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采取正確的教育方式和手段(2 / 3)

沒過多久,夫婦倆就在牆角設置了一張小飯桌。在那個角落,父親一人孤獨地吃著飯,家中其他成員則在另一邊享受著美食。再後來,當父親打破了兩個碟子後,他的食物就被盛在一個木碗裏麵——飯和菜被拌在一起。有時,當家人偶爾朝那邊瞥一眼時,他們會發現,老人的眼裏含著淚。他顯得那麼地孤獨和無奈。然而,這對夫婦所能夠給予老人的唯一話語仍舊是,警告他不要弄翻食物。

這一切,5歲的孩子都默默地看在眼裏,記在心裏。一天,晚飯前,孩子在地板上用小刀削小木塊。父親看見了,覺得好奇,就走過去,柔聲問道:“你在做什麼呀?”也許是被父親特別的語調所感染,孩子回答道:“哦,我在做木碗,等我長大以後好拿來給你們用。”5歲的孩子說完後,仍舊微笑著削他的小木塊。

父母一下子呆在了那裏,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眼淚大滴大滴地從麵頰上滾落。雖然都沒有說什麼,他們卻知道了該怎麼做。那晚,丈夫小心地扶著老父親的手,將他帶到飯桌上,從此後,無論是丈夫還是妻子,都沒有再在意諸如菜掉到桌上,牛奶潑出來,或者桌布被玷汙了之類的事了。

父母的所作所為在很多方麵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父母的價值觀念和處世原則往往會通過自己的行為根植於孩子的心中,成為孩子將來人生態度中的一部分。因此家長如果想塑造孩子的人格,就必須先以自己的人格感召孩子,讓孩子在長期的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獲得好的影響。

要熏陶孩子,家長先要嚴格要求自己。比如父母要求孩子學習,自己卻不看書,說一套做一套;如果父母教育孩子要愛學習,講道德,守紀律,求上進,自己卻不學無術,成日沉溺於“方城”之中,即使再苦口婆心,孩子也很難接受。

5.太多嗬護不利於孩子成長

生活中,很多父母總喜歡給孩子無微不至的嗬護,把孩子的事情都包辦下來,一一為他們做好。這些父母似乎不知道,我們教育孩子的最終目標是要培養孩子自主獨立的性格,讓孩子能夠適應他們未來的生活。因此,日常生活中應當教導他們學會獨立地生活,而不要總覺得他們這也不會,那也不行。

7歲的天天要去參加學校組織的夏令營,天天非常興奮,在家裏又跳又叫,然而媽媽卻很擔心,她覺得這對天天來說太難了!才7歲的孩子就要離開家,在外麵和同學老師共同生活五天,孩子吃飯不習慣怎麼辦?孩子走不動怎麼辦?孩子生病了怎麼辦?媽媽給天天的班主任老師打了電話,再一次請她路上多照顧天天,又給天天準備了幾套衣服,連帽子、手套都帶上了,生怕晚上氣溫低凍壞孩子。除此之外,她又在天天的包裏塞了一些高級營養品,叮囑天天不要餓著自己。在天天臨出門時,媽媽又告訴天天要注意安全,要這樣要那樣,一副沒完沒了的樣子,弄得天天都有些不耐煩了。天天走後,媽媽還坐在沙發上念叨著:“一個小孩子怎麼照顧自己啊!”結果兩天後,不放心的媽媽開著車追到夏令營去了……

天天的媽媽是個慈愛的好媽媽,但卻不是一個成功的媽媽,她過多的保護、過分的嗬護隻會阻礙孩子的發展,讓孩子無法自立自理。孩子終究要獨立生活的,為了讓孩子能順利地適應他未來的生活,父母們有必要運用一下“放手計”,大膽地讓孩子自己去照顧自己,不要讓他們永遠生活在父母的嗬護下。

訓練孩子的獨立性格,我們當父母的大可以教導孩子從一些簡單的工作著手,例如早晨起床自己穿衣、刷牙,等等。這些不僅是日常生活的步驟,更能訓練孩子自動地管理自己的行為,培養孩子的自立精神。

父母既要放手讓孩子自己走出去,又要保證我們的孩子能夠“安全出行”。一方麵需要父母對孩子進行嚴格的訓練,另一方麵卻不是“三分鍾熱情”能夠解決的。比如,培養孩子一些簡單的日常生活習慣,剛開始父母和孩子都會很熱心地按計劃實行,但是時間一久,一些父母就會又恢複原狀了,這種對孩子缺乏長久性和一貫性的培養,反而會在孩子的性格中留下很多負麵影響。

