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讓孩子知道6元錢可以買多少東西(1 / 2)

感恩悟語

勤儉是一種美德,是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是一種文明行為,更是讓孩子學會感恩的一種方式。父母要從小培養孩子勤儉的習慣,當孩子養成這一習慣之後,他就會懂得了珍惜。

小迪的媽媽帶小迪上街,路過肯德基,他鬧著要進去吃6元錢一個的聖代。

媽媽並沒有說不讓他吃,也沒有訓斥他,而是告訴他:“6元錢可以買2斤黃瓜、1斤西紅柿、3斤小白菜,還有1斤半雞蛋,這些菜我們3天也吃不完,當然其中也包括你愛吃的雞蛋西紅柿。”

小迪根本沒想到他的一個聖代竟可以換來那麼多東西。於是他主動地對媽媽說:“媽媽,我不吃聖代了,我們去買菜吧。”

媽媽看著小迪笑笑,她當然知道這時小迪很熱,說:“小迪真乖,走吧,進去買隻甜筒。”

小迪說:“不要了,一會買瓶水吧,我們都可以喝。”

延伸閱讀

讓孩子學會勤儉

勤儉是中華民族引以為豪的傳統美德。儉樸的生活,是鍛煉人的意誌的爐火,是磨礪人的節操的砥石,它促人自立,助人成熟。

可能是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又因為大多數的孩子是獨生子,從小嬌生慣養,很多孩子不懂得節儉,亂花錢、隨便浪費的現象相當嚴重。有一所小學,撿拾的物品堆滿了一間屋子,大至皮夾克,小至鉛筆、橡皮。學校多次廣播,要求孩子們去認領,卻沒有人去。一次家長會上,校領導講了這件事,說再不認領就處理給廢品收購站了,也隻有幾個家長帶著孩子去認領。這情況不能不引起我們深思。

父母要讓孩子記住中國的古訓:成由勤儉,敗由奢。成功由勤勞節儉開始,失敗因奢侈浪費所致,即使到了很富裕、很有錢的時候,這個樸素的真理也不會過時。節儉是一個人的重要品質,很難想象,一個從小大手大腳隨便浪費的人能創造一番事業。

比利時是一個富裕的國家,那裏的孩子們,從八、九歲起就懂得了如何“精打細算”地支配自己有限的零花錢。在比利時,通常從8歲開始,孩子們每周就能從家長那裏得到零花錢了,但金額不多,隻有幾枚硬幣。孩子們要想買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就要一點一點地慢慢積攢。當然,如果孩子攢的錢還不夠,而他又確實想盡快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時,可以先向家長借,然後再用以後的零花錢慢慢償還。

想要讓孩子勤儉的品質,父母要隨時隨地教育孩子。

一對年輕的父母帶著剛上小學的女兒去逛街。在一個繁華的路口,有一位老爺爺正在賣《北京晚報》。父親從口袋裏掏出5元錢交給女兒,讓她去買10份晚報。孩子買回晚報,父母跟她商量,讓她按原價把晚報賣出去,看看要花多少時間才能賣完這10份晚報。孩子在父母的幫助下費了幾個小時才把10份晚報賣出去。然後,父母讓孩子去問賣報的老爺爺,賣出一份報紙能賺多少錢。孩子從老爺爺那裏知道,賣一份報紙隻能賺幾分錢。她算了一筆賬,花了這麼長時間才掙了幾毛錢。孩子一下子領悟了父母的良苦用心,她主動對父母說:“爸爸、媽媽,我以後再不會隨便花錢了,掙錢太不容易了!”無疑,那對年輕父母是家庭教育的有心人,他們的教育是成功的。

講給孩子的故事

蘇東坡勤儉持家

宋朝元豐某年,蘇東坡被貶官,來到黃州。

這天晚上,蘇東坡坐在桌前,取出4500錢,分成30份。他的妻子季章把錢裝入30隻小布袋中,然後用叉子將小布袋一一掛到梁上。

蘇東坡的長子蘇邁,好奇地望著這一切,不解地問:“爹,為什麼要將錢分成30份掛起來?”

蘇東坡說:“這就叫過日子,每天一份,150錢,隻準餘,不準缺。”

蘇邁點頭,又等著下文。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