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感謝書友蘭陵書童倆千起點幣的打賞。
三棵樹炮樓的電話線沒有被剪斷,在得到井上二郎的求救後,裏麵的鬼子很容易的就把求援電話打了個遍。
接到求援信息的鬼子反應也很快,沒用多長時間,山柏據點,縣城,都有大批的鬼子往這邊開來。
前麵摩托車開道,後麵卡車拉著士兵,行進速度非常迅速。雖然受製於路況的問題,車速快不起來。
但是如果沒有阻攔的話,路程比較短的山柏據點,大概半個時就能到,路程比較遠的縣城,最多一個時也能到。
而這個時間點,像三營這種火力猛,有預謀的正規軍伏擊,還沒來得及掃平鬼子的殘敵打掃戰場。又得跟有備而來的鬼子交手,非得吃虧不可。
而換了實力弱的縣大隊區隊,不定還得交代在這裏,給鬼子的功勞簿上再記上一筆。
不過,在這種有計劃的戰鬥中,鬼子的援軍怎麼可能到來。
縣城的鬼子沿著公路,剛走出0裏,就被幾顆地雷炸得人仰馬翻。
打頭的一輛摩托車,直接翻了個底朝,駕駛員和副駕駛上的機槍手,全被這鐵殼子壓得骨斷筋折,就跟車禍現場似的。
後麵跟著的卡車,有幾輛被爆炸產生的碎片紮爆了輪胎,暫時喪失了前進的能力。
不過,即便是修好了,不把這些地雷排完,鬼子也不敢往前走了。
兩側坡地上,趴著新二團三營的戰士。
架著捷克式的機槍手:“營長,打吧!”
劉誌鵬看了他一眼:“打什麼打,我才不打呢!現在咱們的任務是看熱鬧。”
機槍手:“看熱鬧,咱們給他一梭子,不是更熱鬧。”
劉誌鵬:“打什麼打,把保險都關了,我得抽袋煙,都把保險關了,心走火。”
他的通訊員,看著下麵的鬼子寸步難進,興奮的:“營長,您這招真好使,把地雷埋在公路上,鬼子就是有心增援,也是無可奈何呀!”
劉誌鵬吐出一口煙霧,得意的:“那是當然,團長的命令隻是阻敵增援三時,又不是非得和鬼子拚命。把地雷往這裏一埋,一樣能達到目的,何必打這冤枉仗呢!”
打仗的目的是由國情決定的,聽起來就很悲哀。
那個時候從外采購槍支彈藥的渠道基本都斷了。國家工業薄弱,中央軍那邊也就能少量生產一些槍支彈藥。
捷克式輕機槍就已經是最高的生產水平了,重機槍即便是花大代價造出來,一場戰鬥中就報銷得七七八八了,有些得不償失。
而八路軍這一邊,直到40年才建立了最大的黃崖洞兵工廠。有一個鐵廠,一個火藥廠,一個子彈複裝廠,一個修械廠在內的四個分廠。
一開始能修理槍械並少量產生步槍,可是生產的槍械存在嚴重的質量問題。後來雖然提高了不少,可一個月也就能生產百十來條槍,一年也不過幾千條槍,相對於40多萬八路軍來,實在是太少了。
所以八路軍想要發展壯大,還是得靠從日偽軍手中繳獲。而想要從鬼子手裏搶武器,得先把他們全部打死,然後才能安穩的收拾槍支彈藥。