與父母過分的叮囑和過分的嗬護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是重視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強精神。發達國家中的父母們,在教孩子獨立自強這方麵所取得的成功,尤其值得我們好好地研究與借鑒。

舉例來說,在美國,家庭教育是以培養孩子富有獨立性格、能夠成為一個自食其力的人為出發點的。父母從孩子小時候就讓他們認識勞動的價值,讓孩子自己動手修理、裝配摩托車,到外邊參加勞動。即使是家庭富裕的孩子,也要自謀生路。美國的學生有句口號:“要花錢自己賺!”鄉村家庭要孩子分擔家裏的割草、粉刷房屋、簡單木工修理等活計。此外,還要外出當雜工,出賣體力,如夏天替人修整草坪,冬天幫別人鏟雪,秋天幫人掃落葉等。在富足的瑞士,父母為了不讓孩子成為無能之輩,從小就著力培養孩子獨立的性格。譬如,一個十六七歲的女孩子,從初中一畢業就去一家有教養的人家當一年左右的女傭人,上午勞動,下午上學。這樣做在中國的父母看來似乎難以理解,但瑞士的父母卻認為大有好處。這樣做一方麵可以鍛煉孩子的勞動能力,讓孩子尋求到獨立的謀生之道,另一方麵還有利於學習語言。因為瑞士有講德語的地區,也有講法語的地區,所以一種語言地區的姑娘通常到另外一種語言地區的人家當傭人。其中也有相當多的人還要到英國學習英語,辦法同樣是邊當傭人邊學習語言。等他們熟練掌握了三門語言後,就去公司、銀行或商店就職。長期依靠父母過寄生生活的人,被認為是沒有出息或可恥的。

德國的父母對孩子從小就培養他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從不包辦代替。法律甚至還規定,孩子到14歲就要在家裏承擔一些義務,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打掃房間等。這樣做,不僅是為了培養孩子的勞動能力,也有利於培養孩子的社會義務感。而在日本,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給他們灌輸一種思想:“不給別人添麻煩。”並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獨立性格。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論多麼小的孩子,都要無一例外地背一個小背包。父母說:“這是他們自己的東西,應該自己來背。”而在中國卻常常是父母幫孩子背書包。上學以後,許多學生都要在課餘時間在外邊參加勞動掙錢。大學生中勤工儉學的現象非常普遍,就連有錢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們靠在飯店端盤子、洗碗,在商店售貨,照顧老人,做家庭教師等掙得自己的學費。

比較一下天天媽媽“孩子太小,隻能由我照顧”的教育方式,不知中國的父母做何感想呢?父母們都應該明白,你們是無法照顧孩子一輩子的。

一個真正疼愛孩子的母親應關注的是孩子將來是否能自己應付外麵的世界。將一個在慈母庇護下毫無自我生存能力的青年推入未來的社會是最為殘忍的事,也是愛孩子的母親不忍看到的結局。想使孩子能成功地走入外麵的世界,必須從小開始培養他自立與自信。如果我們替孩子做所有的事,便不能達到這一目的。在這樣的撫養下成長起來的青年,外表人高馬大,內心卻是畏畏縮縮,缺乏勇氣。這樣做使他喪失了自信和勇氣,也使他感到不安全,因為安全感是建立在能夠用自己的能力去對付處理問題的基礎上的。我們這種自以為無私的行為,剝奪了孩子發展自己能力的權利,但這恰恰是孩子成長最珍貴的要素。

但凡孩子能獨立完成的事就不要替他去做,就好像要讓孩子學會走路,你得先放開手一樣,當然,一旦決定“放手”了,就要堅持下去,不要看到孩子做不好事情就又去插手。

6.不妨讓孩子經曆一些風雨

教育學家認為:愛孩子就要培養他獨自麵對一切的能力,千萬不要讓孩子對家長產生嚴重的依賴心理。因此,父母們應當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不妨讓孩子吃點苦,經經風雨,這樣孩子才能成為一個獨立的有用的人。

瑞克是個活潑的男孩子,他非常喜歡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

一個周末,瑞克的老師組織同學們去郊遊,當瑞克趕到學校時,他的老師不讓他參加班級的這次活動,因為他忘了帶父母簽字的同意書。瑞克感到非常氣憤,當他回到家時,就對媽媽說:“媽媽,你必須開車送我去41區參加活動,不然我會不開心的。”

