種解題方法。然後家長可以用更動容的表情或語言讓孩子明白他很聰明。當孩子的興趣被激活時,家長還可以再次鼓勵孩子分析這道題是否還有更簡潔的解題方法。如此這樣,一方麵讓孩子對數學產生一種“剖析”興趣,另一方麵使他明白事物具有的變通性。

一個人思維的發展,不僅與其智力因素有關,而且和一係列非智力因素的個性特征也是相關的。善於思維的好習慣可能是由眾多特征構成,其中包括孩子的種種才能和其不同於他人的人格特征。

5.讓孩子走進自然,接觸社會

現在的孩子生活麵並不很寬,見識也比較少,再加上受傳統的定勢思維習慣的影響,思維水平自然就受到了許多限製。家長要利用一切有利時機讓孩子走出家門,走入社會,到公園、博物館、動物園、科技中心等地,了解社會生活,接觸更多的人,開闊眼界,增加知識積累,擴大思維範圍。孩子一旦具備了一定的見識,他思考問題的方向就會靈活得多,就不會被舊思維老辦法限製。寫河流,就到河岸上走一走,看看魚蝦飛鳥、山花野草,收集關於河流的傳說、神話、曆史等,激發寫作靈感,增加知識,擴大思維的範圍。

6.營造寬鬆、自由的創新氛圍

克服定勢思維,其實就是打破傳統,創造求新。創新思維隻有在自由、寬鬆的環境中才能孕育、誕生。家長不要給孩子過多的限製和壓力,應留給他們足夠的自由思考的空間和放鬆的心情,以便能深刻、全麵地掌握知識,提高學習成績。

7.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同中求異

我們可以經常發現,對於同一個問題,不同的孩子的回答卻是千篇一律,缺乏新意。父母在這一點上應該給孩子適當的幫助,引導他們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問題,鼓勵孩子發表個人意見,提倡一題多解,並且能夠同中求異。

47 讓孩子在想象中成長

父母箴言

雖然孩子的夢想可能永遠都不能實現,但是,每一個孩子都在憧憬著未來,並會為這或遠或近的“未來”投入他們全部的努力。父母一定要支持孩子的夢想,讓他們在想象中成長。

很多人都聽說過想象這個概念,但是它究竟有什麼含義?在人的智力活動中有什麼重要作用?能不能提高想象力?人們對這些問題不一定有太多的了解。

想象是在外界現實刺激的影響下,在頭腦中對記憶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從而形成和創造新形象的心理過程。比如說,我們讀古詩《敕勒歌》:“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在我們腦子裏就會出現一幅非常壯美的圖畫,而且每個人腦子裏的圖畫都各不相同。這就是每個人想象的結果。每個人在想象的時候,都借助原來腦子裏的表象進行加工和創造。

在人的智力活動中,想象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強烈的活躍的想象是偉大智慧不可缺少的屬性。”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創立“相對論”,就是采取所謂“思想實驗法”,在充分發揮想象力的基礎上,經過嚴格的邏輯思維和嚴密的數學推導而成的。

因此,有一位物理學家讚歎愛因斯坦的成就時說:“作為一個發明家,他的力量和名聲,在很大程度上應歸功於想象力給他的鼓勵。”

孩子在學習各門課程中都要借助想象力。沒有想象力,很難理解教材中的圖形、圖畫,對教材中用描述方法表現的具體事物也很難知道它的具體樣子,寫作文幹巴巴,不會有形象生動的描寫。想象力,還直接關係著一個孩子創造力的發展。現實生活中的許多發明創造,都是從想象開始的。

孩子的心靈成長需要想象,其實很多孩子天生都有屬於他們的夢想。孩子的童年就是一個夢想生根的地方,孩子的夢想就像是鳥兒飛翔的翅膀。如果縛住了孩子的翅膀,孩子永遠都不會知道自己到底可以飛多遠、飛多高。如果一個孩子擁有了他心中的夢想,他就會做出許多讓父母驚奇的事情,孩子這些多姿多彩的夢就是他最寶貴的財富。