“瑞克,我知道你很想去,我也希望能夠幫你,但讓我開車送你去是不可能的。因為我有工作要做,而且要去參加郊遊是你的事。”媽媽回答說。

“那怎麼辦呢?”瑞克低著頭小聲說道。

媽媽看了看兒子,說:“你可以乘公共汽車去呀。”

瑞克搖了搖頭:“不行,那樣太麻煩了,因為我必須換乘好幾趟車。”

“哦,你是說你已經決定不乘公共汽車了,對嗎?”媽媽平靜地問道。

瑞克接著又發了幾分鍾牢騷,訴說他的不幸,然後就走出了房間。當他再次回來的時候,他興奮地對媽媽說:“我已經找到了一輛直達山區的公共汽車,根本就不需要轉車。”

就這樣,媽媽開車把他送到了公共汽車站。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瑞克在趕上郊遊隊伍之後該有多麼高興,因為他憑借自己的力量解決了問題,而在這件事情中起到關鍵作用的媽媽也是非常令人佩服的。在了解兒子的困難後,她本可以開車把兒子送到山區,但她沒有這樣做,而是堅持讓兒子自己坐車去山區,鍛煉了孩子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

生活中我們常說,自己的事情要自己解決。哪怕你完成得沒有別人好,那也是你自己的勞動成果。這一次也許會做得不好,但下一次就會好一點,經過這樣一次次的努力,最後才能做得完美。如果總是依賴別人,那麼你的一生將始終與貧窮和低聲下氣為伴。孩子有了自己的能力和地位後,與家人和社會的溝通才會變得更容易,才更能適應周圍環境的變化。

現代家庭裏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是泡在“蜜罐子”裏的一代,許多事情都由大人包辦,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很容易就會失去自己的獨立性,這無疑會對孩子以後參與社會競爭產生不利影響。因此,父母一定要從小就開始鼓勵孩子獨自去完成一些事情,以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孩子們應該成長為一棵獨立支撐、獨當一麵的大樹,而不是靠大樹遮風擋雨、經不起風吹雨打的脆弱小草。

戴維·布瑞納出生於美國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當他中學畢業時,許多同學的家長都給自己的孩子一份厚重的畢業禮物,有的是新服裝,有的是旱冰鞋,有的甚至得到了新轎車。當戴維興奮地問父親自己可以得到什麼禮物時,父親卻鄭重地遞給他1美元,並語重心長地說:“用它去買一張報紙,一字不漏地讀一遍,然後在分類廣告欄目,找一份工作。自己去闖一闖吧,它現在已經屬於你了!”

“什麼?這怎麼可……”戴維的神情中有著明顯的失望,還有對自己能力的擔憂。

“兒子,你已經中學畢業了,爸爸相信你的能力,相信你能靠自己的雙手贏得你該得到的。”戴維的父親鼓勵兒子。

父親的信任與鼓勵,讓小戴維終於鼓起了勇氣,在那個假期裏他賺到了第一份工資。從那以後,他學著不再依賴父母,自己獨立處理遇到的事情。也正是這份獨立意識加上不斷的努力,讓戴維成為了美國最著名的喜劇演員之一。

成名之後,戴維對朋友感慨地說:“我一直以為這是父親跟我開的一個天大的玩笑。幾年後,我去部隊服役,當我坐在傘兵坑道裏認真回憶我的家庭和我的生活時,才意識到父親給了我一種什麼樣的禮物。我的那些朋友得到的隻不過是轎車或者新衣服,但是父親給予我的卻是整個世界。這是我得到的最好的禮物。”

表麵看來戴維的父母對孩子似乎有點殘酷,然而這種“殘酷”裏卻藏著父親對兒子用心良苦的愛和深深的期望,因為他知道在孩子年少時培養他處理問題的自立能力,積累豐富的人生經驗,這才能為孩子日後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礎。

人的一生就像在攀登無數台階的山峰,對於孩子如何麵對和攀登這些人生的台階——學習、工作和生活,父母的做法不盡相同,有的牽著手,攙扶著上,有的抱著上……不同的父母會有不同的做法。但是結果很明顯,被家長牽著、攙扶著的孩子,對父母有很強的依賴性,常常把父母當成拐棍而難以自立;被家長抱著上台階、攬在繈褓裏的孩子,會成為“被抱大的一代”,不經風雨,不見世麵,很難立足於社會,更別說大有作為了。隻有那些在父母鼓勵下,獨立攀登的孩子,最終才能攀上光輝的頂點。