孩子本來是充滿童真、充滿童趣和富於幻想的,他們想做的事情應該有很多。但是,現在的孩子離他們的夢想卻是那麼的遙遠。

在一次研究調查中,有一個這樣的問題“長大之後想要做什麼”,麵對這個問題,有92.71%的孩子回答“上一個好大學,找一個好工作”。這樣一個成人式的回答怎麼會出現在孩子的口中?大部分的孩子好像是忘記了他們的年齡,所有本該屬於他們的激情與幻想在他們身上毫無蹤影,好像他們是一個馬上要考慮工作和生存的“小大人”。看到這種情況,不禁會問,是誰讓孩子變成了這個樣子?是誰把孩子的幻想給磨去了?不可否認,這和父母的教育有關,父母把生存的壓力過早地傳播給了孩子,孩子也就自然開始壓製自己內心的激情與渴望,甚至對生活冷淡,他們過早感受到了生存的壓力。

在生活中可以常常聽到父母這麼訓斥孩子“不要瞎胡想”“你不要異想天開了”,就是這樣的訓斥把孩子的想象力扼殺了。

著名詩人紀伯倫說:“我寧可做人類中有夢想和有完成夢想的願望的、最渺小的人,而不願做一個最偉大的無夢想、無願望的人。”而人類發展的曆程也表明:沒有“異想天開”,便沒有人類社會的進步。許多古人“異想天開”的事,經過科學家們不斷地探索與研究,在今天都變成了現實。所以,當你的孩子有奇特的想法時,請不要責備他們“胡思亂想”,而應當給他們以適當的鼓勵和引導。

1.父母應尊重孩子的想法

例如,你打算教孩子學習阿拉伯數字,當你在本子上端端正正地寫下一個“0”時,孩子便會馬上展開豐富的想象,說這是張大的嘴巴,煮熟的雞蛋,媽媽的耳環或者是其他一些你根本想不到的東西。這時候,你千萬別為孩子沒有按照你的思維去學習而火冒三丈,責備他:“胡說!這是阿拉伯數字零。”殊不知,這樣做很容易挫傷孩子想象的積極性,把孩子的思維過早地束縛在成人所劃定的框框裏,而失去了兒童應有的天真與童趣。

2.不要把現在不可能的事情認為永遠都不可能發生

例如,當孩子對你說:“媽媽,我長大了要到太陽上去探險。”你千萬不要對他說:“傻瓜,太陽那麼熱,上去還不把你烤成灰?”而是應當鼓勵、引導孩子:“你的想法很好,但那需要有豐富的知識,從現在起你就要好好學習,將來發明一種不怕太陽高溫的飛船和宇航服,這樣才能在太陽上探險。”父母一定要用心地傾聽孩子每一個“可笑”的幻想,而不要嘲笑他們,因為每一個奇妙的想象在若幹年後都有可能變成現實。如果父母僅憑自己的經驗來強迫孩子接受自己的判斷“可能或不可能”那麼孩子獨特的個性和創造性就會被無情地扼殺於搖籃之中。

3.父母要鼓勵孩子想象

一對年輕夫婦為了培養孩子的記憶力和複述力,每次給孩子講完一個故事後,便要求孩子重述一遍。有一次,聽完《狼和小羊》的故事後,孩子認為可愛的小羊不應該被凶惡的狼吃掉,便加了一個情節:小羊拚命奔跑,並且大聲呼救,正好被獵狗聽到了,獵狗跑過來勇敢地與狼搏鬥,終於戰勝了可惡的大灰狼。孩子的父母聽非常生氣,“我是這樣講的嗎?下次好好聽著,別講錯了!”孩子感到很委屈,連聽故事的興趣也沒有了。對於這對年輕夫婦的做法,我們不能不感到很惋惜,因為他們扼殺的不僅是孩子聽故事的積極性,還有孩子的想象力、同情心和孩子成為小作家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