在美國,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孩子在校園裏拾垃圾,把草坪和人行道上的報紙、冷飲罐收集起來,向學校換取一些報酬。他們一點兒也不覺得難為情,反而為自己能掙錢而感到自豪。有的家庭經濟很富裕,但在孩子八九歲時便鼓勵他們去打工、送報,掙零花錢,目的是培養孩子自力更生、勤儉節約的習慣。美國富豪洛克菲勒就是其中之一。洛克菲勒很小的時候就開始靠給父親做“雇工”掙零花錢,平時清晨他便到田裏幹農活,有時還幫著母親擠牛奶。為此,他專門有一個用於記賬的小本子,將自己的工作按每小時0.37美元記入賬本,然後再與父親結算。他做這件事做得很認真,因為他感到既神聖又趣味無窮。而洛克菲勒的第二代、第三代乃至第四代,也都嚴格照此方法教育孩子,而且還要定期檢查他們做事的效果,否則,誰也別想得到一分錢的零花錢。

洛克菲勒家族讓孩子這樣做當然不是因為吝於給孩子零花錢,也不是父母有意苛待孩子,而是通過這種方式鼓勵並培養孩子艱苦自立的品格和勤勞節儉的美德。那小賬本上記載的不僅僅是孩子打工的流水賬,更是孩子接受考驗和磨煉的經曆!

家長不能總是把孩子關在自家的大門之內,像老母雞那樣,時時刻刻都把孩子攏在自己的身邊。那樣,他們就永遠學不會獨立活動、獨立生活和獨立處理問題、解決問題。應當打開家庭“城堡”的大門,把孩子放到社會生活中去,以社會為“課堂”,以社會生活為“教材”,向社會學習,向實踐學習,在社會實踐中增長見識,開闊眼界,經受磨煉,增長才幹,提高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

“不經一番嚴霜苦,哪有梅花撲鼻香”,真正愛孩子就要放手讓孩子獨立闖蕩,這樣孩子才能在風雨的磨煉中成為有用的人才。

7.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其實,孩子們有一種天生的主動性,他們很小的時候就有幹一些事情的欲望,可是生活中太多的父母卻都放不開手,擔心孩子做不好,會傷害自己,結果他們的“好心”壓製了孩子的主動性,讓孩子變得性格懶散,處處依賴父母。

父母們應該知道,孩子們從一降生到這個世上起,就充滿了強烈的參與欲望,希望能加入到這個社會中,同別人一樣能夠做許多事,這是孩子尋求自立的重要過程。這種欲望便是學習的動力,是一種可貴的探索精神。

我們應不斷地培養孩子們的獨立自主能力。我們應當在他們一出生時就開始這樣做,並持續到他們成人為止。生育一個孩子是十月懷胎的事,而培養一個孩子將會用一生的精力。我們相信自己的孩子會茁壯成長,我們應當用這種態度去解決和處理孩子成長時期的每一個問題。我們的孩子需要鼓勵,需要我們盡全力幫助他們發展和保持這種勇氣。

有一天,媽媽發現2歲的魯尼正試著把自己掉在地板上的長裙塞到整理箱裏,於是她開心地把魯尼抱了起來,並決定讓魯尼做自己的助手。

“寶寶,地上有一張紙,幫媽媽撿起來放到垃圾桶裏去。”

“寶寶,媽媽現在很忙,你自己學習把玩具整理好,好不好?”

魯尼上完小學後,媽媽分配給魯尼的任務就多了許多,也不再是簡單的工作。“魯尼,你是我們家的男子漢,去超市買兩桶油吧!”

魯尼中學畢業後,到紐約上大學去了,媽媽在電話裏問他:“有什麼不習慣的地方嗎?媽媽可以幫你做什麼呢?”

魯尼在電話中回答:“除了想媽媽之外,沒有什麼不習慣的,我會照顧好自己!”媽媽知道自己的孩子已經具備了很好的獨立生活能力,是一個有責任感的孩子,內心真是幸福無比。

我們常常會聽到父母說孩子獨立能力太差。比如“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早就……”言外之意,孩子不僅不如當年的父母,長到這麼大還是一個什麼都不會,處處需要父母照顧的孩子!

事實上,在我們的生活中,也不乏這樣的一些孩子。有的孩子上了高中,甚至考入了大學,仍然缺乏應有的獨立能力,報紙甚至報道過一個大學生因為無法獨立生活而退學的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